亚洲经济危机对中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启示_金融风暴论文

亚洲经济危机对中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启示_金融风暴论文

亚洲经济危机对我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危机论文,亚洲论文,启示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日韩和东南亚各国已经从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低谷中走出,开始缓慢地恢复。痛定思痛,这场危机给我们的现代化模式和文化教育模式的选择,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70年代末以来,日本一直担当着亚洲经济火车头的作用。东南亚的繁荣,是日本持续的资本输出和制造业转移的结果;而这次东南亚经济危机,实质上也是日本进入90年代以来的经济萧条所造成的资本输出的终止和制造业回撤的后果。因此,这次亚洲经济危机的根源在日本。

日本经济危机的根源直接表现为产业危机。企业制造不出新的产品,社会形不成新的消费点,从而造成经济的停滞。产业危机的根源是科技危机。创造性和原创性在英语里是两个不同的词,一是creativity,一是originality,前者指一般的发明创造,而后者是无中生有的创造。发明电视、录像机是原创性;把二者组合起来,做出一个既可以录像、放像,又可以接收电视节目的一体机则属于创造性。日本的科技开发,一直停留在对旧有的产品的组合和精致化上,如把产品造得更小、更美观;把不同功能的电器组合在一起。花样翻新代替了无中生有的原创开发。尤其是,日本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还常常制定特殊的产品标准,将外国产品拒之门外。日本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日本电器NEC公司就曾经这么做过。其结果是不仅限制了自己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在产品开发的理念上,也走向歧途,造成与世界潮流的距离。硬件方面,日本固然也能造出像英特尔的奔腾那样快速的处理器,但它没有自己的品牌;软件开发更是它的短项。在高清晰度电视的开发上,日本拒绝走数字化道路,顽固地坚持开发模拟式高清晰度电视。美国在经历了从80年代起的产业调整后,到90年代,进入了以计算机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和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日本落后一个时代,它徘徊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口,却没有进去。结果缺乏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未能形成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终于因泡沫经济导致金融危机。其实,如果经济能够持续增长,股市和房地产虽高,却不一定就形成泡沫经济。

经济危机的又一个根源是经济模式的危机。近几十年来,日本的高速发展和亚洲四小虎以及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常常促使理论界思考亚洲的现代化模式以及汉字文化圈的现代化特征等问题,并把亚洲的现代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型提出来。照发展理论所讲,世界的现代化模式有原发式、赶超型和后发式的区别。英美属于原发式,日本则属于后发式。日本的经济模式,表现为政治、金融、产业密切结合,政治对经济具有强大的指导力量。在政治的主导下,金融与产业相结合,形成大的垄断性的企业集团,主宰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在产业布局上则以重、化工业为主。其管理模式的特点,通常被总结为三件神器:企业工会、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这一模式的长处,是能够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特别适合于赶超先进国家。但这一模式也有天然的短处。首先是它需要极好的机遇,使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发展,企业能够及时还贷。否则,这种模式就很容易崩溃。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给日本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日本人称之为“神风”。他们有效地利用这些机遇,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奇迹。亚洲四小龙中,韩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所以这次危机中受害也最深。日本只是倒闭了一些银行,韩国却倒闭了像起亚这样的大型企业。其次是这种模式极易形成垄断,扼杀新生经济力量。在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都被大企业整合进了统一的企业体系中了。大企业形成行业垄断,中小企业则由于被整合失去自主发展的可能性,整个国家难以形成新生经济能力。对比一下,原发现代化的美国是反对经济领域的垄断的,它有一个反垄断法。再次,这种模式利于模仿,却不利于创新。观之日、韩,其经济发展中的确缺乏发明和创造。日本战后有三大发明:电饭煲、方便面和卡拉OK,其中除了电饭煲是全新的发明外,其余都是老产品的组合。这些缺陷表明了这一模式的深刻弱点。发现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是很深刻的,但指出东南亚无奇迹,就更为深刻了。其实,何止东南亚,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都没有奇迹:没有发明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文化哲学理念。

科技危机和经济模式危机的根源则是文化和教育的危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已有将近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历程,其教育普及水平号称世界第一,却为什么不能主导知识经济的产生呢?照笔者看来,首先是由于它的教育存在着问题。日本的教育总体上说是应试教育。学生从小就处于激烈的竞争中,上一个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进一家好的公司,有一份好的工作等。这是家长和学校灌输给学生的理想。学生们为了这些“好”,在无穷的考试中度过自己的学生时代。日本教育不推崇特别,不容忍出格。学生们从小都穿着一样的校服,提着相似的书包去上学。这种教育,特别适合于培养生产线上的职工,却不适合于培养有独立的创造性的人。日本的奇迹,都是这些兢兢业业的螺丝钉做出来的。这种职工,特别适合于制造业,却不适合于有高知识含量的信息产业。就企业方面来说,它们需要的也是和螺丝相式的职工,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把分内的工作做好即可,并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性,甚至有时还压抑职工的创造性。因为在管理层看来,过多的破规可能会造成质量的下降。这种看法未始没有道理,然而社会风气一旦如此,原创性就会被扼杀。日本社会正是一个缺乏原创性的社会。它不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可见也是必然。所以,科技危机的根源是教育危机。扩大视野来看,教育危机又是日本文化的危机。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学习国外先进事物的传统,明治维新以前的古代和近世是学中国;明治维新以后是学欧洲,二战结束后主要是学美国。日本的学习本质上是模仿、仿效。历史上形成了仿效的传统,它甚至可以比中国更中国、美国更美国,却较少全新的创造。模仿利于后发现代化模式沿着先进国家的发展轨迹快速赶超,却不会产生创立一个经济时代的文化自主性。

亚洲经济危机表明,后发现代化国家仍然处于追赶之中,并没有在科技、文化理念的创新上取代原发现代化国家,获得领头地位。所谓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为时过早的轻率断言,不足置信。对此,亚洲,尤其是中国应有足够的清醒。亚洲经济危机也给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和比较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长短优劣的极好机会。述而不作的注释传统,至今仍然是中国文化的特色,虽适合于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利于原创性的形成;比之日本,中国教育的应试性质更为严重。所以,就中国来说,要避免类似的危机克隆在自己的经济发展中,最根本的是要改造文化传统,以利于原创性的形成;同时必须加快改造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性,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在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上,则应在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给民间中小型企业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二者的良性互补,使后者有分担可能产生的经济危机的能力,分散经济领域的风险,保持经济总体的快速、平稳发展。

标签:;  ;  ;  

亚洲经济危机对中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启示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