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解读”为哪般——评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两种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倾向论文,小学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成了时尚,为了佐证课文内容或观点,往往都要做“拓展延伸”的事。而一拓展延伸,往往产生副作用。最近有两篇课文的教学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篇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从词面看,它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一幅乡村秀美恬静、熙和安乐的写生画。人教版教材将其编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二组——“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这位老师的第一节课朴素扎实,水到渠成。第二节课却旁逸斜出,由词中的“喜”引问: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喜”,词人“喜”吗?学生凭自己的体会,都说,翁媪他们都喜,词人自然也是喜的。却不料一句“老师告诉你,词人是假喜”,把学生搞晕了。老师补充了辛弃疾的生平资料,并告诉学生,辛弃疾爱国愿望未实现,现在却来到乡下,无事可干。因此他看到小儿“无赖”,这“无赖”也就是“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他不高兴,他是“悲”的。看到的都是“喜”,但心中却都是“悲”,他的“醉”,也是借醉浇愁,他是因悲而醉,词是因悲而美,《清平乐·村居》的基调是比较忧伤的。正如但丁那句“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辛弃疾是有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是有壮志难酬的一腔忠愤,但有必要将这样一首喜词涂上悲彩吗?
另一篇是《狼牙山五壮士》,有位老师执教时拓展了文本。他提供了两则材料,一则是五壮士中有两位并未牺牲,跳崖被树挂住,幸免于难;一则是五壮士跳崖后,日寇在壮士跳崖处排队脱帽,向五壮士三鞠躬。老师让学生发表看法,课文可不可以补上这两则材料?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老师也提供了人教社编辑的说法。最后教师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获得敌人的肯定,才是最大的胜利!”本来学生学了课文,对抗日战争有一点感性认识,知道是“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才有课文所写的壮烈的一幕;能够感受到抗日志士英勇杀敌的神威,舍身取义的壮举;为革命先烈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感到珍惜。现在他们困惑了:莫非《狼牙山五壮士》也就是“喜羊羊灰太狼”的故事么?
以上两课的教学,照我看是两种倾向,一种是肯定得过了头。对课文的形象或者思想强化、神化。另一种是否定得过了头,对课文的形象或者思想弱化、矮化。
类似于这两种倾向,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表现还不少。
强化、神化的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四周围黑洞洞的”“一个半跪着”“他变得那么严肃”三处大做文章,非得要孩子去体会鲁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对劳苦大众的热爱。其实那只是一个不到十岁孩子的如实记忆,文中也并未点明谁“半跪”谁“蹲着”,“半跪”的或许是周晔父亲周建人呢?教《少年闰土》非得要抓住“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要读出对禁锢儿童的恨,读出对自由的向往,其实只是“我”羡慕闰土那样的孩子自由自在,懂得多,我们关在家里读书,反而知道得少。
神话、童话类的课文,也非得强化它们的“教育”作用,上《女娲补天》,总要把女娲变成不怕艰难险阻、甘于奉献的“凡人”;上《夸父追日》,总要把夸父变成“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烈士”。
弱化、矮化的也不少。如质疑《检阅》是个伪文本,“所体现的尊重是伪尊重”;质疑《地震中的父与子》不真实,是个假故事;质疑《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事情都是假的;教《刘胡兰》,补充拓展阅读材料,说刘胡兰其实是被云周西村的乡亲们铡死的。以前也曾有质疑《我的战友邱少云》,说人被烧死而武器不会爆炸,人能忍受火烧半个多小时都是不可能的,等等。以至于有人得出了这样结论,教材是在进行“道德绑架”。
“多元解读”成了曲解。教《景阳冈》,让学生讨论武松打虎与保护野生动物的对错;教《南辕北辙》,用所谓科学来曲解寓言:地球是圆的,车辆一直往北开,也一定能到达南方。教《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反面的竟能读出正面理由:狼是好样的,为了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得千方百计为这件事找理由;狐狸是聪明的,善于察言观色,而且又有耐心。教师赞扬学生“见解与众不同,有创新”。
文本解读出现这两种倾向,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出了偏差。不可否认,站在某种角度,两种倾向都能说出很多理由,比如思想教育、诚实守信、“人性”的价值观、创新思维、科学观念,等等。但是,“真理往前一步就成了谬误”。小学语文教学,是要受到“教学”“小学”“语文”诸要素制约的。脱离或背离了这种制约,信马由缰,当然会出问题。
教学,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是肩负着国家和主流社会的要求希望的。是非好坏,主流支流的判断是不应该含糊的。小学,是教育的初等阶段,学生有其特定的年龄特点,如思想情感的率直天真,认识事物的粗疏笼统等,不宜过早将他们拉进成人世界。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学科,文本有历史内容,有科学知识,但它绝不等同于历史和科学,材料需要剪裁取舍,语言需要琢磨推敲。一朵鲜花长在牛粪上,作为文学,既然夸鲜花,就不该又用牛粪来否定。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正确导航。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体系,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组成,每篇文章只能表现人、事、物、景、情、感、理、知的一个片段、一个局部、一个侧面。尽管有“一滴水见太阳”的说法,但毕竟不能说研究了一滴水就等于研究了整个大海。想要通过一篇文章一首诗词就把握人物、事物、事理的全部,那也是不可能的。像《清平乐·村居》,就没必要生拉硬扯,探秘索隐;细究辛弃疾的生平历史坎坷遭遇诗情词风,不应该是小学要做的事。
从内容上说,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的课文,每一组都有明确的人文主题。紧扣主题,向小学生传递清晰鲜明的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像《狼牙山五壮士》,鬼子鞠躬是否真实、教师的观点是否正确暂且不论,这应该是史学工作者的话题,成人世界的话题。让思想单纯认识笼统的小学生来讨论,坏人也有良心发现,好人也有邪念一闪,这种复杂的人性认识,显然只会造成他们的思想混乱与困惑。更何况就“价值观”的标准而言,那也是有地域、民族、阶层、时代区别的,同样一件事,价值判断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因此,“鬼子鞠躬”这样的话题不适于进入小学课堂。至于“跳崖后”补充说有两位幸存者,尽管这是历史事实,但“悲壮美”之后加一条“光明的尾巴”,这也是不适于美学原则的。
至于动辄质疑“伪文本”“假事实”,可能也有些武断。世上有很多事情,看起来不可能而实际是存在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语文教材有其教育价值,应该在孩子心灵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弘扬美好的人性。孩子尊重残疾人,让他参加正常人的活动,是人性美的体现,怎么能说是“伪尊重”呢?照此说来,招待客人,泡茶、递烟、劝酒、夹菜都是“扼杀人性”——因为你未征得本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