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徐帆[1]2004年在《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形势,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打造了新兴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而且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制造业是我国加入WTO后为数不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在整个工业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要实现工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制造业现代化。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绝不是一个制造强国。为了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以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特别应该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必要性、意义和作用,探讨了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外延、层次及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情况;重点针对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评价和研究,进而提出对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从战略高度认清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以期促进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徐帆, 李刚, 曹国, 徐东[2]2005年在《湖北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简要分析了目前我省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重点对于“十一五”期间在湖北继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点内容进行了思考,以期从战略高度认清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促进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步伐。

王珺洁[3]2018年在《十堰市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十堰市的中小型制造业进行调研研究,评价它们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并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提出相应对策。本文首先通过理论研究了解了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次参考理论研究确定选择了适用的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方法对评价体系下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最后对调研地区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问卷发放收集相应数据,然后利用FCE方法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评估了被调研地区中小型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由于调研的企业正处在信息化转型期,因此本文的调研结果及分析对于正处于信息化转型期的类似中小型制造企业具有参考意义。

陶良虎[4]2005年在《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湖北是中部省份,是国家主要的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振兴湖北装备制造业是加快湖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实现湖北率先在中部崛起的关键。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湖北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对湖北工业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装备制造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有关理论研究出发,分别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理论研究现状和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作了综合述评,重点讨论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形成机理及计量分析理论,为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作好了理论铺垫。然后,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构筑了“五因素法”,即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同业竞争、经济区位五因素分析法,以此为工具完成了湖北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结果指出,湖北是装备制造业大省而非强省,湖北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接下来,论文分别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法(RCA 法)和主成份分析法(PCA法)两种分析方法完成了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湖北装备制造业中最具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行业。综合考虑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确定了湖北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四个重点行业,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湖北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整体思路,包括指导原则、产业定位、发展战略及其重点。认为要振兴湖北装备制造业必须选择符合湖北实际的理性发展战略,即“面上提升、点上跨越,自创为主、引创结合,发展中场、加强成套。”产业发展重点是湖北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思路的关键性内容。论文进一步分析指出,湖北要重点支持汽车业和船舶业两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数控机床和动力设备两类产品形成特色,加快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重点讨论了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内容。

毛凤藻[5]2003年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战略 推进湖北新型工业化进程》文中认为一、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业化和制造业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同时,工业化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工业化的道路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在第一次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下所走过的是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它时间长、消耗高、污染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

郝华勇[6]2015年在《湖北省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城镇化的过程不仅表现在城镇数量的增长、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比例的提升,更是一个资源要素在城乡地域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方面的系统演化。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但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市病凸显、半城镇化现象等问题制约着城镇化正效应的释放,城镇化质量日益成为切入点来研究城镇化发展方式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阶段,在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水平的双重目标引领下,提升城镇化质量既具备结构优化的经济背景、也契合追求发展质量效益的目标要求。湖北作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面临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有利机遇,立足区域发展基础、推进城镇化质量提升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全文以“城镇化质量界定——城镇化质量实证评估——城镇化质量制约因素——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为研究思路,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界定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分析框架、价值取向,以湖北省域单元为例证,在实证评价基础上归纳湖北城镇化质量的制约因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湖北城镇化质量的具体路径。论文的通篇内容分为6章,其中:第1章为导论。分析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认为研究城镇化既要关注城镇人口的规模增加和比例提高,还要强化对城镇化涉及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质量的考察,避免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数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外对城镇化的微观研究难以应对我国城镇化宏大的规模、空前的差异和复杂的动因,国内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存在分析框架模糊、研究视角泛化、机制归纳匮乏等不足。第2章为城镇化质量内涵与研究范畴的理论分析。从发展理念、空间形态、资源环境、统筹兼顾、目标导向五个方面解读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质量诉求。界定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与分析框架,即:产业支撑是动力、城镇体系是载体、公共服务是保障、生态环境是基底、城乡统筹是腹地、文化特色是品位。梳理了城镇化质量的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基底、以“四化同步”为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第3章为城镇化质量实证评估。分别构建省域、市域、县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做实证评估。对湖北省域城镇化质量演进态势做评价后,又将湖北纳入全国省域单元做比较分析,并对全国31个省域单元的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数量、城镇化质量与数量的偏差做实证比较。横向对比之后,又将湖北城镇化质量作区域分解研究,从省内市域、县域两个层面探讨了不同尺度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差异及空间格局,提出差异化的提升对策。第4章为城镇化质量制约因素分析。依据城镇化质量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结论,可将湖北城镇化质量的制约因素总结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重型化的工业结构带来的就业效应不显着,从动态趋势看,湖北产业结构演化对城镇化提高的影响作用趋势在减速增长。城镇等级体系的首位分布特征明显,运用分形维数考察湖北城镇体系的演化,表明湖北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比较松散,首位城市垄断性强,且自2004年以来这种垄断趋势并未减弱;城市间存在产业同构,武汉市高端产业优势不突出;城镇空间组织方面,省域主中心武汉市的人口、经济集聚效应明显,省域副中心及其他城市集聚效应偏弱,县域城镇化对全省城镇化进程贡献较小。湖北在公共服务供给上仍显不够,不能够满足快速城镇化人口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需求。城乡收入差距略小于全国,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低于全国水平。湖北自然生态本底条件优越,湖泊众多、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水平,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高能耗的产业结构与低赋存的能源储量形成矛盾。湖北历史底蕴深厚,但依托文化资源实现的旅游业发展仍显不够,城镇个性及文化彰显仍需加强。第5章为解决对策。基于城镇化质量分析框架和湖北的现状短板,提升湖北城镇化质量的具体路径包括:强化产业支撑,产城一体发展,构建符合省情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结构升级并扩大就业效应。优化城镇体系结构,数量比例要协调,形成一主两副多极带动;职能分工要差异,形成互补发展格局。完善公共服务需要政府担负起职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则要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强化财政的民生投向,弥补公共服务短板;将外来人口,即农民工群体逐步覆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设生态文明,在发展起点上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界定城市的扩张边界,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开发格局;通过产业结构生态化、空间结构集约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生态产品价值化等环节,落实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发展结果上,强化绿色考核,将“绿色GDP”、“生态文明型城镇化”等绿色绩效纳入考核。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把握着力点,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士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壮大县域经济。文化传承上,注重突出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凸显武汉、襄阳、荆州等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彰显荆楚文化魅力。第6章为论文的结论与研究展望。总结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可能的创新点,并指出了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进行完善和提升的重点与方向。论文的创新点可以归纳为:阐述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建立城镇化质量的分析框架,并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依据城镇化质量分析框架,系统剖析了省域城镇化质量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提升城镇化质量的路径中,构建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其他区域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综观全文,认为城镇化质量是既涉及理论问题又实践性很强的一个命题。区域城镇化质量研究需要持续关注其动态,做系统化研究。今后应突出城市群作为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区域研究,在研究深度、数据来源、案例借鉴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也是后续研究的着力点。

朱汉雄[7]2010年在《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尽管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由此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城乡差距制约了中国进一步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中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得中部地区城乡统筹问题更加突出。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711美元,首次跃入全球排名前一百位,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同时,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逐渐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阶段,中央政府在2004年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的基础上相继成立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综合试验区。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提高中部地区城乡统筹是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必然选择。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选取一定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城乡统筹评价体系,十分全面地评价了全国和中部地区城乡统筹的基本情况。同时充分借鉴国外城乡统筹的基本经验和国内部分地区城乡统筹的实验,提出了中部地区城乡统筹的战略指导原则、实现目标和保障机制。全文的主要创新和重要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取12个城乡发展相对指标,构建了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发现我国城乡差距总体趋势在不断拉大,但是拉大的速度在减缓,其中财政因子呈倒U型变化,而福利因子和生活因子呈波浪型变化。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典型区域成都、北京和浙江城乡统筹发展经验,说明城乡统筹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依据各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其次,在分析中部地区城市化和农村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法横向分析了中部6省城乡统筹基本情况,发现河南经济统筹做得最好,湖南第二,湖北第叁,安徽第四,江西第五,山西最后;而社会统筹状况江西最强、安徽第二、湖南第叁、河南第四、湖北第五、山西最差;生活统筹状况湖北与江西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从整体来看,湖南城乡统筹状况最好,河南次之,江西略好于湖北,山西最差。同时通过纵向比较发现2005-2008年中部六省城乡统筹状况逐年好转,但湖北、湖南和安徽变化趋势比较平缓,河南城乡统筹状况提高最快,说明“中部崛起”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部城乡统筹发展。再次,通过选取3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比较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城乡统筹程度。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城乡统筹状况最好,东北地区第二,中部第叁,西部最差。东北地区虽然城乡发展水平不如东部好,但是城乡发展差距最小,协调状况最强。东部与中部、西部相比,无论是在社会统筹、还是在经济和生活统筹方面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中部地区仅强于西部地区。最后,分析了中部地区城乡统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指出了中部地区未来城乡统筹有叁个战略重点—农村信息化战略、中部农业产业化战略、城市化发展战略和四大保障措施—机制体制创新、资金支撑、人才支撑和法制法规保障。

李亚[8]2007年在《湖北省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国际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的广泛关注,国内各地兴起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热潮。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逐渐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并逐渐成为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由此产生,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区域现代物流系统;如何根据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及区域发展战略,确定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部分,首先从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的角度界定区域物流的内涵,并对其特征、客观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着重论述了区域物流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第叁部分,分析了湖北省的经济特点和发展物流业的基础,并进一步探讨了湖北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湖北省的区位、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产业结构和规模、产业布局、产业活动、流通活动等特点,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得出目前湖北省物流活动的五种基本模式;并结合湖北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供应链角度,提出了湖北省物流产业的网状交织发展模式,对其特点、优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湖北省现代物流业的体系结构,并进一步对湖北省物流模式的发展提出对策。第五部分,通过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文章尚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栗俊杰[9]2016年在《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及战略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着市场需求疲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因此,它面临着制造业都有的困境,急需转型。鉴于此,政府政策倾斜明显。湖北省是我国制造业基础较好的省份,其光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特色明显。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实现该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现有文献资料,认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该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轨迹的描述性分析,剖析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用SWOT分析法系统的分析了其发展的环境。针对现有问题结合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路径。针对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面临利润空间有限、复合型人才供应不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项目贡献不高等问题,文章认为湖北省应该基于该省较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强大的科教实力、便利的交通条件等优势,通过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服务化、集群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战略,来克服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效果不佳等劣势,抓住利好政策云集、光电子需求旺盛、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的的机遇,克服光电子信息产业国内外竞争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的威胁,从而实现湖北经济的腾飞。

汪军娥[10]2004年在《湖北省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技术传递机制和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性一步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战略调整与优势重组,目的在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从动态角度看,作为开放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制造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竞争环境中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与内外环境的动态相宜。湖北省传统制造业在新的形式下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与挑战。 本论文是建立在对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北实情,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特征与产业升级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并逐步实现高新技术成果国际化,以此带动湖北工业结构全面优化的战略性举措。 论文分3章,第1章是产业升级的理论综述,从多角度定义了什么是制造业,世界制造业及其技术的变革和发展,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采用了动态比较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国内外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水平存在的4个方面的问题。 第2章是制造业的变革和发展,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湖北省国民经济发展进行测算,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了需求导向型方法建模。模型从量的比例到质的规定,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关系,投入产出表主要从最终需求出发来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并与产出总量呈高度的正比例关系。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了湖北制造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湖北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湖北传统制造业结构提升的战略优势,为湖北省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3章是湖北省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技术路径和提升战略,湖北省的传统制造业要由大变强,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强化技术创新,本章从技术创新过程与选择、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升级产生的影响、用高新技术改造湖北传统制造业的具体对策、湖北省传统制造业提升的政策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本论题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 徐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湖北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 徐帆, 李刚, 曹国, 徐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3]. 十堰市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调研报告[D]. 王珺洁. 黑龙江大学. 2018

[4]. 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 陶良虎.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5].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战略 推进湖北新型工业化进程[C]. 毛凤藻. 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 2003

[6]. 湖北省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D]. 郝华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7]. 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D]. 朱汉雄.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8]. 湖北省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李亚. 武汉科技大学. 2007

[9].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及战略性转型研究[D]. 栗俊杰. 燕山大学. 2016

[10]. 湖北省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技术传递机制和提升路径研究[D]. 汪军娥.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