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C规划方法初探论文_滕鹏

(中国联通山东省日照市分公司,山东省日照市,276826)

摘 要:移动网络在演进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网络结构性调整。在这中间,GSM频点和BSIC规划的工作繁复。使用“同站同BSIC方法”规划BSIC,有效地降低了频点和BSIC的规划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地区和其他GSM运营商,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引申意义。

关键词:

GSM BSIC 优化 规划 复用

1原理概述

BSIC是基站识别码(简称色码),由网络色码NCC和基站色码BCC组成,NCC和BCC取值都是0~7,即有64个BSIC。BSIC=8*NCC+BCC。BSIC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基站和移动台区分相同频点的小区。同频同BSIC小区距离太近会造成无线接口的干扰和切换目标小区的识别错误。因此,同频同BSIC的小区要求一定的复用距离作为间隔,通常是10千米。市区的基站覆盖半径是农村站的一半,复用距离不用那么远,经验值是5千米。

2研究背景

移动网络不断演进,频带资源的利用方式多次变迁,网络经历多次结构性调整。无论是大规模翻频,还是载频扩容,频点修改,BSIC规划和同频同BSIC的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在GSM发展中后期网络规模较大,而GSM的频点和BSIC都使用手动规划,会消耗规划工程师巨大的精力。

3目前BSIC规划的痛点

当前流行的BSIC规划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方案一:尽可能平均使用所有的64个BSIC。在规划中均衡各个BSIC的使用率。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保证BSIC在全网中分配均匀,易于挑到合适的BSIC。

方案二:使用尽可能少的BSIC。在一个复用距离内,把同频的BCCH小区按顺序取BSIC值。导致了复用距离内出现同频点冲突后,再逐步拓展取值范围。此方案的好处是使所用的BSIC数量保持在最少,于是当开新站或小区的时候,为了不产生同频同BSIC冲突,就可以再选用一个新的BSIC,而不用修改周围原有小区的BSIC。

以上两种共同的缺点是:

1. 网络规模稍微一发展,色码就很凌乱难以连续规划。手工规划麻烦可操作性差,工具规划需要复杂的算法,而且工具收费;

2.日常优化中经常会倒换BCCH频点和非BCCH频点,在该方案中就比较麻烦,倒换前还要检查TCH频点和BSIC,很可能因小区在用的TCH频点不宜作为BCCH而无法实现;

3.网络演进中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就得全部重新规划。

方案三:按簇BSIC复用。按照BCCH的复用模型来规划,在同一簇内使用相同的BSIC。因为通常一个簇的长度要小于复用距离,这就要求簇内的小区不能出现同频。

缺点是:

1.无法倒换B与非B的频点;

2.簇内一旦加站,就容易造成簇内出现同频同BSIC小区,势必要重新规划簇;

3.在频点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难以规划。比如农村GU900区域,只有10个可用频点,最多给3个宏站使用。如果2或3个宏站一个簇,一旦需要调整频点,就很容易跟簇内其他小区同频。

4解决方案

通过对各种BSIC规划方案进行比较,本人联系日照联通的实际情况使用以下方案。

跟据联通的频点资源,把1800频段的637~672频点用于宏站,674~683这10个频点用于室分,673作为间隔,684、685作为测试频点。

每个物理站址上所有的小区均使用同一个BSIC。如果套用到上文中的按簇复用BSIC方案,则是相当于取了极限,以1个物理站址为一簇。

同一物理站址内不同的频段、站型的小区都不可能存在同频,但使用了相同的BSIC。基于此,一个物理站内的所有频段的宏站室分都不会出现同频同BSIC冲突。笔者称此为同站同BSIC方法。

如上图,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每种颜色都是一片64个BSIC的区域。64个BSIC在同一颜色区域内排列成8X8的形状。而实际规划中,把全市地图郊区乡镇农村部分大体上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0km的正方形,市区县城部分分成边长为5km的正方形。以上这种正方形或者类似于正方形的一个区域,且称之为复用方块,分为大复用方块(边长10km)、小复用方块(边长5km)两种。在每个复用方块内物理站对应图a内的相对位置选择物理站的BSIC。

5结论

以日照联通基站最密集的东港区为例,平均基站覆盖面积为4平方千米,可换算为边长为2km的正方形。所以上图中任意两个不同色块中挑出的同BSIC之间的距离(实际复用距离)是16km,满足10km以上的经验值。日照东港区最密集城区小复用方块内,存在46个物理室外宏站,45个物理室内站,1个复用方块内的64个BSIC足够这些物理站选用。完全可以套用同频同BSIC方法的架构。日照几期GL、GU改造、新市区、大学城区域的翻频都采用此规划方法,节省了很多时间,并为后续的网规网优提供了便利。

由于U900不可能使用在城区组网,不存在按簇复用BSIC频点受限的情况,在相邻基站上都不会出现同频小区,即便一些发达城市的最密集城区的物理站距远高于日照,也可就近2~3个物理站按照在方块中大体上的相对位置使用同一个BSIC。如图b中,蓝色方块中B宏站、C室分、D室分都可以一起使用BSIC:22;A、B宏站和C、D室分都可以一起使用BSIC:11。

注意事项:

1.复用方块在最开始就划分好,只要城市的城乡结构不变,基本就不用变了。

2.城乡结合部的站点疏密区别明显,站点覆盖范围有大有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划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复用区域。

3.物理站址的BSIC选择,一定要尽量按照在其所在的复用方块内的大体相对位置来决定。

4.大复用方块里站点稀疏, 64个BSIC里的大号频点肯定用不完,可以用于超远覆盖小区。

总结起来,用同站同BSIC的方法来规划基站,有以下优点:

1.省事省时,减少规划工作量。一个站不管几个小区,只规划一个BSIC。一个站只规划一次,以后再有结构性改造、翻频都无须变化BSIC。即使要重新规划BSIC,也只需规划当前复用方块内的基站即可。

2.省心。频点修改、扩容时,只需考虑周边同邻频干扰即可,无须考虑同BSIC问题。

3.规律性强,易查错。

参考文献

1、韩斌杰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滕鹏: 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理学学士。现工作于中国联通山东日照分公司网络优化中心,中级工程师,多年从事移动网络无线优化工作。

论文作者:滕鹏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BSIC规划方法初探论文_滕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