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速公路防逃费治理探析论文

浙江省高速公路防逃费治理探析

胡 晓,严 瑜,陈航峰

(浙江智慧高速公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7)

[摘 要 ]文章就目前浙江省高速公路偷逃通行费的形式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近来年浙江省防逃费治理经验,有针对性地从政策法规、常态化治理机制、日常运营管理、系统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防逃费治理探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浙江省高速公路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防逃费;逃费治理

1 前 言

1992年,浙江省首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首段杭萧段通车,自此浙江高速公路拉开了快速发展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062千米。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不仅满足了人们快捷、舒适的出行交通需要,更成为助推浙江经济腾飞的大动脉,为全省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在收费管理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暴露出一些问题,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行为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给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严重侵害了各高速公路业主的合法权益,扰乱了运输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成为严重阻碍高速公路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2 浙江省高速公路防逃费治理现状

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速公路偷逃行为,2010年8月,在浙江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的高度重视与直接领导下,路、警、企三方首次联手开展了打击偷盗通行费与盗窃设施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全省共查获“偷逃”案件50起,其中刑事案件6起,行政案件44起。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6名,其中24名被刑事拘留,44名被处行政拘留,7名被处行政罚款,1名被处行政警告。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21万余元。

随着浙江省防逃费治理进入打防结合阶段,部分业主与公安等执法部门建立警企协作机制,相继成功破获5起高速公路偷逃大案,分别创下了国内高速公路最大换卡偷逃通行费案件、国内涉案及追缴通行费金额最高案件、国内首例使用计重偷逃超过百万元案件。巨大的成果背后,暴露出浙江省偷逃通行费行为的泛滥程度,反映出浙江省面临的偷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的压力和挑战非常严峻。下面介绍浙江省目前在防逃费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制度层面

2010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偷逃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盗窃高速公路交通设施等刑事案件具体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使查办偷逃通行费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标志着浙江省防逃费治理迈向打击与防治相结合的新模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从证据认定、追诉标准、刑罚尺度等司法实践方面,全省各地还存在差异,还需进一步在工作实践中完善。

2.2 体制机制层面

体制机制一直是制约浙江省逃费治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省内高速公路业主众多,企业性质多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利益诉求也不一致,在治理偷逃通行费的过程中,彼此沟通协调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全省高速公路业主与公安、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间沟通不够深入,部分地区缺乏联动机制,打击不力促使偷逃行为在该区域猖獗和蔓延。

2.3 营运管理层面

(2)升级高清识别设备。不管是逃费行为现场查处还是案件取证,图片是确认偷逃行为的关键证据。近几年,浙江省开始对车道、主线、服务区等卡口实施高清识别升级,大部分业主完成了升级改造,少部分业主还存在大量非高清设备,且上述设备各自独立运行,未联结成网,给偷逃行为提供了滋生环境。

(2)开发全省高速公路异常数据分析系统,针对全省高速公路逃费行为特征、数据特征,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逃费行为数据挖掘模型,并将筛选出的异常数据推送至联网稽查系统,进行人工审核判别,提升稽查效率。

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切教学活动直接作用的对象,也只有学生个体才能主动实现学习的过程,使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效果。因此学习者的各类特征,“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10],应作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为后续的各个环节提供依据。同时,一切以学习者特征为基础,无形中也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中学习者特征分析更加具有无可比拟、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3)查处体系不规范。对偷逃公路通行费行为的惩处的力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的收费效益。对偷逃公路通行费的严肃处理可以起到威慑侥幸偷逃通行费者的作用;处理上的宽松则会助长和导致偷逃公路通行费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2)稽查管理体制不健全。近来年,浙江省高速公路业主为维护高速公路运营秩序在稽查工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各业主开发了相应的稽查系统,但传统的单笔流水异常核查已无法应付日异更新的偷逃通行费行为,省级稽查网络的缺失给偷逃通行费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稽查体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偷逃通行费行为的蔓延。

(4)治理逃费成本过高。治理逃费需要业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些业主认为偷逃通行费的治理成本过高,损害了其经济效益的获得,并没有将偷逃通行费行为产生的恶性后果上升到损害社会效益的高度。因此,在对偷逃通行费治理过程中,部分业主对其打击力度不大,致使一些不法分子肆无忌惮地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

2.4 设备技术层面

(1)采用RFID射频技术。2012年,浙江省全面实施按实际路径计收通行费,实现了精确拆分。该方法较江西、江苏等省采用的视频车牌识别法在可靠性、精确性上明显提升。但实施几年后,不法分子通过恶意屏蔽射频信号,来掩盖实际行驶路径,达到偷逃通行费目的。

从表2看出,通过检出农药组分敌敌畏、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乙烯菌核利、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分别与标样的峰面积、标样浓度与加标体积进行计算得出:样品含敌敌畏 0.481毫克/千克、氧化乐果 0.080毫克/千克、甲基对硫磷0.186毫克/千克,乙烯菌核利0.0.186毫克/千克、联苯菊脂0.196毫克/千克、氯氰菊脂0.168毫克/千克;氰戊菊脂0.168毫克/千克。

(1)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据调查,浙江省高速公路单位考核机制重点在工作量考核、操作规范、文明服务、岗位纪律等上面,基层收费站在保安全保畅通展服务上下功夫,对偷逃治理重视程度不足,造成收费员对查处偷逃行为积极性不高。

(1)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查处偷逃通行费处置流程。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研究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有效的管理办法,从规范处理上防止车辆逃费。

3 浙江省高速公路防逃费治理建议

应该说,浙江省近年来防逃费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偷逃通行费行为仍然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各种偷逃通行费违法行为打击过后往往会死灰复燃。逃费行为有效的治理需要构建省级防逃费体系,解决之前各自为政的防逃费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法规与机制保障,加强多方沟通协同,对逃费行为进行全方位防范与打击,才能使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才能有效地遏制各类偷逃通行费违法行为。下面通过探析浙江省高速公路近年来的治理经验和不足,对车辆防逃费治理工作提几点建议(见图1)。

图1 浙江省防逃费体系

3.1 相关法律及机制层面

(1)健全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浙江省高速公路运行管理办法》没有明确对偷逃通行费车辆的处罚,对一些无法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偷逃行为,只能采取补收通行费的措施,对不法分子毫无约束力,违法成本很低。建议在相关条例、办法中增加逃费治理规定,为防逃费治理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2)加强员工教育,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与责任心,使收费人员切实掌握业务技能,在政策理解、执行上做到准确无误。

3.2 营运管理层面

(3)计重称台升级改造。浙江省通过这些年计重收费实践,动态称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司机可通过异常行驶、改装增轴等来达到作弊目的。浙江省交投集团于2016年全面实施整车式称重改造,并采取一车一杆快速跟车整车式计重,基本杜绝了动态称缺陷引发的逃费行为,但因其他业主还在使用传统动态称,造成车辆非正常分流,计重偷逃无法得到有效治理。

(2)建立全省警企联动协同治理机制。全省要全面建立路、警、企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讨交流防逃费治理经验;要建立打击“逃费”违法犯罪工作规范,明确全省业主的线索发现职责;高速交警的先期处置与协调办案职责;公安刑侦的取证办案职责;公路交通部门的协作办案职责。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特长,借助技术优势和手段,开展各类逃费专项整治,对逃费违法行为进行实效打击。

(3)提升文明服务水平。从心理上拉近与司乘人员的距离,现场一旦出现异常车辆时,收费人员应始终坚持文明收费,礼貌待人,耐心地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减少工作中遇到的摩擦与阻力。

(4)加大考核奖励机制。加大增收堵漏在薪酬中的占比,同时在年度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以调动收费人员治逃积极性。

(5)升级智能收费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提高收费信息化,解决收费现场资源缺乏、保畅压力、人员紧张等引起的核查困难问题。充分融合各类数据资源,建立数据查询平台,加大对各类违规车辆的查询、分析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防范。

(2)在员工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满意度评价中,本文依据文献,设计出如下二级评价指标:社会保障制度(U221)、社会保障的缴费结构(U222)、及员工福利保障(U223)。

3.3 防逃费技术应用层面

(1)硬件技术为防逃费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建议由交通管理部门统一技术标准,加快全省高清识别设备、整车式称台改造,升级路径识别系统,推广主线绿通机检设备,提升防逃费体系建设数据采集、逃费识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2.4 在灵芝收粉30日后,每2~3天浇一次水保湿,增加草帘,再次加大遮阳度,起到白天降温夜晚保温效果,加强通风。

北京时间12月20日凌晨,美联储发布FOMC利率决议声明,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调升25个基点至2.25%-2.5%区间,实现年内第四次加息,这是1994年以来首次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收紧货币政策。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使得美国加息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

(3)建立省级联网稽查系统,制定联网稽查协议,完善防逃费治理方面的行业自律公约。并根据行业自律要求和稽查规定在各自范围内对逃费行为进行防范打击,对本单位负责,对全体业主负责,对违反行业自律公约的单位采取惩戒措施,督促其依法经营,维护高速公路运营秩序,防止出现逃费行为“重灾区”。

英语写作的评价标准是基于学生的作文结构句式句型以及词汇的低高级程度来评判的。这样的写作评价系统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教师们过度关注作文中语法语句是否有误,单词拼写是够正确,词汇是否高级,反而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作文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一篇好的文章要能清晰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观点,这一定是经过一段时间批判性的思考后来完成的,这样的文章值得被推敲。然而在错误的评价系统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只关注语法、词汇这些表层的积累。相对于个人观点的提出,这些部分能力的提高是相当简单的。只要多练习多积累就可以拿到相对较高的分数。可对于写作来说难就难在写作的创新性,思维的转换。

(4)车道部署防逃费辅助系统,该系统利用车辆信息库、黑名单库,结合高清识别系统,对车辆车型、行为进行预判,辅助现场收费人员操作,也可实现逃费车辆的警示、拦截。

(5)建立全省高速公路车辆诚信数据库,建立基于用户信用体系的高速公路防逃费黑名单数据库,强化对逃费车辆驾驶员、车辆所属单位、车辆所有人等失信行为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加强对逃费行为的披露和曝光,为治理逃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结 论

随着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和收费技术的不断发展,偷逃通行费的手段也随着不断变化。逃费与防逃费之间的斗争还将长期存在。就目前而言,构建省级防逃费体系建设是浙江高速公路防逃费治理最迫切的工作,如能实现,其中最具意义的是改变了以往不同业主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形成全省统一的、能够有效交互协调的营运管理体系,那么浙江省高速公路防逃费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明朝的陈继儒著有《秘笈新书》一书,明朝人在刻印时随意篡改书名为《野客笔记》。清朝的《四库书目提要》子杂家类中说,这部书“书本三十卷,见于自序。陈继儒《秘笈》所刻仅十二卷,凡其精核之处,多遭删削”。刻印时将原本三十卷的《秘笈新书》删减为十二卷,并将其书的精华之处也删除了,真是尤为陋劣。

参考文献 :

[1] 黄志军.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防逃费研究与实现[D]. 长沙:中南大学,2009:11-20.

[2] 郭秀春. 四川省高速公路偷逃通行费特点及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4(18):2-5.

[3] 王伟明. 河北省高速公路逃费治理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6:16-32.

[4] 田毅. 偷逃通行费行为法律分析研究[J].经营者,2017(4):4-6.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04.110

标签:;  ;  ;  ;  

浙江省高速公路防逃费治理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