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社会的发展,各类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计算机应用已经十分普遍,遍布于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以此为背景衍生了计算机自动化智能管理系统,自动化在水电厂也得到很好的应用,其系统不仅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囊括了测量、控制等技术,本文就将探究自动化控制技术下的水电厂运行状况。
关键词: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稳定性
1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1.1 自动化控制概述
自动化控制技术无论应用于哪一领域,指的是生产过程里的整个系统控制技术,自动化在国内兴起晚,发展历程短,但发展速度快,自动化直接对传统的控制管理模式带来极大冲击,它的应用减少了人力资源的耗费,各个控制环节层层把控,也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无疑给企业经济效益更可观,广受大小企业青睐。
1.2 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性
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水电厂,和传统水电厂系统相比,执行工人减少,工作模式改变,人力、物力资源消耗降低,而且应用自动化系统信息传递更及时,给日常工作带来了更多方便。水电厂运行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重在各个工作环节收集并处理信息要点,以降低人力危险性工作内容为前提,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更好满足了现代社会对电厂发电的需求,从资源精简、提升效率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了自动化的优势。
传统的水电系统主要借助人工来进行操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各个工作人员对信息缺乏及时的传递和交流,这给水电厂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阻碍。在水电厂中采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以上问题,自动化控制系统能根据计算机程序设定好的操作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降低人工操作的危险性,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1.3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水电厂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水电厂中采用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水电厂的工作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动化系统能对水电厂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的监督,并且对系统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2)自动化技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水电厂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提高设备的利用率。(3)自动化技术能有效地降低人员的工作强度,确保人员的安全。
2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系统及在水电厂的应用
2.1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指的是应用以模糊的数字语言描述的“控制律”来操纵系统工作的一种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法单纯依赖于操作执行者的经验规律而形成,顾名思义这种控制方式并不具备精确性。模糊控制法国内应用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循证相关文献资料,有案例表明该方式集中了数字电视复用系统控制及模糊控制两方面优点,进而使系统品质得到改良,将其应用于水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很好的改良了系统品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基于这种控制方式的任意性,而且模糊控制技术还有待完善,系统经验规律形成并不精确,目前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模糊控制法俨然已经慢慢不适用现代水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2.2神经网控制法
神经网控制最早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是继专家系统、模糊系统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改良系统,在智能控制上更是开辟有新的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控制领域神经网控制集合了多门学科知识,专业理论依据性强,从 20 世纪发展至今,虽然事件不畅,但成绩惊人,现如今已经呈现出了多种控制结构。当前人们用这种控制法来解决非线性系统控制问题组要应用自适应学习功能和神经网络表达非线性系统能力,事实证明对于非线性系统神经网控制系统控制性能良好,很好地弥补了以往控制系统的缺陷和不足,基于高科技专业理论知识,在智能控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目前很多水电厂已经应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神经网控制法可跟着得到了广域的应用。
3动控制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自动化控制软件的选择和使用。现阶段,水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借助系统软件来实现控制的目的,因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对关键器件比如调速器、测速装置等器件进行选择时,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确保水电厂的工作效率。此外,在水电厂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水淹厂房事故,需要在最低处安装水位报警传感器。在进行传感器的选择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这样不仅仅能有效地对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监视,而且还便于操作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调度。因此,在进行设备选型过程中,需要选择高质量的产品。(2)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水电厂在进行信息公布时,需要确保信息的公开化、公正化和透明化。在日常信息管理过程中,自动化系统能对水电厂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对生产过程和设备安全进行监督。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培养员工的专业操作技术,实现信息化办公。现阶段,有的水电厂设备齐全,但是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对基础系统缺乏有效地维护,使自动化技术的优点难以有效地发挥出来。所以,企业需要对现有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制度进行健全,做好日常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此外,还需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每一套系统对应一套密码,只有操作本设备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该密码,并且需要对每天的数据信息进行备份,避免出现数据丢失现象。同时,企业还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其危机意识。
4保障水电站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
实践经验充分表明,让数量可观的施工人员直接参与到水电站的电能生产过程当中,并不会推动发电机组的总体工作效率,只能在故障的排查方面发挥一些促进作用。而且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因为参与者过多,而导致情况恶劣的生产事故,难以保证施工的整体安全性,不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和总体运营成本。然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水电站的总体运营成本。
5保障水电站的稳定运作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水电中的全部机组和有关设备展开监督控制,机组设施的实际运行状况都可以被全面摄录下来,并且制作成软件日记作为管理者们的参考。倘若机组设备突然出现了故障,警报便会自动响起,维修人员便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故障排除工作。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也降低物力损耗和人员精力的流失。即便是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之下,如果出现故障,也不会给机组设备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还可以优化劳动条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帮助下,可以让自动装置按程序完成,减少了工人们的工作压力,也可以让他们摆脱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
结束语
电子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它也在水电厂运行及管理中同样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已经成为水电厂关键组成部分。自动化控制指的是即使无人巡视、值班,自动化控制系统仍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程序等对其生产运行进行很好的监控和管理,以保持水电厂运行正常。而目前国内存在诸多老水电厂,受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老旧、测报不准、控制可靠度不强等原因影响,直接可影响水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新时期针对诸多不足必须对系统进行改良,针对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水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及保养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勇.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6):129+131.
[2]芮钧,徐洁,王梅枝,马军建,郑健兵,刘成俊.智能水电厂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及标准现状[J].水电厂自动化,2017,38(04):64-66.
论文作者:沈雷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水电厂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有效地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