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论文_董金英1,王洪建2

董金英1 王洪建2

(1濮阳市中心血站 河南濮阳 457000)

(2濮阳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技术在降低输血反应发生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204例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0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数学与白细胞过滤技术输血,观察两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4.71%,同乙组的0.098%相比,差异显著;且两组在体温升高值、PT值与APTT值、TT值以及FIB值方面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ALB与TP值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技术的应用,对减少输血者输血反应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输血反应;凝血因子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053-02

在临床上,输血反应又被称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患者多伴有非溶血性发热与寒颤表现,发生率在2%~10%间。而据分析发现,出现输血反应多同以下两因素相关,即:其一,供血者白细胞被受血者白细胞抗体免疫识别了;其二,受血者被动地接受了供血者白细胞源性细胞因子,如IL-1、TNFα等。故本文旨在研究白细胞过滤技术的应用对输血反应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04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110例,女94例,年龄均在21~50岁间,平均年龄为(34.2±3.2)岁。输血原因:外科手术大出血90例,产科大出血60例,外伤出血30例,其它原因2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104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所用红细胞均来自于同一血站,且每袋容量实400ml全血制备。其中,甲组接受常规红细胞输注,而乙组则应用白细胞过滤技术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

1.3 判定标准

若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结束2h内出现了体温升高、寒颤与消化道反应以及皮肤红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则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则可判定为输血反应,而因血型错误造成的输血反应不纳入其中[1]。同时对两组患者输血前后体温情况、PT与APTT值加以观察、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x-±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甲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4.71%,同乙组的0.098%相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同时,两组在体温升高值、PT值与APTT值、TT值以及FIB值方面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ALB与TP值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2。

3.讨论

在临床上,输血为治疗因各种原因大量输血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与急性白血病等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输血过程中,受血者出现的同原本输血目的无关的一种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就被统称为“输血反应”[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因血液在存储过程中,其内白细胞生成了大量细胞因子,而且免疫抗体同白细胞或是血小板出现了相互作用,从而致使输血之后受血者本身的血浆抗体同供血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粒细胞与血小板等产生了抗原性凝集效应,进而造成白细胞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最终出现诸如非溶血性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3]。故临床普遍认为,患者输血后出现的诸如非溶性发热、呼吸窘迫与过敏等不良反应,均同输注血液中含有异体白细胞有关[4]。同时,白细胞还可被作为HIV、CMV等病毒的载体,从而加大病毒传播。所以,白细胞过滤后的血液制品的输注,一方面,可明显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确保红细胞形态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可有效阻断那些以白细胞为载体的病毒的不良传播,减少了受血者病毒性疾病的发生。而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接受白细胞过滤血液制品输注的乙组患者,其输血反应发生率仅为0.098%,显著低于接受常规血液输注的甲组的14.71%,大大降低了受血者出现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凝血反应,其实就是液态纤维蛋白原朝固态纤维蛋白原转化的一个过程,其中,PT、APTT作为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系统中各类凝血因子的一个反应,可较好反映机体凝血功能。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乙两组在TP与ALB值上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且乙组PT、TT与APTT、FIB值要显著高于甲组,可见,白细胞过滤之后,其凝血因子活性虽有所降低,但仍可以维持在一个正常治疗水平上。故认为白细胞过滤是可行的,可以被应用在部分输血患者治疗中。

综上所述,使用白细胞过滤技术给予受血者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可明显降低受血者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安全性与有效性,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国强.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3(8):27-28.

[2]张辉.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J]. 黑龙江科学,2015,06(07):24,27.

[3]钟菁,邹纬,戴菁等.去白细胞输血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临床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3,10(04):227-228.231.

[4]何锦添,李春兰,何伟清.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4):155-156.

论文作者:董金英1,王洪建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论文_董金英1,王洪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