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李晓明1,杨丰瑞2,徐英杰3

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李晓明1,杨丰瑞2,徐英杰3

摘要:本文以预防危险品物流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危险品物流事故 发生后的应急管理体系为核心,尝试构建危险品物流管理的总体框架,研究基于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的危险品物流预防性管理手段,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分析危险品物流的风险管理策略,建立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关键词: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引言:

危险品通常是指具有易爆、易燃、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的化学品以及以它们为原料所制成的各种产品。危险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一旦偏离正常的物流过程,就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环境危害和负面的社会影响。危险品物流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通常都是灾难性事故, 使政府和企业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因此,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当前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其问题突出表现在缺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物流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及安全管理协作明显不足等方面。

(一)缺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尽管国家与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各类安全管理条例,比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但是纵观当前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实际的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效果不够理想,对危险品物流行业与企业安全监管的效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缺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影响下,行业发展中各类违规行为发生率也会显著增加,无法对工作人员的各类行为进行约束,进而致使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不佳,行业中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对整体物流行业的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物流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在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的影响下,危险品物流行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效果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危险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危险品物流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程度较低,操作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仅有少数地区危险品仓库中安装了危险品仓库监控管理系统,很多部门实际危险品安全管理期间,车辆未安装GPS系统,未能将现代网络技术融入到物流安全管理活动中,致使总体的危险品物流管理质量不佳,难以通过信息数据对实际的危险品物流服务进行管理,无法发挥事故准确预测和及时预防的作用价值。

(三)安全管理协作显著不足

危险品物流发展期间,各个部门、行业之间需要发挥相互协调的作用价值,比如公安部门、交通部门以及质监部门等均需要发挥协调管理的作用价值。然而在实际的危险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物流管理标准矛盾等问题。例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与国家标准的《危险货物品名录》之间在范围和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下会对危险品物流发展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致使危险品物流管理效果受限,增加危险品物流运输中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率。

二、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危险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规范行业标准,降低风险系数;调整企业布局,优化配送体系及融入信息技术,动态监控系统等方式,提升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的总体效果。

(一)规范行业标准,降低风险系数

在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方式不佳,行业标准不够统一等问题。建立科学、规范的行业发展标准,能够为各项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具体工作提供科学的制度规范。在实际的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全面调查各类危险品的类型,通过文献研究、专业分析等方式,明确其管理优化的方式,制定清晰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流程、管理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物流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需要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环境进行严格控制。每一位物流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均需要学习专业的操作方式,全面了解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征、危害等等,最大限度降低不良问题的发生率,发挥预防与控制的作用价值。清晰危险化学品制造、包装的方式,严格执行各类操作规范,对其包装和制造的情况进行检查。

(2)清晰试验监测的要求。根据行业标准、危险化学品的特征等展开试验监测活动,早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避免危险化学品运输发生危害问题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每一项危险化学品运输前,均需要进行严格地检查。

(二)调整企业布局,优化配送体系

合理规划设计危险品物流网络体系,为现代危险品物流管理质量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危险品物流管理活动中,可以在危险品物流网络设计过程中,全面分析危险品生产企业实际情况,用户的分布情况,港口码头的具体位置以及陆运、空运的条件等等。结合实际的运输需求、运输条件以及危险品特征等,科学设计配送路线,发挥科学管理的效力,尽量降低各类危险问题的发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运输服务,保证产品的安全与运输的安全。实际运输过程中,需要努力减少危险品的流动性,且需要尽量远离居民等,避免发生安全问题造成较大的经济与人员损失。针对当前危险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可以鼓励处于中西部、东北地区大中城市建立中转仓库,以达到缓解物流配送压力的问题。危险品配送期间,还可以通过多类方式展开运输管理活动,比如配送路线的转变、运输模式的变更等等,达到优化物流配送的效果。比如在配送农药的过程中,冬季则可以采用铁路与海运联合的方式,减少配送运费。在春季物流配送期间,则可以对农用物资进行配送,这种方式下还能够享受到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对物流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够奠定良好基础。这种合理的物流运输模式,有助于节约物流管理中的成本投入,提升危险品物流运输的经济效益,能够保证其安全管理效果。

(三)融入信息技术,动态监控系统

现代危险品物流运输管理期间,可以融入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在危险品生产、仓储以及配送等各个环节中进行针对性管理,鼓励危险品物流企业建立仓库动态监控体系,构建网络化体系下,发挥数据监控和自动报警的作用,打造全面的配送网络系统。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打造全面的数据监控体系,使信息反馈、信息调查的价值更加突出,建立全面性、动态性危险物流品运输体系。动态监控系统的构建,能够借助网络手段实现物流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融合,避免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现代危险品配送安全管理需要全面认识到现代技术、软件融入的必要性。比如可以将卫星定位系统融入其中,实时了解物流配送的位置、物流运输的具体情况等等。结合路面交通信息实施针对性引导,通过无线射频技术等进行优化管理,对物流配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政府也需要加强引导,通过信息平台对危险品物流运输的情况进行监控,对各类危险品实施全过程追踪。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危险品物流管理的效果,使危险品运输工作更加安全、规范。

三、结束语

危险品物流运输期间安全问题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对其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危险品物流运输管理的认知水平,构建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危险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规范行业标准来降低风险系数;也可以通过调整企业布局、优化配送体系及融入信息技术、动态监控系统等方式,及时处理各类问题,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较少损失,保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詹兴平.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4):14-15.

[2]黄再平.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与事故应急管理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2):99-100.

[3]初刚.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路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62.

论文作者:李晓明1,杨丰瑞2,徐英杰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李晓明1,杨丰瑞2,徐英杰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