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交际教学法正言论文_张凤

为交际教学法正言论文_张凤

(四川工商学院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20000)

摘要: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于70年代末引进我国后,90年代达到兴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交际法的质疑,认为交际法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人们的视线也逐步从交际法中移走。笔者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试图对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关于交际法所面临的一些典型质疑进行回答,以期对交际教学法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质疑;回答

1引言

如何才能学好母语以外的语言,一直是全世界教育专家所研究和关注的问题。教学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最开始的语法翻译法,以及在它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到曾经很流行的交际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经历了兴盛和衰亡的时候,受到历史,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至今为止,仍然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的定论。在欧洲一些国家,交际法教学仍然受到了大量专家与学者的热捧,重在语言功能的实现,而非语言形式的机械学习。交际法产生的背景是二语习得,具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去练习当下所学的语言知识。另外,德语,法语等一些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与英语有着较亲密的关系,他们的相同之处更多,更容易产生正迁移。然而,对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跟英语的差异比较大,在学习的过程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不少的专家和学者对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应用有所质疑,笔者认为,这些短暂的困难是可以设法解决的,交际法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理念。

2交际法简介

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不论是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还是听说法、视听法,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都有一脉相承的地方,目的都是教授语言形式。本世纪以来,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都有了很大的理论突破和进展。单就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来说,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1957)提出语言研究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社会语言学家Hymes(1971)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指出,一个人语言掌握得好坏,不仅仅在于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1]。(杨连瑞)海姆斯将这种“交际能力”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懂得什么样的话合乎语法‘grammaticality);2.懂得什么样的话被别人接受(acceptability); 3.懂得什么样的话适合什么样的场合(appropriateness); 4.懂得某一种语言形式真正使用的可能性有多大(probability)。而Canale和Swain于1980对“交际能力”有了进一步概括,认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 ; 2.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 ; 3.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4.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齐曦,2000)

按照交际法理论,交际法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和交际相互依存的关系。Littlewood提出“交际语言教学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交际法不仅注重语言的结构,而且还注重语言的功能(Littewood 1981:1)。”因此,交际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可归纳为三点。第一,语言是交际工具,是用来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它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意义和语言运用,而不是语言的形式。第二,语言运用的流畅性先于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第三,组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让学生在不断地运用语言中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李瑛,1998)

3交际法在中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全球化的加速进行,我们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与世界越来越接轨,英语作为一门通用的交际语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只有更好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与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国才能走得更远。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普遍都是哑巴英语。中国的学生能够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却很简单的在西餐厅要杯咖啡都不会。随着交际法的引进,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教学大纲中也逐渐加入了众多的带有交际成分的目标。在中国也是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最近几年交际法又遭到了冷淡。有人质疑说交际法是与中国国情不符合的,实施起来效果并不是那么好,而且也不受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待见。从80年代到20世纪初,很多核心刊物,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等等,都刊登了100多篇关于交际法的研究和讨论的文章。而最近几年,在这些核心刊物上几乎见不到交际法的踪影。由此可见,交际法的冷遇,至少在很多专家和学者看来交际法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由于交际法没有较深入的理论,而且很多地方在实施了交际法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真的是这样吗。笔者认为,那是因为很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交际法,有的理解了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做的准备工作不够。事实上,交际法只是一种教学理念,而并非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学过程中贯穿了交际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这就属于交际法的范畴。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并非狭义的固定模式。某些老师把交际法定义得颇为极端,认为交际法就是回话练习,就应该避免语法的范畴,有种谈虎色变的心理,如果教学中讲了语法就意味着方式落伍,不够新潮。至于以学生为中心,他们误认为让学生多说多做,自己讲得越少越好。殊不知老师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激发者,应该尽量刺激学生的智力运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对周围的世界进行认识和思考。客观的说,交际法从来没有忽略语法的基本地位。交际法的先驱者之一Wilkin对她的意念大纲有过这样的评说:"意念大纲的优势在于它一开始就既考虑到语言的交际事实又不会忽视语法和情境因素。"(Wilkin,1976:19)Widdowson(1990)对语法的性质作用作了具体、详尽的论述,他认为语法是联结意义和情境的纽带,句子结构的不同组成把词的意义根据环境具体化。“任何一种交际教学法只要构思得当,不会否定语法,相反,它会承认语法在使用和学习外语中的中介作用。”(Widdowso,1990:98)实际上,教学法各流派对语法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的意见分歧不大,但对如何掌握语法却是颇有争议。传统的教学法把语法和语境隔离开来,只在孤立的句子中操作,带有意义的单词只为形式服务。这种把语法形式放在教学首位的理论并非置交际能力于不顾,而是把它看成最终的结果,而语法教学则是通向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把精力集中在句型上,不受意义影响,通过操练把形式内在化。这种教学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受到挑战,语法知识能否向交际能力转换,是该教学法受到质疑的关键。

4质疑与解答

交际法在实施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就像人也会生病,针对病因,加以治疗,完全是有可能康复的。我们不能因为遇到了短暂的困难,就将交际法抛掷一边,否定了它的诸多优点。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对于曾经在核心期刊上出现过的一些典型质疑,笔者将在此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4.1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提升犯错率?

有老师认为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会导致犯错率很高,容易使这些错误重复下去,并且让其他学生误以为所犯的错误是正确的。然而,Long(1977)辩论说,活误迁推并不那么重要。其他人也对错误处理的有效性持同样的怀疑态度(Krashen1982;Krashen和Te、rell,1983)。他们的依据是学习者犯的错误是语言自然习得过程的一部分,仅仅是族际语特定阶段的一种象征,标志着族际语将向着更精确、更确切的形式自然发展。(李永才、李进、许忠梅,1994)而且交际法的不纠正错误,指的是不及时打断学生,影响学生说英语的流利程度。这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母语向目标语转变的过程中,初始阶段出现错误是一些正常现象,不可能全部纠正。在平时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这些错误记下,之后找到适合的机会进行提示和讲解。老师作为参与者,发现学生错误的时候,不妨加入他们的活动,由老师表达出正确的句子,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重读等方式来暗示和提醒学生,让学生自行纠正。对错误的程度也应该差别对待。如果是那种偶然的小错误,学生自己也能够意识到的,可以不用纠正。而对于班上集体出现的,或者出现错误频率较高的交流大错则应该帮助纠正。

4.2重视口头交际能力,轻笔头交际能力?

写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活动,在每一单元的初始阶段,首先学习的便是系统的语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课堂上的一些富有交际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得这些显性的语法知识能够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很明显学生都更倾向于选择简单的句型来说,但是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可以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或者周记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不仅可以利用新学到的东西来记录一些身边真正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当遇到不会表达的地方,要么自己查资料进行解决,要么集中在那里向老师请教。在家写作的好处是时间充裕,空间较大,可以丰富写作的内容。长期积累下去,写作水平势必会有较大的提升。即使写作的大学生很多人过了四六级,但是写作的字数依然很少。学生习惯性地背网上和书上的一些作文模板,使得大型考试中很多作文基本千篇一律,没有新颖,没有真正的交流。写作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即使我们的母语已经学习了这么多年,但是写作水平很高的依旧是少数,更何况是英语。写作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即使传统课堂老师只注重语言形式,不注重语言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写作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水平。课堂不断重复句型的结果是学生能够再认这些句型,却不能再现这些句型,或者不能够灵活运用在恰当的语境中。所以遇到自己动手写作的时候还是困难重重。因此,笔者认为,交际法教学不仅不会削弱写作水平,反而会提升写作能力。

4.3内容多,学生抓不到重点

英语学习的重点在哪里?必须承认英语是一个浩瀚的海洋,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点,就像汉语是母语的我们仍然不能认识中国的每一个汉字,不能了解中华的每一种文化。因此我们要选择性的学习,学习一些对我们有帮助的,有意义的,而且能够为我们所掌握的东西。学以致用,学了就是拿来用的,用来实际交际的。因而笔者认为这些富有交际性的活动中就涵盖了所谓的重难点。相对来说,一堂课的内容量有点多,可能暂时让学生无法全部掌握。但是通过反复的练习,经常的刺激,学生最终能够灵活输出特定的语言功能的句子。而在学生输出特定功能的表达方法时,这些所谓的语法,词汇难点也就蕴含其中了。同样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法是把语言分成各个小块,讲解并记忆,最后再组合起来。而交际法则是把语言看成一个整体,从一开始就进行整体教育,通过多次的整体刺激,最终学生掌握的语言会更加灵活。就像鸡蛋效应,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

4.4容易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诚然,交际教学的随意性大,容易受到学生性格因素的影响。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容易开口,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意识强,收到的学习效果更好。然而,笔者认为,如果老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取得较大的收获。作为老师,对一个班的学生的性格基本可以把握比较清楚。在分组的时候可以把外向性格的学生与内向性格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甚至可以让内向的学生担任组长,那样他们有一种责任意识,不自觉的就会主动参与组内的活动。外向的学生之所以能够在课堂上很活跃,通常是因为他们有着较好的水平,喜欢被老师和同学认可,有一种自豪感。事实上,对于内向的学生同样渴望得到认同感,只是出于自尊心,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受到外界的嘲笑,或者没有足够的把握去完成这项任务,也缺乏自我展示的经验。正是这样的学生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老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教学本身,更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这些内向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很被动,将来在职场上也不懂得自我推销,难以让用人单位信服。他们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紧张,不擅于表达自己,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时代没有得到足够的平台锻炼。如果说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需要静下心来安静的计算,那么英语课堂是完全可以兼顾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在老师划分任务的时候,对性格内向和水平较差的学生不妨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在他们遇到表达有难度的地方,老师进行提示,并且对他们多进行鼓励。即使对于高阶段的学生,鼓励仍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另外,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一些语言知识,生活经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5不受学生认可?

胡青球曾经以问卷调查与面谈的方式调查了28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外语课堂实施交际教学法的看法。通过数据显示: (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交际教学法持偏负面的态度,即他们不太喜欢外语课堂中的交际性活动; (2)影响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性活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传统学习方法、应试教育、大班教学与课程设置、二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区别; (3)他们对交际性活动的看法与他们年级的高低无关,但与他们所学专业和外语水平均有关系。(胡青球,2010:69)学生自从小学中学一路走过都是很有针对性的,以考试为目的,形成了固有的模式,课堂就应该是老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模式。而到了大学却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难免一下子适应不过来。然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大学的课程设置本身就跟中学存在很大差距,学生需要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在其他方面都可以习惯自主学习,那么在英语的学习上也可以习惯交际法的教学方式。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有足够的思考能力,如果老师在开始上课前能够让他们对交际法的功能和理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让他们明确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最终达到的目标。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四六级是他们的终极目标,然而过了四六级之后,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的英语学习都是迷茫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能够促进他们自身专业的学习,精通英语之后,在自己的领域才能走得更远。事实上,采用交际法教学跟通过英语四六级并不冲突。据调查显示,很多考生无法通过四六级考生的原因在于听力失分过多。而通过交际法教学,口语水平会有较大的提高,学生自身的口语好了,听力水平也会相应的增长。而且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会生搬硬套,可以采用一些地道的英语句子,作

文的分数也会增加。四六级的阅读多选自欧美原文,很多是关于这些国家的一些文化,习俗,信仰等一些特色的东西,而交际法教学会增强考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感知力,因而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增加阅读的分数。因此从各方面来看,交际法教学不仅不会阻碍四六级的通过率,反而会提升。中国的大班教学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在这一点上,交际教学法仍然有足够的用武之地,传统的教学法老师一直在台上讲,学生发言的机会很有限,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中的学生也很多。而通过交际法进行分组教学,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并且需要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和任务。对于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所遇到的困难,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再进行揭秘,不但会增加学生的好奇心,还能让他们记忆更加深刻。因为只有通过自己头脑进行信息加工过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东西,有意义的学习的记忆消退的痕迹远比无意义的机械性的学习要慢得多。

4.6忽视了教学环境?

张伊娜(2006)在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破除对交际法的迷信,中国是缺乏二语习得环境的。笔者认为,诚然英语对中国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外语,不具备二语习得的环境。而作为老师,就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情境。交际法有强弱之分,强势交际法指的是用英语学习英语,而弱势交际法指的是学会英语的用法。对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的交际法都是弱势的,比较缺乏那种纯粹的语言环境。因而在交际教学法实施起来也是有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难度就不去尽力实现它。与母语水平无限接近那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我们不可能完全实现它,但是我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如果我们为自己设定的水平是i+1,那么最终我们可能实现i的目标,然而如果我们把目标设定成i,那么最后我们达到的目标很可能是i-1。

5结语

交际教学法是对之前教学流派的一个综合,一种理念,可以灵活地贯穿于各种教学法之中。然而交际法在中国的实施过程中遭受到了一些挑战,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人们的视线也从交际教学法中移走。笔者通过对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关于交际教学法受到的一些典型质疑,进行了相应的回答,以期对实际教学中有一定的启示,老师们能够合理的将交际教学理念合理并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重新确立交际教学法的重要地位。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仅仅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回答,未能面面俱到,回答完所有的质疑,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将进一步揭示这些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rown H.D.(1987)..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2]Littlewood, W. (1981).Commn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Richards,J.C.and T.S.Rodgers.(1986).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Stern.H.H.(1983).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Stern. H.H. (1992).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UP.

[6]Widdowson,H.G.(1978).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简介:张凤(1987-),女,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论文作者:张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为交际教学法正言论文_张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