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得以提升,居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给10kv线路带来了压力。 文章主要针对 10kV 配电运行的故障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合当下 10kV 配电运行的发展现状为根据,从 10kV配电运行的故障、10kV 配电运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 10kV 配电线路运行的发展与进步。
1 10kV 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原因
首先,雷电灾害。在实际生活过程中,10kV 配电线路覆盖面积相对较大,致使其受雷击的记录提高,除了直击雷的威胁外,城市相关区域防雷措施存在问题,绝缘能力较差,云闪等现象产生的过感应电压也有较为严重的危害,致使相关设备出现故障,降低供电系统安全性。
第二,污闪故障。由于 10kV 配电线路绝缘子出现污秽现象致使闪络问题发生,进一步导致多点接地问题的发生。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因绝缘子便面污秽致使其放电烧伤的数量相对较多。同时绝缘子污秽放电也是配电线路单相接地与跳闸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铁磁谐振过电压。10kV 配线线路主要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一种,在其规模逐渐提高过程中,系统对地电容快速提升,其中该系统电磁式互感器与变压器非线性电感较高,容抗小于感抗,电磁式互感器一次线圈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在雷击、道闸等影响下,铁磁谐振现象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其形成的电压可为线电压的 2.5 倍左右,进一步导致避雷设备损坏、绝缘闪络等现象的发生。第四,电缆线路的接地或短路故障。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或数相接地,或数相导体之间的绝缘降低,而导体连续性良好。
2 10kV 配电运行的故障
2.1 配电线路施工与技术存在问题
首先,10kV 配电线杆塔基础的夯实存在相应问题,应安装拉线杆塔没有进行拉线以及拉线松弛程度较高使其失去作用,致使各因素的作用导致杆塔基础下沉等,进一步使杆塔倾斜引发相应的故障。
第二,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线夹、引线、刀闸等连接存在问题,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烧损现象导致线路故障的发生。
第三,10kV 配电线路系统的避雷设备、跌落保险质量等相对较低以及使用时间较长,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养护以及更换,在击穿现象发生时引发停电现象。
第四,配电线路中安装的具有较强保护功能的柱上开关保护调试与实际负荷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引发漏电开关出现保护误动现象,致使配电线路发生故障。
第五,电缆线路施工中,电缆直接受到外力损坏或工艺不好损坏。比如进行地下管线施工,施工机械牵引过大而拉断电缆,电缆弯曲过度而造成电缆绝缘层和屏蔽层损坏,电缆绝缘层切剥过程中切割过度,刀痕过深等都会对电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制电缆头等,由于保护措施不当,造成电缆头绝缘受潮或受到污渍,使绝缘下降引发线路故障。
2.2 材料性故障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不良造成电缆保护层破裂,电缆终端头密封不良,以及在电缆使用过程中电缆的保护套被腐蚀或被异物刺穿,都会造成电缆绝缘受潮,绝缘电阻降低,电流增大,造成电力故障。
2.3 季节性故障
首先,春季风力相对较大,可导致 10kV 配电线路间出现绝缘子闪烙以及短路放电等现象使导线烧断。风力较大时可将建筑物破坏,在其与 10kV 配电线路接触时容易引发跳闸现象。其次,夏季雨水相对校多,各供电系统电杆杆基主要使用土埋方法进行埋设,在大量雨水冲刷以及浸泡过程中,导致杆塔出现歪斜以及倒塌问题。另一方面,在雨量较大时可提高导线与金具以及其他金具之间的发生短路现象。最后,在雷雨高发季节,雷电现象经常发生,使线路遭受雷击利率增加,致使导线、金具等损坏,导致
10kV 配电线路故障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外力损坏故障
首先,在各种人为因素致使相关物体掉落到 10kV 配电线路上,致使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板以及短路现象,导致变电站 10kV 保护开关发生跳闸现象。其次,在夏季时降雨量先相对较大,各种植物等生长速度较快,相关树木枝叶与配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较小,在出现大风现象时会导致配电线路向树木进行放电以及树枝掉落压在配电线路上。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下,会导致树木整体到在配电线路上,导致 10kV 配电线路故障的发生。最后,车辆撞击等导致 1OkV 配电线路杆塔发生倒塌以及断裂,撞击 10kV电缆分接箱损坏,致使配电线路故障的发生。
3 10kV 配电运行防治措施
3.1 10kV 配电线路防治措施
第一,提升配电线路防雷能力。工作人员对避雷线与避雷针进行合理使用,对变电站进线端直击雷保护能力进行提升,提高杆塔避雷线的接地能力,变压器以下地网阻值应在 10Ω 以下,变压器以上地网阻值与终端杆塔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4Ω,对避雷设备的保护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对有较好防雷能力的金属氧化物避雷设备进行使用,其中应对避雷设备的接地电阻值进行降低,接地下引线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具有充足的截面与合适的长度。
第二,对配电线路的绝缘能力进行提升,解决绝缘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提高配线系统防污闪能力。对配电系统进行科学的检测并进行污秽等级区分,对污秽程度较高区域的绝缘能力进行提升,提高爬电距离,使其满足电瓷绝缘子区域污秽等级相关需求,其中还有还应该预留相应的裕度。同时,对外绝缘清理工作进行提升,真正地实现以科学合理检测为引导基础,与运行维护进行融合,定期进行清除工作,提高 10kV 配电线路绝缘能力。
第四,防止铁磁谐振现象的发生。对铁磁谐振现象进行防止的方法相对较多。相关工作人员可结合部实际环境对专用消谐设备、电磁式互感器一次线路中性点不接地等方法进行使用。
第五,接地补偿方法的使用。工作人员对 10kV 配电系统的位移电流进行检测,在其接地故障电流在 30A 之上,3kV 配电线路系统高于 10A 时应对位移电流进行相应的补偿。35kV 配电线路系统可直接对消弧线圈进行使用,通常情况下变压器都对三角形接线方法进行使用,无中性点接地,可对其安装接地变压器,其规格应与消弧线圈规格相一致。
3.2 配电线路防治措施实施方案
第一,在风季到来前,工作人员应对各档距相对较大配电线路的驰度与风偏等进行充分的检测。
第二,对大风的规律性进行充分了解,收集经常遭受风灾地区的风力情况与季节性资料等,并以此为根据制定较为完善的防风方案。
第三,对于受到各因素影响,致使配电系统杆塔基础下沉等问题,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贪图夯实处理。对于具有较强重要性的杆塔,还应该在杆塔基础位置修筑防护提。
第四,对雷电现象高发区域,工作人员应配电线路的避雷设施进行充分的检测,对存在问题的避雷设备进行更换与调整,在特殊情况下还应对接地电阻进行降低。
第五,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对树木进行修剪,使其与线路之间存在相应的距离,同时还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相关问题的发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其中 10kV 配电线路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线路长度相对较大,进一步提高了 10kV 配电线路故障发生几率。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提升配电线路防雷能力、接地补偿方法、加强施工技术、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等对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进行提升,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峰.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分析与防治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3).
[2]白雪.浅析 10kV 配电运行的故障以及防治措施[J].电子制作,2015(04).
[3]彭干忠.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及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12(10).
[4]冯国栋,仇秀琴.浅谈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分析与防治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4).
论文作者:胡正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故障论文; 现象论文; 发生论文; 电缆论文; 防治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