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趋势呼唤联合推进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孵化器论文,风险投资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两期,我们刊发了丁胜利教授的文章《论新世纪孵化器产业化前景》。产业化,是孵化器事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孵化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孵化器的产业化,要求良好的资本市场运做,而风险投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若能与孵化器融合发展,必将形成互助共进的局面,加速实现孵化器的产业化。
融合发展两者不约而同的选择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道路。如何积累资金,让孵化器实现产业化,是摆在孵化器创业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业者们悄然开始了与风险投资融合发展的探索。1993年前后。成都、武汉、上海创业服务中心在对科技企业孵化的过程中,不约而同的开始了风险投资的探索。成都创业中心向13家科技企业投资700万元,历时5年,成功率达92%,总收益率达到428.8%,其中3家企业上柜进行交易。武汉创业中心向19家科技企业投资1125万元,历时4年,成功率达到63%,总收益率达到124.8%,其中2家企业上柜交易。上海创业服务中心向14家科技企业投资2000万元,历时4年,成功率达85.7%,总收益率达到7096%,全部被上市公司收购。其较为典型的案例是迪康制药公司接受投资20万元,开发系列新药,总收益额达1780万元,收益率为8900%。据有关部门于2001年初对全国88家创业中心的统计,孵化器场地总面积达141万平方米,孵化基金总额5.6亿元,孵化企业有5151家,毕业企业累计达1785家,涉及领域包括软件、数字化、网络化、生物医药、通讯、环保、海洋及高效农业等。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共实现技工贸年总收入超过200亿元。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发展的形式被印证为扶持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极好模式。这种模式对孵化器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越来越鲜明的表现出来。
随着中国孵化器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机构开始关注并投资于有高回报率的中国孵化器。
近一年,IDG来了,软库来了,高盛也来了,专事网站孵化器工作的CIG把总部设在了深圳,这是国际方面的;国内,2000年1月14日,西安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孵化器,不甘落后的上海于2000年3月18日在张江高技术园里竖起了上海互联创业投资公司的大旗,其依托是国家火炬计划互联网中心、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浦东新区天使基金。
这些实力雄厚、运作良好的风险投资的介入,也为孵化器本身的发展锦上添花,成为促进实现孵化器产业化的积极因素。
融合发展跳出两难的尴尬
中国人民大学刘曼红教授指出,在美国,是有太多的资金追逐太少的优秀项目;而在国内,则是处于钱与项目相脱节的局面,一方面表现为资金难以找到优秀的项目,另一方面则是有良好市场潜力的成熟项目急需资金支持。这种局面捆扰着在孵企业和孵化器本身的发展,阻碍着孵化器产业化的进程,使得孵化器和风险投资都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被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风险投资的一个热点地区。而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就是企业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企业孵化器能为风险投资提供相对集中和高质量的项目;风险投资则可以通过孵化器来积累项目,便于更好的观察和跟踪项目。在这种互惠的情况下,两者的互利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风险投资得到了成熟的项目,而孵化器则开拓了一个更为有效的融资渠道,为本身产业化之路奠定了基石。
谁来牵线促“联姻”?
中国的孵化器事业发展到今天,产业化已是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发展,也已经成为孵化器产业化方面的一个共识。两者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目前,要求尽早设立二板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强。毋庸置疑,二板市场的设立既是为股本相对较小的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更为追求高回报的孵化器或其他风险资金建立撤出渠道。
但是,二板市场不是孵化器产业的惟一目标,也不可能成为风险投资唯一的退出渠道。构筑一个多元化的既完善又完整的投资体系,才是中国孵化器全面快速发展所急需的。如何从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渠道建设等方面推动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是孵化器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急需政府思考和解决的事情。我们希望各界有识之士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共同推动中国孵化器事业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