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论文_黄建雄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论文_黄建雄

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95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是国家重点项目,也是国家发展根本,将市政道路建设按照长远进行考虑,加强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国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制定一个有效且优化的措施。目前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的不足在社会当中是比较常见问题的之一,根据国家近几年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针对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进行管理,在对路面结构的保护过程中,都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为路面的长期使用,减少路面问题的发生进行强有力的保障,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建设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病害防治措施

1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

1.1结构层材料的设计

由于在建设市政道路时,耐久性需要多方面的考量,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对路面结构的要求也要有所增加。在对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忽略了施工质量可行性,市政道路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的使用安全,具不完全统计40%的工程事故来自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安全隐患,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道路的使用。影响整个道路建设因素还有很多,例如:时间不足、没有实地考察、设计师专业水平能力较低。而目前我国市政道路路面设计非常新颖,所以在对市政道路路面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方案确定,市政道路的主要结构材料为混凝土、沥青等材料,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材料的选用比较传统,道路施工的建设需要更加安全保障的材料才能保证其安全,随着国家的发展,新型材料迭出不穷,然而一些采购人员对材料认识不足,不能对新型材料更好的把控,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下降,使用劣质的材料导致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甚至可能出现更大隐患。并且由于道路工程较为巨大,容易使承包商被利益所驱使,随意使用一些假冒伪劣的材料和设备,使得这些材料与设计有很大的不配套,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导致工程失败。而路面需要承受较大行车压力,所以需要采用一些材料增大路面承受能力。

1.2结构层组合设计

市政道路的路面设计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其中承受压力最大的是道路表层,因此市政道路的问题也是通过道路表层进行表现出来。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中下层的设计完善工作。以上设计要求就需要对市政道路的结构层设计进行及时的优化提升,以保障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由于城市的整体地质波动较小,水文状况也较为稳定,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结合当地的主次干道的实际状况,使具体的设计更为完善合理,与实际相符合,进而使市政道路表面具备良好的承受能力。

1.3道路路面结构的厚度设计

在市政道路路面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路面承受能力进行考量,也要对结构层、材料进行全方面考虑,对于道路结构层厚度设计进行高度重视,通过一些三维空间方法对道路路面承载力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得出的结论进行绘制图形,准确计算出厚度,防止道路设计时发生过薄现象。

2市政道路路面病害的防治对策

在整个市政道路后期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塌陷、路基积水、塌方、侧移等等,为了防止市政道路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在前期做市政线路的测量和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安全施工,在市政道路进行挖土时避免在沟槽边进行开挖,人员不得随意来回走动,挖出来的土要及时清走。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会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从而导致了市政道路的质量较差,所以要严格对水泥用量进行检查。施工过程中压路机没有压好导致压实度不足,后期路面用于出现开裂等各种问题,导致路面被破坏。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需要严格执行设计工艺进行施工,保证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2.1对基层平整性进行全面的掌握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构成要素便是路基的稳定性,在进行路基路面的设计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其品质。对于路面来说,其平整性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行的通畅以及舒适。尤其是针对一些水泥稳定碎石的项目来说,与之前相比较则是难度过大,同时规定也较为特殊,导致了其平整度的作用较为显著,若是不对其进行合理的掌控,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强度,现如今水泥类的稳定材料种类较多,不同材料的使用导致其对平整性起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一般来看,主要是利用缓凝性物质来进行处理,同时必须要严格控制摊铺的尺寸。在进行摊铺的过程中要合理掌握尺寸,否则布料器的转速会较快,导致平整性受到影响。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及强度,那么必须对压实度的相关要素进行全面的掌握,尤其是一些路堤以及构造体连接的区域压实工作,以此来降低连接处的不均匀沉降。在进行科学合理的碾压之后,要积极开展密实性以及相关的检测工作,以此来保证其达标后进行路面构造的建设工作。在进行路面材料的试验以及施工检测中,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环节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出现一些问题。

2.2路面裂缝的处理方案

技术人员首先要找出形成裂缝的原因,对于温缩、干缩形成的横、纵向裂缝,缝宽在规定值范围内的,只需将缝隙内的杂物与尘土清理干净后,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裂缝超出规定值的,应将杂物和裂缝周围松动的边缘剔除,然后用细料式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填充捣实后,用烙铁进行封口处理,并在表面撒砂保护。另外,对于轻微的网状裂缝,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玻璃纤维布进行罩面处理,较为严重的网状裂缝,则需要采用改性后的乳化沥青对病害路面进行封层处理。对于因积水造成的网状裂缝,应采取排水以及防渗等措施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蔓延。

2.3路面变形类病害的防治措施

沉陷的处理。由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路面沉陷,在下沉面积不大且路面和土基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可根据沉陷的情况用热拌沥青做补平处理;对于沉陷的范围较大时,则需要进行罩面处理;由于基层和路面结构损坏形成的沉陷,则应先修复基层及路基,然后再对路面进行处理;由于路基处理不当引发的局部沉陷,应先将路基回填密实后再处理路面。

车辙的处理。对于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应首先分析车辙的类型。如果是由于路面老化磨损过度,利用铣刨机清除车辙病害后,铺筑一层新的沥青混凝土;对于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车辙,应先将面层铣掉后重做基层,然后再重新铺筑沥青路面;对于沥青混合料配比不合理引起的车辙,应铣掉配比不合理的面层后铺筑抗车辙沥青混合料。

壅包的处理。对于基层含水量大引起的壅包,应先将壅包以及病害面层一同挖除,晾干基层的水分后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对基层进行处理,然后再重新铺筑面层;因基层强度不足形成的壅包,应先挖除面层和基层,然后做好基层后再铺筑路面;对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应先对地下水进行排水,然后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处理基层,再做面层的铺筑。

3结论

综上分析了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仍需进行改善。创新需高技术人才,采用合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的发展。只有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加强人员素质,提高信息使用才能促进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的发展。在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方法,才能使我国市政路面结构工程设计技术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利.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5(12):151-152.

[2]孙义.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方法[J].江西建材,2017(10):174+178.

[3]刘基正.浅析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和病害防治[J].建筑知识,2017,37(12):9-10.

[4]袁树标.试论市政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与病害防治[J].低碳世界,2016(26):215-216.

论文作者:黄建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及病害防治措施论文_黄建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