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论文_李家伟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论文_李家伟

李家伟

广州市海珠区汇源大街小学

摘要:2016年,国家卫计委全面启动《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其中提倡国人健康生活,并将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学校体育教育应贴合健康中国理念,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使学生们建立起健康意识和运动理念,进而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习惯。

关键词:健康中国;建设背景;学校体育;改革;必要性;实施策略

1引言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青少年身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关乎我国的未来,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的体质,而且能够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团队精神、树立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国民体育的基础,王宗平教授2012年在《中国体育报》上首次提出“动商”理论,即动商和情商、智商一样,能够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健康中国建设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对学校体育的规划中要求: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开展体质测试和运动风险评估,加强全民健身,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h;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这些规划措施为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学校体育问题倒逼,催生改革发展机遇。2016年4月21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奔跑、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的“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放羊”体育课较为严重,阳光体育怕见“阳光”、教学过于重运动技能轻体育与健康常识、课外锻炼有待加强、考试评价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突出。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制约学校体育发展、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不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和人民健康的需求。规划的蓝图画好,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策略

3.1改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一直以来,学校的主要任务仅仅围绕升学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被简单化为传授文化知识。体育等其他科目被认为是“副课”,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学校和老师“囚禁”在语数外的课本里。对于田径、篮排足以及其他运动项目,即使学生很感兴趣,也大都被扼杀在题海里。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政策-校长-家长-教师-学生”形成的闭环。在学校体育工作的闭环中,校长是核心。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来自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开展工作的空间受制于校长。由于“一把手”现象长期存在,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真正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如果没有校长的支持,所有的制度在学校都终将无法实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必然举步维艰。首先,校长把握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文化的养成,校长负有主要责任。并且,对于管理体制而言,校长易于把控与协调。其次,校长应该是了解学校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的第一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如果一把手不愿意有所作为,改革根本找不到突破口。最后,校长有责任根据国家政策,根据学校整体发展需要,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策略。因此,学校体育改革的监管也应该从校长这一突破口来发力,只有校长愿意主动承担起(或者不得不承担起)上通下达的责任,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就有望事半功倍。

3.2加强体育课堂监督,鼓励创新型教学

国家要加强对地方学校体育的监管,根据课堂开展情况进行宏观管理和适度调控,保证学校体育的顺利开展,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学校体育中来,对占用体育课、占用体育经费的行为进行惩处,以确保体育教学大纲的顺利执行。另外,传统体育教学最困惑的是受学时、学生体能及规则的限制,通过正常教学很难达到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比赛的乐趣,而很多运动的目的都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比赛才能实现,无论是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学习技战术还是终身体育,必须建立在学生有参与比赛活动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并达到长期锻炼的学习效果。因此,体育教学要在不增加学时不破坏规则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创新型教学,比如将比赛运用到教学中,以提升学生比赛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既能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又能通过学习,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参与比赛,以达到学以致用目的。因此,要在“健康中国”理念的指导下,着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体育运动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3.3拓宽学校体育经费渠道,改善体育设施和环境

“学校体育的发展有赖于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经费是开展工作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没有基本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必要的经费,工作就无法开展。”“通过对学校体育场馆、器材的配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3.7%的学生因为‘没有场地和器材’而不参加体育锻炼,有43.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学校场地器材的短缺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直接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经费主要是上级财政拨款为主,这对于保证经费的稳定投入和有计划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今后,不仅要从宏观上提高国家财政对学校体育的支出比例,还要重点完善学校体育法规中关于经费保障、预算和使用效率的标准条例,提高经费投入切实到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比例高学校的拨款。近年来,《“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都有关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过程中可采取低收费模式,引入社会资金的规定,学校可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主动走向社会,“形成以体育为桥梁、需要为基础、爱好为导向,供需结合,合作开发,互惠互利的市场投资荣运作模式。

4结束语

总之,没有青少年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健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经过多次改革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仍需提高,学校体育的体制仍需完善,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为全民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淞,王宗平,姜国乐.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v.403:6-9+14.

[2]买佳.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与经验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汪晓赞,郭强,金燕,李有强,吴红权,季浏.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体育科学,2014,v.3403:3-14.

[4]冯晓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背景下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发展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v.32;No.11403:45-48.

论文作者:李家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论文_李家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