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弹性研究的现状_因子分析论文

教师复原力研究的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永远是一件在完成中的作品,变革不曾间断。面对持续的教育变革,教学在复杂脉络中,已然成为21世纪最具压力的专业之一。[1]教师面对学生差异、课改压力、父母的高期望等,[2]亟须不断调整;在复杂教学情境变化中,为至关重要的需求提供答案。在同等情况下,缘何一些教师效能低下,甚至离开了教职,而另一些教师却“越挫越勇”?教师怎样在逆境中保持教学效能,维持对专业的动机与承诺,在照顾好学生的同时,照顾好自己?[3]教师教育领域称这种能在逆境中正向发展的现象为“教师复原力”(teacher resilience)。近10年,教师复原力的研究继而浮现、蓬勃兴起,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提升和有品质的教学生涯形塑。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教师复原力相关文献,以窥视当前教师复原力研究现状,并预期我国教师复原力研究趋向。

       一、什么是教师复原力

       教师复原力(teacher resilience),来自于复原力(resilience)一词,其动词形式resile源自拉丁语resilire,意为“跳回”(jump back)、“弹回”(recoil)。[4]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常见翻译为“(心理)弹性[5]”、“(心理)韧性[6]”、“(心理)复原力[7]”。

       以上翻译中,作者最为认同“复原力”的译法:(1)虽然resilience起初的研究和压力不无相关,也和物理学中的“弹性”有着类比和隐喻,但一旦使用于教育和心理领域,其复杂性内涵已超越“弹性”和“恢复”本身,“复原力”为此研究的复杂性提供了词汇学意义上的可能。(2)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更为推动resilience的研究,“复原力”更多蕴含积极、正向的意蕴。(3)有关resilience的研究和目前教育领域中关怀取向也不无相关,“复原力”更能表达对于教育领域中有关人的关怀取向,凸显人的主体、能动性。

       当下学术界对复原力有5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1)复原力是一种能力。如:复原力是个体承受重大变故的能力;[8]是个体能经得起困境及在困境中能适当调适的能力[9]等。(2)复原力是个人特质。如:复原力是人们面对改变之后的情境要求(特别是压力情境和创伤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变通性行为倾向,是适应持续环境的人格因素[10]等。(3)复原力是发展结果。如:复原力是高危群体克服不利因素,仍然能够发展良好的结果[11]等。(4)复原力是动态过程。如:复原力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12](5)复原力是结果、过程以及能力的综合。如:复原力是个体的各种能力和品质通过动态的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遇不利环境和压力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13]以上认识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存在以下共性:(1)个体遭遇了逆境或挫折。(2)个体能够从逆境中复原过来。(3)心理复原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比较于复原力,教师复原力还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14]复原力引入教师领域后,教师复原力的概念也和复原力有大致相似的概况,作者认为,这和各研究者所关涉的研究对象、研究偏好、研究角度、方法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相关。经和resilience的概念比对,教师复原力的概念可粗略地归属为“能力说”、“过程说”、“特质说”、“互动说”、“综合说”5种,整理相关文献,理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

      

       从“能力说”到“综合说”,学者们对于教师复原力的概念,有两种重要的论点:[15](1)教师复原力是一种“心理建构”的概念。以Fedrickon发展的“正向情绪扩建理论”(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为此论点的架构,如高兴、兴趣、知足和爱等正向情绪会促进教师个体激起心理上的复原力。(2)教师复原力是一种“社会建构”的概念。此论点认为教师复原力要放在社会系统中动态理解,是脉络中动态过程的结果,如关怀的教育场域、正向的学习环境以及社群与同侪的支持等。[16]心理建构的观点更加倾向于复原力与个人特质和能力有关;社会学建构则认为复原力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二、影响教师复原力的因子与框架模型

       (一)教师复原力的影响因子

       从复原力的概念来看,个体要想有比较高的复原力,需要积极人格特质的建构,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的建构。[17]根据复原力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复原力分为内部影响因子和外部影响因子。所谓内部影响因子,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及行为层面所具备的特质、态度和技能。外部影响因子,是指个体从外界获得的支持情况和受助情况。根据各因子影响复原力的功能不同,还可分为保护因子和危险因子。保护因子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复原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危险因子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或者环境方面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危险性因子并非一定导致不良的发展结果,只是它能产生不良结果的可能性更高。[18]

       目前,多数研究惯从影响教师复原力的(内部因子、外部因子)*(保护因子、危险因子)的4维分类方法展开。对以上因子的更进一步细分可能不同,但重视保护因子是教师复原力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这方面目前典型的研究有,Howard和Johnson[19]将教师复原力概念中的保护因子分成“外在”与“内在”,外在保护因子包括三个主要的场域,即:家庭、学校和社群,包括家庭成员的支持、参与社群的机会、正向的学习经验以及关怀教师。内在保护因子包括个人的技巧与导向,如: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熟练度、自主性以及对目标与未来的觉知等。Beltman和Mansfield整理出内在保护因子6个:个体特征、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问题应对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对自我的专业反思、利己等。外在保护因子6个:学校领导阶层的支持、导师帮扶支持、同伴和同事支持、学生对教师的支持、照顾教师个体需求的入职计划、家庭与朋友的支持。6个外在保护因子又可以归结为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社区支持三个方面。[20]

       以上分类方法,较好地揭示了影响教师复原力的因子,本文综合了部分国内外研究,汇总出一种2*2影响因子表格(见表2)。

      

       (二)教师复原力因子模型

       教师复原力脱胎于心理复原力,其模型也多有心理复原力模型的痕迹。从模型的结构上来说,作者将常见的心理复原力模型分为线性模型、复杂线性模型、互动模型三类。

       1.线性模型

       这类模型的特点是整个结构呈现线性,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中间各步骤也相对独立。比如Garmezy将复原力分为补偿、预防和保护因素三种模式。[21]Rutter强调4种弹性发展的发展模型,强调不利环境下个体内在资源的开发、调整与发展的动态过程。[22]Richardson认为心理复原力作为一种驱动力,可以在童真、道德、直觉以及高尚的天性中被经验到。在此基础上,他建构的复原力模型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它受到来自个体内外的各种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的联合影响。[23]

       2.复杂线性模型

       这类模型多数是从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模型起点和终点一般都比较鲜明,局部环节中,会存在一个环路或者比较高频率的互动。比如Kumpfer提出的复原力框架,起点是压力源或者挑战,结果是心理复原,中间环节是环境情境中危险因子-保护因子的交互影响、个体-环境交互影响、内部各心理复原力因素的交互作用。其中环境情境中的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内在心理复原力两个环节形成内部高频互动。[24]

       3.互动模型

       该模型更注重的是因子之间的互动,突出因子之间的协同、补偿、归因等关系。比如Mandelco和Peery的儿童心理复原力系统模型,用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图来表示内部(生理、心理因素)、外部因素(家庭内、家庭外因素)的互动,其中内、外部分别为阴阳两极构成太极图形,内部中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再次构成内部系统中的阴阳两极,成为大太极图中的小太极图形;外部之中的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也构成了太极图形。这些成对的因素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规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25]

       发轫于心理复原理基础上的教师复原力模型,可以采取类似的模型分类结构。由于教师复原力模型相对较少,这里引介三种代表性的模型。它们分别是Patterson与Kelleher的复原力模型(“线性模型”)、林伟文的创意教师复原力模型(“复杂线性”)、Mansfield等人的教师复原力四维模型[“互动模型(弱)”]。

       1.Patterson与Kelleher的复原力模型

       Patterson与Kelleher的复原力模型属于典型的线性模型。该模型初始于“逆境的打击”,然后是“对逆境的解释”,接着个人通过“复原能量”,以“获得复原能量的活动”,达到“成功结果”,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逆境增加复原能量”。[26]

       逆境指个人受到的挫折、危险与挑战;对逆境的解释受到个人经验和预期的影响;复原能量是个人的一种心理特质,包括个人价值、个人效能和个人能量;获得复原能量的过程就是启动个人价值、发挥个人效能、投资个人能量的过程;成功的结果就是个人解决困境后的经验与感觉,并将这种经验与感觉运用到强化复原能量中去。在这过程中,复原能量为最核心的概念,获得复原能量的行动也是重要环节。[27]

      

       图1 Patterson与Kelleher的复原力模型

       2.林伟文的创意教师复原力模型

       通过访谈遭遇逆境却表现优异、获得创意教学相关奖项的台湾地区教师,台北教育大学林伟文发展出了创意教师复原力的模型。[28]该模型总体上属于复杂线性模型。模型的出发点是“逆境”(人际逆境、资源不足、学生背景),结束点是“创意教学”(动机、行为、成就),二者之间是“调节效果”。调节效果从“社会支持”(同侪、家人、上司)、“教学热情”(专业承诺、学习者中心教学信条、教学内在动机)、“创造力”(创造发展经验、玩兴、创造人格特质、创造思考)、“复原发展经验”(发展历程之复原经验)四个方面单独或者联合来获得支持。社会支持、教学热情、创造力、复原发展经验之间呈现循环支持状态。

       图2是该模型的结构图,其中单箭头无字母代表包含关系,单箭头有字母表示因果关系,双箭头表示互为因果关系,字母A-K表示因果关系类型,其中A是总体关系,B-E是四种因素对于调节效果的促进关系,F-G表示经验对于教学热情,社会支持对创造力的促进关系,H-K是四种因素的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2 创意教师复原力模型

       3.Mansfield等人的教师复原力四维模型

       Mansfield等提出教师复原力情感维度、相关专业维度、社会维度和动机维度的四维模型,是一种较弱的互动模型。情感维度是教师对教学经历的情绪反馈,自身情绪管理以及应对压力,它包括不自我中心、卷土重来、有幽默感、应对工作压力、管理情感、关心自身状态、享受教学7个部分;相关专业维度与教师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具体包括对学生负责、灵活易适应、有组织有计划善于管理时间、反思、有效教学技能5个方面;社会维度关心的是教师在工作中的社会关系,包括解决问题、建立支持和人际关系、寻求帮助和采纳意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4个方面;动机维度是个人行动的意念、愿望和驱动力,包括自我效能,包含坚持、积极乐观、喜欢挑战、维持动机和热情、专注学习与发展、自信和有自我信念、设置实际的期望和目标7个方面。专业、情感、社会、动机4个维度,都能提升教师的复原力,4个维度之间依次存在边界渗透,它们以不同的贡献程度共同作用于教师的复原力。[29]

      

       图3 Mansfield等人的教师复原力四维模型

       教师复原力的三种模型各有优势,线性模型便于理解,但对于因子之间的互动表现,略显不足;互动模型虽然对互动表现比较充足,但是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对模糊。不管哪种模型,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起点是个人所处的困境或者逆境,终点是适应良好,甚至提升复原力;(2)对于困境的分析需要考虑内部因子、外部因子、保护性因子和危险性因子;(3)要考虑到各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考虑到个人能动性、社会结构限制对于整个互动的影响。

       三、教师复原力的测量与有关研究结果

       (一)教师复原力的测量

       怎样能够甄别出来具有复原力的教师?有学者认为可以采取简捷质性判别法、简明量化判定法、年龄发展任务法、汇聚操作评估法和量表评定法等5种方法。[30]就研究文献来看,国外半数左右使用质性研究法,其次还有量表评定法和混合研究法;研究资料中数据多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测量工具、文档、观察等途径得来。当牵涉到“可操作性”的实际研究时,量表评定法最为常用。

       在国外量表使用中,较多参考Bartone Ursano和Wright的特质性自我复原力量表(DRS)、Polk的四因素模型量表(PRPS)、Wagnild和Young的复原力量表(RS)、Connor和Davidson的CD复原力量表(CD-RISC)等。这些量表的出发点主要为两种:“复原力是一种人格特质”和“复原力是一种适应性过程”。编制这些量表的假设是:个体获得的保护性资源越多,就越有可能出现适应性的反应。所不同的是,有的量表仅涉及了个体的内部保护性因子,而有的量表不仅涉及了个体内部保护性因子,而且还将外部保护性因子考虑在内。一些量表的测试发现,职业生涯阶段、个人属性、情绪稳定、职业动机、职业承诺、职业反思和职业发展、职业热情与职业满意度、自我效能、应对技能、教学技能、同伴和同事的支持、行政支持、学生的支持等是教师复原力的关键因素。[31]

       国内尚未发现专门制作的教师复原力量表,一些研究直接翻译上文提及的国外复原力研究的部分量表,或在他人量表基础上适当改进。相对较为成熟的有,阳毅的大学生复原力量表,有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支持和家人支持6个维度共31个题目。[32]杨冠军的大学生心理韧性问卷,包括社会支持、情绪稳定、积极自我知觉、积极事件应对、消极事件应对、生命价值观、自我意识、自我调节8个因子共34题。[33]他们的研究将复原力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与聚类分析。但是,他们研究的对象都为大学生,自然问卷内容不涉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二)教师复原力的主要研究结论

       对于教师复原力的概念、模型研究已经在本文中论述过,这里主要讨论实证研究。作者收集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教师复原力的中英文核心文献,其中英文采取关键词"resilience(resiliency)"和"teach(teacher)"作为关键词搜索,中文以“教师复原力(教师心理韧性、教师心理弹性)”作为关键词搜索,有关代表性的观点见表3。

      

       文献分析发现,国外研究“教师复原力”既有质性研究,又有混合研究;主要是探究哪些因子对于教师复原力最为重要,或者验证和重构教师复原力有关理论。国内的研究除一般引介外,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直接借鉴或改编国外教师复原力量表,并和自我评价量表、人格特质、幸福感、压力问卷、离职倾向调查表等一并使用,研究各因子间的因果关系,使用质的研究和混合研究的较少。

       四、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教师复原力,是教师在逆境中依靠自身特质、发挥个人能力、构建和使用个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充分互动,从而实现个人心理复原,甚至是复原力提升的过程。复原力引入教师领域后,从关注教师“压力、挫折、逆境”到关注“教师复原力”,是教师教育领域研究范式的一次重要的“积极、正向”转型,为理解管理、保持教师教学动机和教学承诺提供了视角。

       教师是儿童的榜样,一个没有复原力的教师希望培养富有复原力的学生是不实际的。[34]在一个多样(diversity)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的新兴时代,教学已经成为一项要求高的工作,教师亦处于高压力之下。[35]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教师复原力,是一种教师能够继续复原并“卷土重来”的能力,是教师在不利处境下快速和有效恢复的力量和精神。教师复原力与强烈的职业意识、自我效能、教学动机密切相关,已经成为提高学生所有生活成就的关键基础。[36]关注教师复原力,就是关注教师和儿童共同发展。

       教师复原力强调从个人(内部因子)、环境(外部因子)、正向(保护因子)、负向(危险因子)4个维度来构建其模型,强调社会互动与个人特质的同等重要性。这种强调个体互动与社会建构关系,探究个体与社会之间内在逻辑的模型,是当前教师研究中值得借鉴的一种研究思路。

       (二)未来展望

       教师复原力在国外已经有较丰富的研究,但是在国内还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根据国内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认为,未来我国教师复原力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复原力整合研究。复原力的提高意味着成长、健康和幸福。尽管像“心理健康”一样,复原力还是一个界定不严格的、理论框架不完善的研究领域,但它对于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促使人们不断地研究下去。[37]目前,研究多从保护性因素的确认、复原力的发展过程、不同压力、逆境下心理社会发展的个体差异、复原力发展的可能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但这些结果相当凌乱,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确定具有整合功能的研究主题,成为复原力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38]

       二是教师复原力本土化研究。教师复原力是关系个体、关系、组织、环境等复杂因子的系统过程,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及在这种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有关人、社会因素的研究也必中西有异。然而,教师复原力的研究英文文献多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中文研究也较早较多出现于台湾、香港地区,大陆关于“教师复原力”的研究不可不谓才刚刚起步。所以,“求洋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亟待开展中国当下语脉下的本土化研究。

       三是将教师复原力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具有复原力的教师的个人特质不是某些教师天生的固有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39]对于职前教师,应当在培训、培养过程中,渗透复原力的内容,培养教师的复原力。对于新教师如何适应班级管理,避免职业倦怠,履行专业承诺,也可以开展复原力培训,寻求自身状态的“复原”与“更新”。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面对教学惯习的形成、热情减弱、倦怠增加、考评与改革不断,更应当开展复原力培训,提高教师的热情,使其茁壮专业(thrive professionally),持续追求专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40]最后,也要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创造更有利于教师复原的家庭、工作、社会支持网络,为教师复原力的形成创造外部条件。

       注释:

       ①本表格除涉猎Day与Gu,Brunetti,G.J.,Flores A.A.W.等合作发表的英文文献外,还参考了:李琼,吴丹丹.提升教师的心理韧性:学校工作条件与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J].教师教育研究,2014(1):23-27.

标签:;  ;  ;  ;  ;  ;  

教师弹性研究的现状_因子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