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_音乐论文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_音乐论文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犹太论文,难民论文,上海论文,音乐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世纪中叶起,上海开始出现犹太人社区,分为两支:一是由来自印度的英籍伊拉克犹太商人(称塞法迪)组成,一是由俄国犹太移民(称阿什肯纳齐)——大多是十月革命后的难民组成。1939~1941年间,被纳粹德国驱逐出境的德奥犹太难民和波兰犹太难民(均称阿什肯纳齐)先后流亡到上海,形成了上海第三和第四个犹太人社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军将15,000至18,000名犹太难民集中于虹口隔离区,形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犹太难民社区。当时生活条件极端恶劣,但音乐生活仍未中断,而且成了难民们的精神支柱。如当时上海的一家犹太报纸《上海先驱》所言:

在18,000名逃亡到上海的中欧犹太移民中,没有一个职业群体象这些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家群体那样完全靠自己谋生……他们在流亡中也不让自己祖国的丰富遗产丢失,几乎从无到有建立起一种音乐生活,这一音乐生活无疑是这些移民对上海最积极的贡献。①

本文拟从中欧、东欧犹太难民本民族的希伯来—意弟绪音乐文化、他们居住国的西方流行音乐文化以及西方艺术音乐文化这三方面来报告1939至1946年间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力图从音乐的历史构成、社会维持及个人创造这样三重的角度作一全面的反映。

据说,当时第一批走出上海码头的中欧犹太难民,按他们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上海的音乐生活,很不以为然:

在市区租界和虹口的大小马路上,有不少的酒吧、咖啡馆、舞厅、一些中国戏院和一家欧式剧场,演奏交响乐这类严肃音乐的地方极少,仅有兰心戏院等……音乐家大多是菲律宾、意大利和俄罗斯人,他们垄断了上海的音乐生活……酒吧大多是水手酒吧,咖啡厅多由商人光顾,剧场缺乏必要的艺术人才,故水准不高,交响乐队水平平庸,总之缺少专业训练的音乐家。②

希伯来—意弟绪音乐文化

犹太传统音乐生活见之于宗教仪式、民族节日、音乐会以及各种晚会上。维持这一音乐生活的社会机构主要是“上海犹太领唱者协会”(Gemeinschaft Juedischer Kantoren Shanghai)和“上海犹太俱乐部”(Shanghai Jewish Club)。

“上海犹太领唱者协会”成立于1940年,约有成员20人,其宗旨是促进领唱的社会和文化权益。1941年又建立了领唱者的合唱队(指挥Jacob Kaufmann),其任务是举办音乐会,协助社区活动。这些领唱者在难民的音乐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首先是在各个犹太教会堂担任仪式领唱(cantor,希伯来语为hazzan,亦称赞礼员),即负责掌握祈祷程序、并领唱颂歌的人(不少领唱者受过西方美声唱法的训练)。所谓领唱颂歌,即公众祈祷时领诵,或在唱诗班伴唱下咏唱礼拜仪式乐曲。他们除了在难民营仪式中表演,也在俄罗斯犹太人会堂(如拉都路[今襄阳南路]新会堂和华德路[今长阳路]摩西会堂)担任领唱。难民常举行仪式的地方还有:虹口的百老汇大戏院(今东山影剧院)、东海大戏院(今东海电影院)、上海犹太青年学校(“卡道里学校”,在今东余杭路)以及上海犹太学校(今陕西北路市教委机关)。

1938年底至1939年冬抵达上海的德国犹太难民先是参加原上海犹太人社区的宗教仪式,后来谋求独立,在百老汇大戏院举行独立的仪式。而德犹中的自由派会众则感到“百老汇”的仪式太正统,于是又分离出去,在东海大戏院举行自己的仪式,按德国犹太人19世纪以来仪式改革的传统—认同西方基督教的仪式音乐,即用管风琴(在上海只能用簧风琴代替)和唱诗班的混声合唱,突破了正统犹太教仪式不用乐器以及一领众合的齐唱形式,但仍然坚持了男声演唱的传统。如1940年德犹自由派在“东海”举行的犹太新年仪式的一张海报所示:表明仪式用簧风琴及大型混声唱诗班。仪式分两段,第一段从10月2日至3日,为新年布道;第二段从10月11日至12日,为赎罪日布道,包括吟唱著名的起誓祷文《柯尔·尼德莱》(Kol Nidre)。主要表演者有布道者、领唱者、唱诗班指挥、簧风琴手及女独唱者。③女性出现在仪式中,尤引人注目,因按正统犹太教仪式规范,女性最多只能旁观。

至于最后到达的波兰犹太人,其中正统派加上最保守的虔敬派(哈西德派)占了大多数,他们的仪式比较规范,如一位波兰难民对当时一次新年仪式的回忆和体验:

新年前夜,会堂装饰得庄严肃穆,领诵人波德拉比内克那雄浑的嗓音,加上教徒们齐声吟诵在整个会堂盘旋回荡……人们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一位妇女神采飞扬地比喻道,领诵人的表现与其说是在主持一场宗教仪式毋宁说是在演出歌剧,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震憾。我也给深深地带入了在家乡时那种曾经熟悉的同类仪式的动情之中。④

领唱者及其唱诗班在其他节日、仪式庆典场合也表演,他们擅长于东方犹太人歌曲,合唱混声效果很好。如由Heinrich Markt和Martin Epstein指挥的自由派礼拜的会堂男声合唱团Hasmir,据说当时在上海首屈一指。犹太难民社区多年的首席领唱Max Waschauer,优秀的男高音,也是公认的音乐厅音乐家,其后任Josef Fruchter,真正的高音C骑士,也善唱威尔弟歌剧。比较出名的男中音是Ludwig Korsell,Hans Bergmann,著名男低音则有Fritz Philippsborn和Louis Levin。

如在华德路(今长阳路)难民会堂举行过愈越节音乐奉献仪式,感恩上帝,缅怀祖先,节目有希伯来、意弟绪歌曲的合唱与独唱,用簧风琴伴奏。

又如有犹太狂欢节之称的普珥节,1941年3月16日曾在汇山路(今霍山路)Thals饭店举行社区庆祝晚会,“领唱者协会”参加了表演,此外还有舞蹈与演讲。

所参加的仪式如1940年7月12日在兆丰路(今高阳路)收容所举行的纪念流散的犹太人的仪式,由会堂的Hasmir合唱团演出。

还有如1946年7月16日在爱而考克路(今安国路)收容所纪念1945年7.17美军空袭遇难者的音乐仪式,以及在倍开尔路(今惠民路)、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和周家嘴路(Point Rd.)犹太墓地举行的葬礼仪式与相关的晚会演出。

庆典演出如1942年2月22日庆祝犹太科学会堂成立的演出,1946年1月27日在中国剧院慰劳美军的演出,都由“领唱者协会”主演。

除了仪式性、应景性的表演外,该协会还常举行纯娱乐性的犹太晚会与音乐会,表演会堂音乐及其他犹太音乐。演出地点多在爱而考克路(安国路)收容所和上海犹太学校(今市教委机关),也偶在霍山路百老汇大戏院。这些犹太晚会和音乐会的赞助者是“中欧犹太协会”、一些商店(如欧洲面包房)和机构(如Kitchen Fund)以及个人。表演形式主要是声乐,有独唱、合唱、重唱,有时也有些犹太作曲家所作的犹太风格的、但属西方艺术音乐传统的器乐曲(如布鲁赫的大提琴曲《柯尔·尼德莱》,维尼亚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偶而穿插托莱利、巴赫、享德尔等人的小曲)。但节目大多是《圣经·诗篇》及一些犹太教宗教经典的配歌,仪式祈祷歌曲(如安息日前夜的Kiddush),犹太、意弟绪民间音乐,犹太创作歌曲,犹太教虔教派(哈西德)歌曲,以及20~30年代意弟绪戏剧与轻歌剧歌曲(如已成为民歌的“葡萄干与杏仁”这首著名的唱段)。上述曲目的作曲家大多是19世纪以来受西方艺术音乐影响的犹太传统的经典作曲家,其中不少是欧洲各犹太会堂的领唱及合唱指挥,比较著名的如:

Louis Lewandowski(1823~1894),杰出的犹太学者,犹太教改革运动的支持者,创作、改编了大量传统音乐,编写了犹太教仪式音乐,极大地影响、普及了德国犹太教会堂音乐,作品运用了德国浪漫主义技巧与和声。

Saloman Sulzer(1804~1891),现代犹太教仪式音乐的创始人之一,会堂歌曲的改革者,结合犹太经文吟诵(Cantillation)改革仪式音乐,作品具有德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风格,创作以舒伯特等歌曲为模式。

Samuel Naumbourg(1816~1880),为全套仪式的领唱、合唱、管风琴作曲,抢救了大量快消亡的犹太旋律。

Arno Nadel(1878~1943),收集、创作了许多犹太民间、仪式音乐。

Josef Rosenblatt(1880~1943),20世纪最著名的犹太会堂领唱之一。

其他受欢迎的作曲家如:S.Alman,M.Herschmann,S.Secunda,L.Kornitzer,A.Friedmann,J.Goldstein,以及Roskin,Peissachowitsch,Weiser,Bakon,Wilkomirski,Rothstein,还有在上海的犹太作曲家Hans Baer与“领唱者协会”Hasmir合唱团指挥兼领唱Jocob Kaufmann也首演自己创作的作品。

如果说,维持德奥犹太难民音乐生活的是“上海领唱者协会”,那末维持波兰犹太难民音乐生活,以及连接德奥与波兰两部分犹太难民音乐生活的则是“上海犹太俱乐部”。该俱乐部系1932年由俄罗斯犹太人所建,常有芭蕾、合唱、演剧、音乐会等活动,40年代初也成为波捞太难民的活动场所,表演意弟绪歌曲及戏剧,为俱乐部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使娱乐多样化。俱乐部原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后移至慕尔鸣路(即今茂名北路),1941年下半年又迁往涌泉路(今南京西路静安寺),1947年最终搬到毕勋路(今汾阳路上海音乐学院)。几次重要的音乐会如:

1940年4月17日的意弟绪民歌音乐会,由“意弟绪民歌手”、“东方犹太歌曲大师”、男中音Hersch Friedmann独唱,参加演唱的是GreteKleiner,Lia Morgenstern,钢琴伴奏Max Retzler(此时波兰犹太难民尚未抵沪,故演出者多是“领唱者协会”成员)。

1942年3月22日的犹太歌曲音乐会,由当时的红歌星、波兰犹太人Raya Somina独唱,与“领唱者协会”的Hersch Friedmann合作,钢琴伴奏Siegfried Sonnenschein。节目有犹太、意弟绪民歌,也有创作歌曲,如为意弟绪语诗人J.L.Peretz(1852~1915)、F·Zunser(1836~1913)、I.Manger(1901~1969)、M.Gebirtig(1877~1942)等所作的诗歌配曲。演出赞助者众多,包括一家眼镜店、一家药房、一家皮货店、一家贸易公司以及一家夜总会等。

1942年7月8日的犹太、意弟绪歌曲音乐会,也由Raya Zomina独唱,“领唱者协会”首席领唱、男高音Max Warschauer参加演出,钢琴伴奏Ervin Marcus教授。节目除民歌外,也有创作歌曲,即为意弟绪语诗人J.L.Peretz、M.Gepirtig、M.Broderson(1890~1956)等的配曲。此次演出主要由一些个人赞助。

1943年5月16日的犹太歌曲音乐会,由Greta Kleiner独唱,她是著名的意弟绪民歌手,也是颇有成就的维也纳艺术歌曲的歌手,合作者是M.Elbaum,钢琴伴奏Max Rezler。赞助者是一些个人及一家酒巴。

1941年,意弟绪剧人R.Shoshano一到上海便组织剧团演出意弟绪戏剧,也举行音乐会以及包括戏剧片断的晚会。如1941年11月17日举行的“活的艺术的音乐会”,Shoshano演唱了创作歌曲,如用意弟绪语写作的俄国诗人Sh.An-Ski(1863~1920)、S.Frug(1860~1916)、波兰意弟绪语诗人Ch.Grade及波兰诗人J.Juwin等人诗歌的配曲。维也纳歌手Greta Kleiner同台演唱犹太歌曲、虔教派(哈西德)歌曲,钢琴伴奏是“领唱者协会”乐长MaxRezler。演唱者还有Clara Lin,用手风琴自伴自唱一些犹太歌曲。此外还有一些伴乐戏剧表演(musical show)。

西方流行音乐文化

犹太移民音乐家中有不少是业余的,即在原居住国从事音乐娱乐业的人。这批人力量很强,生计迫使他们受雇于上海各种酒巴、夜总会、咖啡馆、餐馆、屋顶花园。因此这些演出场所便成了维持犹太—西方流行音乐文化的机构。这类工作不强调特别的音乐知识,也不难保住饭碗。但有些统称为酒巴音乐家的其能力不亚于他们严肃音乐的同行,不能小看他们。有的夜总会爵士歌手(如H.Krotoschinski)后来成为虹口演出团中的轻歌剧明星。

除歌手外,犹太音乐家在上海流行音乐中多担任钢琴手,其他则有担任手风琴手、小提琴手、萨克管手及打击乐手的。

犹太难民的流行音乐演出形式主要有五种:卡巴莱表演,音乐会之后的酒巴余兴表演,各种晚会、舞会,以及推销新酒的“新酒之夜”演出。

(一)卡巴莱表演,西方一种娱乐形式,即在夜总会、饭店的歌舞滑稽短剧的即兴表演,如难民中的著名电影明星、轻歌剧明星Lily Flohr,她掌握多种语言的曲目,一再被宾馆、夜总会聘用,很受欢迎。她还在《乞丐歌剧》中客串Polly一角。

最轰动的一次大型演出是1939年6月28日在霍山路百老汇大戏院(今东山影剧院)屋顶花园Lily Flohr的上海首演——“上海之周”。联袂演出的还有歌剧女星Ilse Myer-Frank,踢踏舞女星Helga Stern,轻歌剧谐星Walter Friedmann,由小提琴手Eddy Weber及其小乐队伴奏,Weber还用十种语言演唱各国流行歌曲,乐队其他成员为:钢琴兼作曲Albert Loeser,打击乐Siegfried Robert,萨克管Max Katz,手风琴Henry Rosety。除音乐表演外,还有上海夏季选美及拳击比赛两项活动。

Lily Flohr的演唱及小品表演,有时还穿插一些器乐小品如犹太作曲家布洛赫的小提琴曲《美名大师》(Baal Shem,即Baal Shem Tov,犹太教哈西德派创始人,该曲付标题为“哈西德教徒生活的三幅画面”),萨拉萨蒂的《茨冈人之歌》。她的戏装专由时装店Modesalon"YVONSE"定做。

风糜一时的卡巴莱表演明星还有犹太难民的七人团(Gottschalk,Guenther,Loeschner,Kart,Lewin,Wolff,Katznot-Cardo),不时也有些女士客串表演,他们的演唱常常搏得满堂的笑声。通过这种西方娱乐表演形式,他们也维持了犹太艺术,在幽默和忧郁中表现出真正的犹太情操。

其他值得一提的还有卡巴莱主持人Ewin Schlesinger和Herbert Zernik的滑稽和歌唱在虹口很受欢迎,而Shoshano意弟绪剧团在犹太俱乐部演出的时事讽刺剧《快乐的炸弹》亦是卡巴莱歌舞性的。

(二)音乐会后的酒巴余兴表演。音乐会后难民们也常去霞飞路(今淮海路)1002号的夜总会听俄罗斯的巴拉莱卡拨弦乐队的余兴表演,也有去华德路(今长阳路)上的“皇帝咖啡餐厅”欣赏WillyRosener演出队的轻音乐和舞蹈,并品尝来自维也纳的饭菜。

(三)各种晚会演出歌舞、音乐幽默表演,常在屋顶花园、收容所、有时也在犹太俱乐部演出。

(四)舞蹈晚会,如193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大戏院由舞蹈家Dutty Foerster-Prager举行的舞蹈晚会;1942年1月31日在今东大名路Rex酒巴庆祝芭蕾大师Justus-Keil-Pasqual从艺20周年的演出(Pasqual在沪创立过一所舞校);1942年3月5日犹太狂欢节(普珥节)在Rex咖啡酒巴举行的舞会。有时也有通俗的舞曲专场音乐民“1939室内乐团”所举办的)。

(五)“新酒之夜”(Heuriger Abend)演出,如在杨浦福特街(今福禄街)100号的棕榈花园咖啡餐厅酒巴及百老汇路(今大名路)18号Colibri咖啡餐馆都有免费入场的奥地利新酒品尝兼维也纳轻音乐Schrammel听赏晚会,由Klein-Kaprise-Krebs三重奏团或Kaprise四重奏团演出,也有歌舞表演。这种风格形成于19世纪末维也纳的酒馆,每逢新酒上市,必以轻松愉快的小曲歌颂之,伴奏即为三重奏或四重奏(二把小提琴、一把吉他、一支单簧管或一架手风琴),曲目中有圆舞曲、进行曲、歌曲等。

西方艺术音乐文化

西方艺术音乐文化是犹太难民居住国的主流文化。在上海维持这一文化的机构是上海的“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European Jewish Artist Society,简称Ejas),该协会曾一度主宰了犹太难民的文化生活。它是由“虹创作协会”(Hongkewer Arbeitsgemeinschaft)和“艺术家俱乐部”合并而成的一个维护艺术家利益的组织,包括犹太难民艺术家以及犹太文化之友。Ejas创始之初,主要演出戏剧,包括轻歌剧,如艾斯勒的《汉尼去跳舞》,但没带来经济效益,几次失败后,于1942年终止了演剧,便开始音乐演出。协会主席是《上海犹太早报》的主编Ossi Lewin,副主席是Henri Margolinski教授,马氏在上海的音乐生活中无处不在,既是钢琴家(有“钢琴诗人”之称),也是受欢迎的交响音乐会常任指挥。他的助手Leo Schoenbach,多才多艺,擅长歌剧、轻歌剧、大提琴、钢琴伴奏,1945年去世后,人们曾在百老汇路(今大名路)汇山剧场举行过纪念他的“Schoenbach上海作品大型通俗音乐会”。协会艺术指导Ewin Felber教授,任教于沪江大学,也是上海音乐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并在上海的英、德文报刊上发表乐评,同时还学习中国音乐。

上海犹太难民的西方艺术音乐生活最早见于1939年初,当时几位最早抵沪的音乐家常常下午来上海犹太俱乐部奏乐,以娱乐客人,晚上举行音乐会。这些先驱者中较出名的是:钢琴家Henri Margolinski教授,HansBaer(德国伊巴赫奖得主),MaxRezler,SiegfriedSonnenschein;小提琴家Alfred Wittenberg教授,Wolfgang Fraenkel,14岁的天才BernhardGoldschmidt;大提琴家Leo Schoenbach,Walter Joachim;歌唱家Max Warschauer(领唱者协会首席男中音),领唱Hersch Friedmann,Fritz Philippsborn,Hans Bergmann,Ludwig Korsell,以及Margolinski教授的太太、歌唱家Irene Margolinski等人。

同样,早期曾在上海美国妇女俱乐部举行过一次特别的西方艺术音乐音乐会,演出的曲目包括钢琴家/作曲家Hans Baer东方犹太人及巴勒斯坦风格的四首钢琴序曲,以及从门德尔松到科恩戈尔德等西方犹太作曲家的作品,参加演出的有马氏夫妇、Baer、Wittenberg和Friedmann。

音乐会与乐团

严肃音乐很难维持,但对难民意义重大,他们发现可以以此进入上海的上层社会。他们除了参加家庭音乐会和客串演出外,很快就出现在工部局乐队、兰心大戏院、新成立的上海爱乐乐团、教堂音乐会、大型晚会的节目单上。难民音乐家中的皎皎者(至少有10人)很快就被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吸收。

在梅百器指挥下的工部局乐队音乐会上作客席的有女低音Bella Resek太太,领唱协会首席Max Warschauer,歌唱家Ernest Krasso等人。此外梅氏的犹太学生Rosa Schiffmann参加他在兰心举行的工部局乐队音乐会,师生共奏莫扎特《降E调双钢琴协奏曲》,并参加巴赫《D调三钢琴协奏曲》演出。Ejas也举办过一些独奏音乐会和室内音乐会,如马氏在东海大戏院指挥的爱乐音乐会。

维持严肃音乐的另一种机构是难民自己组织的乐团,最突出的要数“1939室内乐团”,其宗旨是“通过培植古典音乐和轻音乐而为文化生活服务”。每月至少开一场音乐会,同第一流的独奏音乐家合作,地点是虹口大型影剧院中的某一家。此外也演出声乐作品、歌剧与轻歌剧,同时建立一支混声合唱团。因此向公众募捐。该乐团一下子排出了7场音乐会节目。作曲家包括:贝多芬、莫扎特、韩德尔、巴赫、科雷利、普赛尔、布鲁克纳、迪贝留斯、海顿、舒曼、舒柏特、布拉姆斯、马勒、门德尔松、梅于尔、比才、柴可夫斯基、科奥戈尔德、格里格、施特劳斯父子等。

其第一场音乐会1939.9.25举行于百老汇大戏院,指挥Leo Fuchs,钢琴伴奏Hans Baer,同其业余性质相适应,节目皆是小作品:莫扎特的《巴斯蒂和巴斯蒂安娜》序曲、《弦乐小夜曲》,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中的两段,亚当的歌剧《纽伦堡玩偶》序曲,以及男低音Louis Levin演唱的乔尔达尼、舒曼、舒柏特、阿莱维(犹太作曲家)、尼古拉、古诺等的歌剧选段与艺术歌曲。

第二场音乐会1939.10.31也举行于“百老汇”,指挥也是Leo Fuchs,节目多为乐队作品,有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之三,格里格《从霍尔贝格时代》弦乐组曲,莫扎特《后宫诱逃》序曲,格拉祖诺夫《第二小夜曲》,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以及由Raja Bershadski太太独唱的柴可夫斯基《黑桃皇后》中丽莎的咏叹调、普契尼《托斯卡》选段以及柯蒂斯的歌曲等。

第三场音乐会1940.2.27演出于东海大戏院,由工部局乐队成员参加演出,客座指挥医学博士Erich Marcuse,节目比前两次层次更高,如: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之三(羽管键琴与弦乐队),门德尔松《苏格兰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独奏Wilhelm Loewit)。这场音乐会很有水准。

还有一场音乐会值得一提,即由工部局乐队与中欧音乐家协会(ACEM)同台演出的一套节目(由“维也纳面包房”赞助),由Margolinski教授(头衔上还冠以“大师”字样)任音乐指导与指挥。器乐节目包括罗西尼《塞维勒理发师》序曲和施特劳斯轻歌剧《吉卜赛男爵》序曲,F.Adler教授的小提琴独奏萨拉萨蒂的《茨冈之歌》。声乐节目有:古诺歌剧《浮士德》选段,二段咏叹调分别由M.Warschauer和S.Zorich担任,第三幕二重唱由S.Zorich与J.Fruchter合作;圣-桑《参孙与达利拉》中的咏叹调,由S.Rapp演唱;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浪漫曲和庞契埃里的《歌女乔孔达》咏叹调,由Rose Marie Li演唱;威尔地歌剧《弄臣》第三幕中的咏叹调,由J.Fruchter演唱,同幕中的四重唱,由Zorich、Rapp、Fruchter和Warschauer合作。

除了“欧州犹太艺术家协会”(Ejas)、“中欧音乐家协会”(ACEM)以及“1939室内乐团”外,还有指挥Albert Einzig组织的一个难民业余乐团,仅举行过一次花园音乐会,同样有职业音乐家的支持,演出古曲及轻音乐作品,但不太成功。Erna Kempe为迎合观众口味,建立过一支轻音乐小乐队。而独立的室内乐重奏组则有4支,即:三重奏Margolin-ski/Fraenkel/Winkler,Baer/Wittenberg/Schoenbach,弦乐四重奏Pinette-Glass/Fieldon/Hirschfeld/Manczyk,以及1945年成立的三重奏Kohner/Goldschmidt/Joachim,但其中仅有Baer/Wittenberg/Schoenbach这一组在上海音乐社团中站住了脚,以室内乐晚会形式演满两个演出季,上座率较高,曲目包括古典、浪漫、现代三大类。

独唱音乐会,歌剧和轻歌剧

由于角色不全,难民中始终未成立一个固定的歌剧团,只排演过《卡门》、《吟唱诗人》、《浮士德》、《乡村骑士》等歌剧(据说《卡门》演出失败),指挥是大提琴家Leo Schoenbach。声乐家常常只能局限于独唱音乐会或在综合音乐会上演唱。此外,女高音Margit Langer-Kleemann太太指挥着一支以她命名的、训练良好的移民女声合唱团。

独唱音乐会如:

1937.1.3在上海犹太学校(今市教委机关)礼堂举行的巴勒斯坦歌剧的花腔女高音Miriam Rap-Janovska音乐会,由亲美的“犹太圣裔社”(Bnai Brith)赞助。

1943.2.20,在爱而考克路(今安国路)举行的室内乐男高音MaxKuttner音乐会。

1943.11.21,在同一地点举办的男低音Louis Levine音乐会,钢琴伴奏Leo Fuchs,节目包括乔尔达尼、阿莱维、布律尔、弗洛托、尼古拉、柴可夫斯基、舒曼、舒柏特、威尔地等的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

1944.3.11,在上海犹太青年学校(卡杜里学校,今东余杭路)举行的Sabine Rapp女士的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音乐会。

1946.5.5,男低音Louis levine的告别音乐会,也在上述地点举行,曲目包括乔尔达尼、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尼古拉、古诺、舒曼、舒柏特、鲁宾斯坦、威尔地等的作品。伴奏Leo Fuchs,学的音乐教授。

犹太钢琴家还应邀为社区外的独唱会伴奏,如W.Loewit曾去兰心,为女低音Mary Stewart伴奏。

轻歌剧这种半古典、半通俗体裁比音乐会和歌唱更受欢迎。在一天辛苦之后,人们,尤其是缺乏较高音乐素养的人,渴望轻松幽默的精神食量。难民们建立了轻歌剧团,虽内部有矛盾,甚至导致分裂,但7年中(1939~1946)举行了无数次演出,尤其是在经济、场所、技术困难的条件下(在影剧院狭小的舞台上或大厅讲台上演出),产生出水准惊人的演出。指挥Leo Schoenbach并同Fritz Prager一同担任乐队乐长,他们两人都在上海俄国轻歌剧团兼指挥,故犹太难民的轻歌剧演出颇有俄国风味,后来又有Walter Goldmann Paul Weiss等担任指挥。演出过的轻歌剧有《风流寡妇》、《卢森堡伯爵》、《蝙蝠》(《蝙蝠》曾由Margolinski指挥,在兰心演出)。此外,也演出一些难民自己创作的轻歌剧,如钢琴家/作曲家Siegfried Sonnenschein所作《告诉我,你是否爱我?》等曾在虹口首演,获得成功。尤其要提及多部轻歌剧的主演、维也纳姑娘Rosl Albach-Gerstl,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Rosl”,她的演出征服了无数观众。其他轻歌剧明星Walter和Hilda Friedmann夫妇,Heinz Krotoschinski,Clara Breuer小姐等

另外还演出过一些德国现代歌剧,如魏尔爵士风味的《三分钱歌剧》和洪佩汀克的瓦格纳风格的《汉泽尔与格蕾特尔》(该剧1942年在爱而考克[今安国路]难民所由Otto Poll主演)。

也举行过轻歌剧唱段音乐会,曲目包括:《风流寡妇》、《恰尔达什女王》、《马丽扎伯爵夫人》、《柴丁香季节》等。演员是:维也纳红星R.Albach-Gerstl,男高音L.Brodmann和E.Friesen,C.Breuer小姐等独唱、二重唱与四重唱。舞蹈家F.Frieser上台献舞,他组织过多次明星演出,还担任轻歌剧指导。

犹太难民音乐家与国立音专

这一时期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的犹太难民音乐家至少有13人,他们是:钢琴家兼指挥家Henri Margolinski;小提琴家除AlfredWittenberg外,还有Ferdinand Adler教授,他是交响乐队首席,国际著名独奏大师,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权威演绎者,小提琴家还有Wolfgang Frankel;大提琴家Johann Krauss;歌唱家有:Margolinski教授的太太Irene Seidl-Margolinski,Sabine Rapp女士,女高音Lisa Robitchek,“领唱者协会”首席男高音Max Warschauer,及其继承人Josef Fruchter,男低音领唱Fritz Philippsborn;指挥兼钢琴伴奏Ervin Marcus;以及Ronus(专业不明)。

除上述外,活跃在上海的难民独奏、独唱家尚有:女钢琴家Bronislawa Gerstel(伊巴赫奖得主,擅长巴赫、肖邦、李斯特作品)和Jeanette Bloch(擅长贝多芬奏鸣曲与变奏曲),维也纳钢琴家Wilhelm Loewit及青年钢琴家Robert kohner(擅长李斯特及现代作品),严肃音乐/轻音乐两栖钢琴家Siegfried Sonnenschein。小提琴家Joseph Schlesinger,Adolf Steiner,Santa Pinette-Glass以及Wittenberg的学生、天才少年Bernhard Goldschmidt。大提琴家Leo Schoenbach,Eugen Winkel,Max porge及天才少年Walter Joachim。歌唱家女低音Bella Resek和Margret Koerner,女高音M.Langer-Klemann,“领唱者协会”男低音Louis Levinee、男中音Ludwig Korsell和Hans Bergmann,以及Ernest Krasso。

犹太难民虹口“隔都”时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3年2月日本占领军将1万5千至8千名犹太难民圈在当时条件极差的虹口内,建立起一个隔离区,相当于今提篮桥地区及相邻的杨浦西部,这样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犹太社区,一直延续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2年半称为上海犹太难民的“隔都”(ghetto)时期。

音乐家同其他难民一样行动无自由,生活处于极度贫困之中。市中心由于日本人占领,商业大多停顿,音乐家很难去市中心正常定期演出,节目也受审查,使之符合日本人口味。即使能演出,也常受日本巡逻队、警察干扰。尽管如此,难民社区还是渴望音乐,这样隔都的音乐生活才顽强地延续下来。音乐家们不顾贫困,作出无私奉献,小小的犹太社区晚上经常有演出。难民们白天要干繁重的工作,如送面包、当酒巴招待、开杂货铺子、画卡通片,常常分文不名,饥肠辘辘,但精神生活却很充实,人们常去听音乐会、看歌剧与轻歌剧、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隔离区内,炎热的夏季,晚上人们没处娱乐,因此“上海无国籍难民音乐家协会”(简称SMA)便在上海犹太青年学校(今东余杭路627号)草坪上举办了几场夏季音乐会,受到难民的欢迎。因该校已在隔离区外,因此要得到日本占领军当局批准,持由“上海无国籍难民事务所”盖印的证明,人们才可自由进出,这样这些夏季音乐会名义上的赞助者便是该事务所了。

第一次演出是在1944年7月15日,称为“舒伯特之夜”,指挥是曾活跃在流行者乐界的小提琴家Otto Joachim。因为要得到日本人的批准,故前两曲为《日本陆军进行曲》和《海军军舰进行曲》,后面是舒伯特的《罗莎蒙德》序曲、《未完成》交响曲、《军队进行曲》、《音乐瞬间》,以及一些声乐小曲如《在海上》和《我的歌,轻轻地祈求》,由虹口当时的犹太歌唱家、从前的酒巴爵士歌星Heinz Krotoschinski独唱。

第二次是1944.8.2,称为“施特劳斯和莱哈尔之夜”,指挥C.M.Winternitz,由汇山路(今霍山路)一糖果店、一咖啡馆及“欧洲面包房”赞助。开头两曲也是日本陆、海军进行曲,接着上半场都是施特劳斯作品:《蝙蝠》序曲、“皇帝”圆舞曲、施特劳斯轻歌剧音乐连奏、《无穷动》、《吉卜赛男爵》序歌及选段,由K.Breuer太太演唱。下半场都是莱哈尔作品:《微笑的土地》序曲、“金银”圆舞曲、《微笑的土地》和《帕格尼尼》中的二重唱(由K.Breuer和A.Feuerisen演唱),以及莱哈尔作品集锦。

第三次音乐会由于日本占领军发放通行证的官员合屋的拒绝而无法举行。

还有一场音乐会不能不提,即Ejas协会1943.11.27以所谓“欢迎外国保甲”的名义(外国保甲,其中包括犹太人,是当时日军设立的辅助警卫队,协助日军维持治安)在东海大戏院举行的联欢音乐会,均由Ejas协会名家演出。如小提琴大师F.Adler教授表演其拿手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由Margolinski教授伴奏)和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J.Krauss教授的大提琴独奏,节目有格拉祖诺夫、波佩尔、斯甘巴蒂、戈恩斯等人的作品。独唱节目更多,如Margolinski太太的莫扎特、布拉姆斯、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歌曲;J.Fruchter演唱的威尔地《茶花女》及普契尼《图兰多特》中的咏叹调;L.Robitchek演唱的普契尼《贾尼·斯基基》、瓦格纳《汤豪舍》中的咏叹调;S.Rapp演唱的沃尔夫的艺术歌曲;M.Warschauer演唱的科恩戈尔德《死城》、古诺《浮士德》中的咏叹调;I.Marcuse夫人演唱的乔尔达诺的独唱作品、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普契尼《托斯卡》中的咏叹调;维也纳轻歌剧女星Rosl Albach-Gerstel演唱的莱哈尔《艾娃》中的选曲、施特劳斯的《伟大圆舞曲》。此外还有两首二重唱,I.Margolinski夫人与J.Fruchter演唱的普契尼《蝴蝶夫人》第一幕中的二重唱;L.Robitchek和S.Rapp演唱的威尔地《阿依达》第二幕中的女声二重唱。舞蹈家L.Sommer表演鲁宾斯坦的古典舞《皮埃罗》以及一支印度舞。

1945年美机的空袭造成31名犹太难民的死亡,据Alfred Dreyfuss博士的回忆:那天他们正在虹口家中演奏布拉姆斯《C大调弦乐四重奏》(No.51),恰逢空袭,但他们继续演奏,结果一颗炸弹击中他住的房屋,炸断了一个小孩的大腿⑤。Dreyfuss博士是德共党员,当时曾在上海任塔斯社上海播音员,曾为Ejas协会举办过几次顶尖艺术家的音乐会,并兼任沪江大学的音乐讲师,为学生开音乐讲座,并让难民音乐家在其讲座上奏乐作为实例,解放后他成了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

在日本占领下的“隔都”时期,许多独立的业余音乐家沦为街头音乐家,但职业音乐家出于职业荣誉感,生计再贫乏,也很少去街头卖艺。

正如当时上海犹太人所编的《上海年鉴》(Shanghai Almanac 1946/1947)所言:“上海的犹太理想主义并没有被任何艰难险阻所压倒,热爱艺术的大旗仍然高高地、荣耀地飘扬着。”⑥

结语

源于中东的希伯来音乐文化,发生于欧洲的意弟绪音乐文化,乃至犹太人居住国传统的西方艺术音乐文和流行音乐文化,它们不但是维持音乐家生计的经济手段,也都具有维系上海犹太难民群体内聚力的作用。因此,无数犹太音乐家在艰难的环境中,结成一个个音乐社团,以群体的力量来维持社群的音乐生活,这种努力也得到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的赞助。而面对日本人对文化的审查制度,他们则采取一些灵活的策略来坚持演出。他们坚信音乐的力量能维持自己的信仰,能给予心灵的慰籍,帮助人们度过难关。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资料主要由美籍犹太学者David Kranzler博士提供,包括当时的报刊文章、广告、节目单及文件。其余一小部分资料系笔者留英期间在剑桥大学东方图书馆所得,如Kranzler的专著Japanese,Nazis and Jews,The Jewish Refugee Community of Shanghai,1938~1945。后得知此书已由许步增先生译成中文出版,此书的中、英文版均给笔者不少线索。文中上海旧地名翻译参照了汪之成先生的《上海俄侨史》“附录”。背景资料则参考了三种犹太百科全书:EncyclopediaJudaica(1971),The Standard Jewish Encyclopedia(1992),以及《犹太百科全书》(1993,上海人民版)。

标签:;  ;  ;  ;  ;  ;  ;  ;  ;  ;  

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