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降水对基坑开挖沟槽稳定性影响例析论文_王威

摘要:基坑开挖沟槽稳定性是市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尤为重要。施工过程中沟槽的开挖将导致坡体内部应力场重分布,加之受较高地下水位等外界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沟槽稳定性降低,极易产生安全隐患。文章根据某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案例,就施工降水对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沟槽稳定性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基坑开挖;施工降水;沟槽稳定性

1 引言

在对地下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基坑的开挖及降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关系到基坑内的无水作业施工,关系到基坑及围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基坑周围建筑物、道路等设施的安全。

2 降水方案选取

针对某市政工程施工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土层透水性较强的问题,为使开挖期间基坑处于无明水的状态以保证基坑边坡和底板的稳定,经过现场勘察,确定在管线沟槽开挖施工过程中采用大口井降水方式,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50cm方可开挖。对于经过一定时间降水,开槽后地下水依然明显偏高的施工区域,采用加设明沟排水的方法,即在沟槽底一侧或两侧开挖排水沟,将槽内明水汇集到集水坑内由水泵抽出,排入地面排水沟后统一排出区外。

3 大口井降水原理

3.1 基本原理

大口井降水的原理在于:当水泵在降水井内均匀抽水时,井中的水位开始下降,含水层周围的地下水流向降水井中。经过一定时间后,井周围的水位由原来的水平变为弯曲水面,最后这个曲线渐趋稳定,即形成了降落漏斗,由此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其中降落漏斗的水平长度值即为大口井降水的影响半径R(断面示意图见图1)

3.2 大口井降水技术参数

大口井降水方案的设计施工中,井点管的入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它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储水层所在位置、积水总管高度等决定。井点管的入土深度L可按以下如式确定:

L=H+h+Δh+ix(h1+r0)+1

(1)式中:H—基坑开挖深度;h—井点露出地面高度,一般取0.20~0.30 m;Δh—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的安全距离,一般取0.50~1∶00 m;i—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双排或环状

(2)布置取1/10,单排线状布置取1/4;h1—井点管至基坑顶面边缘距离,一般取0.70~1.20 m;r0—基坑中心至基坑边缘距离;l—滤管长度,一般取1.30~1.70 m。

4 施工降水对基坑开挖沟槽稳定性影响

4.1 降水连续性问题

水泵在降水井内抽水存在一定的循环周期。若在一个周期内抽水不连续,由于地下水强烈的渗透作用,在水泵关闭后地下水位将迅速上升,造成之前的抽水工作前功尽弃。水泵连续抽水一定时间后,由于水泵的抽水流量大于地下水向井中的渗流流量,降水井内水位下降明显。当井中水位低于水泵吸水口时,容易造成水泵空转,损坏设备。工程排水管线降水施工中就有过大量抽水水泵电机烧坏的情况发生。因此,应根据降水井中水位下降的观测值确定水泵的运行时间,在不损坏设备的情况下最大效率的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降水的连续性是一个在工程降水施工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若对施工区域内地质情况了解不充分,很难把握水泵抽水的循环周期,甚至有可能对下一步的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具体施工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防止因为水泵抽水循环周期的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以确保工程高质高效进行

4.2 降水井淤塞问题

降水井在降水的过程中,由于水的流动而带动周围砂砾随水流向降水井移动,容易造成井底和井壁的淤塞,使降水井的有效滤管长度减少,降水效果降低。工程施工降水中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以防止淤塞,但降水井淤塞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因此,施工降水中要定时进行洗井,同时选用合适级配的滤料,以形成良好的人工反滤层,有效降低降水井淤塞长度。

以目前的施工工艺,降水井淤塞问题在实际降水施工中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因此只能尽量采取措施降低其对施工效果的影响。对于此类无法避免的影响,施工的过程中更应该依据以往工程实例,制定出更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便于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4.3 地面排水沟规划问题

由于施工工区较多,各工区开挖的地面排水沟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就导致了有些工区水泵抽出的水不能及时排出施工区域,严重时有可能引起倒灌。因此整个施工区域内的地面排水沟布置应经过整体的规划,同时尽量保留、利用天然的排水沟道,并须进行必要的疏通,以保证从降水井或集水坑中抽出的水能够通畅地排出。这就要求工程管理者应该把握全局观念,保持良好的协调能力,从一定高度对整个工程实施必要的规划和管控。

4.4 方案制定中试验验证对理论的修正问题

方案制定的关键是要在满足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简化施工操作,减少材料、设备的消耗。因此某市政工程中,经论证确定最佳的降水方案是施工全过程的控制环节。各路段降水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施工试验段的选取是必要的,根据试验段所得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对理论值进行修正和完善

5 质量保证措施

(1)检查测量放线、排水系统在土方开挖开始前完成,计划好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2)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及时控制开挖土标高,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3)采取分层开挖,在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堆置土方不应超过土基允许承载力,挖方时注意保护降水设施。(4)基坑土方施工中应实时观察周围环境,如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在处理后方可恢复施工。(5)土方开挖后,及时跟进浇筑砼垫层,并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工作。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土方工程竣工后要绘制竣工图。

6 结语

城市建设的发展,带动地下空间的发展,目前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世界各大中城市中得到开发利用,地下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也迅速增大,如高程建筑物基坑、大型管道的深沟槽、越江隧道的暗埋矩形及地铁工程中的车站深基坑等.这些地下空间的建设,多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岩土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基坑与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受力机理认识还有欠缺,基坑施工与开挖的同时地质灾害隐患也伴随产生,虽然当下对基坑工程的研究正在加强,勘察设计施工也更趋合理,但造成的地质隐患仍然难以防范.。

参考文献:

[1]李应平,刘成.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分析[J].魅力中国,2019,第27期.

[2]马岳昆,马嘉晨,耿红杰.基岩山区找水水文地质调查分析[J].科技风,2019,第24期.

论文作者:王威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施工降水对基坑开挖沟槽稳定性影响例析论文_王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