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应用于脊柱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齐云腾

浅析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应用于脊柱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齐云腾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2400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进行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经综合治疗后,患者的愈合情况、植骨融合情况、脊柱矫正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后,58例患者中治愈56例,治愈率为96.55%;植骨融合52例,成功率为89.66%;脊椎后畸形的矫正情况比较,术前平均Cobb角为(17.3±6.4)°,术后平均(10.5±4.6)°,两组比较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总有效有49例,占84.48%。结论 采用手术前后抗结核药物的治疗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病灶清除术;脊柱结核;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bridement combined with me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is the 58 spinal tuberculosis patients between March 2012 and March 2013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case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debridement combined with drug treatment, observation aft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healing, bone graft fusion and the recovery of spinal correction and nerve function. Results aft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56 cases were cured in 58 cases, the cure rate was 96.55%; bone graft fusion in 52 cases, the success rate is 89.66%; after spinal deformity correction comparison, average preoperative Cobb angle (17.3 + 6.4) degrees, the average postoperative (10.5 + 4.6)%, two group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ll of the patients after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49 cases, accounting for 84.48%. Conclusion the surgery before and after anti tuberculosis drug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debridement and fus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has high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ebridement; spinal tuberculosis; curative effect

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所占比例最大,约为16%。主要发病部位有颈椎、胸椎、腰椎等,该病常见的临床症状:腰背疼痛、腹部肿块、脊髓神经压迫等,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结核治疗以手术治疗最为常见,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采用病灶清除术与药物联用治疗。本文主要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脊柱结核患者58例行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脊柱结核患者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6.7±5.8)岁,病程3~13个月,平均为(7.5±5.1)个月。病变部位:胸椎18例,胸腰段32例,腰椎18例。术前进行X线片与CT检查提示病变达2个节段30例,多阶段15例。术前后凸成角10°~70°,32例伴有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22例为椎管内压迫。

1.2方法

1.2.1术前药物治疗 采取常规的术前准备,采用异烟肼300mg静注,1次/d;利福平450mmg、乙胺丁醇750mg,1次/d顿服;链霉素750mg经皮试阴性后,肌注1次/d,皮试阳性改用为300mg左氧氟沙星片顿服。持续2~4w的术前抗结核治疗,平均5d。待患者血沉持续下降、肝肾功能基本正常、一般情况改善后实施手术。

1.2.2手术方法 手术前,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采用植骨融合术,胸椎采取经胸入路,胸腰段采取肾切口腹膜后入路,腰椎以低肾切口腹膜后入路。从病变或椎体侵害严重一侧切入,显出病灶后,将脓液、干酪样坏死组织、坏死椎间盘、结核肉芽组织等彻底清除,直至看到椎体健康骨质、渗出鲜血为止。针对脊柱结核只有椎体破坏,而形成寒性脓肿及死骨的无脊髓压迫症状者,即腱反射、下肢肌力以及二便正常者,采取单纯的病灶清除术。如果伴有脊髓压迫者,则应采用椎管减压,显出受压迫段硬膜囊以及神经根,除去椎管内的肉芽组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前后或后路健康椎体采用内固定。同时矫正畸形脊柱,应用钛钢板或钉棒进行内固定。术后进行2~3d引流,6w~3个月根据病情稳定程度进行功能锻炼。持续使用联合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联合使用。强化治疗3个月后停止使用链霉素,剩余三类药物持续使用6~15个月,总疗程9~18个月。

1.3疗效评价标准 植骨融合标准:参照Moon等制定的标准,结核治愈标准:结核中毒症状消失6个月以上,局部症状消失以及结核窦道愈合6个月以上,ESR及CRP恢复正常达6个月以上,经影像检查显示植入骨愈合6个月以上,抗结核治疗1年后,病灶未复发。参照Cobb角评价患者术后脊椎后凸畸形恢复情况。

参照《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①痊愈:所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红细胞沉降率处于正常范围,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消失;②有效: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得到改善,红细胞沉降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比治疗前明显有所减轻;③无效: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1]。

参照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判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①A级:病变椎体以下无运动功能,也无感觉功能;②B级:病变椎体以下存在部分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③C级:病变椎体以下存在轻微的运动功能;④D级:病变椎体以下具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但不完全;⑤E级:所有功能均正常[2]。

1.4观察标准 所有患者术后均到本院进行定期复查,经骨科X线平片、体格检查及CT检查对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植骨融合情况、脊柱矫正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3]。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植骨融合情况 经综合治疗后后,58例患者中治愈56例,治愈率为96.55%。植骨融合52例,成功率为89.66%。体征消失有45例,占77.59%,体征减轻有12例,占20.69%,1例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窦道,再次行病灶清除术后治愈,患者症状明显有所改善,平均住院时间(28.5±18.9)d,其他患者均未出现马尾神经及脊髓损伤症状,无大血管损伤,无植骨移位、脱落以及断裂情况。

2.2所有患者脊柱矫正情况 脊椎后畸形的矫正情况比较,术前平均Cobb角为(17.3±6.4)°,术后平均(10.5±4.6)°,两组比较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B级无病例,C级有9例,D级有28例,E级有21例,总有效有49例,占84.48%。

3讨论

结核的致病菌是结核分支杆菌,它可引发人体多个脏器的病变,尤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病菌通过血液传播、消化道播散等方式结核且累及其他器官。脊柱结核是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约占40%~50%,其中占大多数的是椎体结核,仅单一的椎弓结核较少,主要原因是椎体以松质骨为主、劳损多、负重大、肌肉附着少、血供差等相关联[3]。其中发病部位常见于腰椎,胸椎次之,然后是胸腰段,颈椎、骶尾椎最少。脊柱结核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面包括有结核本身的治疗;解除脊髓压迫;预防与治疗并发症。在正规治疗结核中,对存在明显的脊髓压迫与脊柱畸形、冷脓肿及大量死骨的病例予以手术,可以达到治愈结核、稳定脊柱、矫正畸形等多种作用。其中除手术治疗外,予以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本次研究经过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后,58例患者中治愈56例,治愈率为96.55%。

在手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足够疗程的抗结核治疗,可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降低术后病灶复发。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等,药物服用方法顿服,保证正规足量的治疗疗程,并及时处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相关文献表明,脊柱结核治疗的关键包括:正规的全程足量抗结核治疗,给予营养支持,手术彻底清除病灶,较好的植骨融合以及稳定的内固定[4]。将病灶彻底清除是手术治疗的基础,因结核菌会破坏脊椎的骨骼结构,手术中需清除坏死的椎间盘、软骨等结构。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影像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手术确定与具体手术方案,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并从结核病变部位、范围、骨质损害程度、脊髓受压以及脊柱畸形情况进行全面评价[5]。本研究中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入路的手术清除术级植骨固定术,病灶清除术可改善血液局部循环,增加抗结核药物的吸收,是治疗脊柱结核且病灶复发的关键。在手术中将脓肿、肉芽组织、死骨予以彻底清除,并对脊髓受压和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椎管减压术。本次联合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总有效有49例,占84.48%。将病灶清除后,对椎体骨质缺损区实行植骨术,以有效的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维持脊柱稳定性,常选择肋骨或髂骨骨块。本次58例患者中,术后平均Cobb角度较术前平均角度比较差异明显,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表明,经过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后,58例患者中治愈56例,治愈率为96.55%;植骨融合52例,成功率为89.66%;术前平均Cobb角为(17.3±6.4)°,术后平均(10.5±4.6)°,两组比较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总有效有49例,占84.48%,说明采用术前术后药物治疗加以病灶清除术可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治疗前后抗结核药物联合病灶清除术进行治疗脊柱结核,可有效的清除病灶,矫正脊柱畸形,解除脊髓压迫,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方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36(03):515-516.

[2]杨兹慧.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治疗脊柱结核3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1,46(07):879-880.

[3]李炜.病灶清除术配合药物用于脊柱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11(07):121-122.

[4]李卓,刘晓燕,吕翠环,刘丰胜,高建国.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3(36):4727-4729.

[5]王绍红.脊柱结核治疗80例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22(18):3750.

论文作者:齐云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浅析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应用于脊柱结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齐云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