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林业局第一医院15180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CT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意义及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2008年6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临床可凝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并进行术前分期。结果 膀胱癌的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突向腔内肿块,形态多样,常表现为乳头状、菜花状和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本组CT分期与病理相符合25例,准确率为73.3%。结论 CT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对早期病变分期受到一定限制,对膀胱壁内浸润程度判断不够满意。
关键词:膀胱肿瘤;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T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5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扫描及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9例,女4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67.7岁。临床症状以无痛性血尿、排尿困难为主,少数有尿急、尿痛及下腹胀痛。全部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膀胱镜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移行细癌32例,高分化鳞癌1例。
1.2方法 采用西门子Emotion DUO双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3~5mm,重建层厚2~3mm。扫描前12h禁食,扫描前30min饮清水800~1000ml,膀胱胀满时开始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2.1检查结果 本组33例,单发27例,多发6例,病变发生于侧壁14例,后壁6例,三角区2例,前壁3例,顶壁1例。多发者为侧壁及后壁4例,侧壁及前壁1例。膀胱内多发肿块1例,膀胱壁广泛性增厚1例。肿块合并出血5例,伴钙化3例,侵犯前列腺3例。肿块0.5×0.7cm~4.0×6.0cm。
2.2 CT表现 膀胱癌的CT主要表现为突向腔内的结节或肿块,小者呈结节状或乳头状(图1),少数见蒂与膀胱壁向连。大者呈菜花状或不规则形(图2)。局部膀胱壁增厚,本组膀胱壁增厚4例,其中1例高分化鳞癌为广泛性增厚。本组3例见斑块样钙化(图3)。增强后全部病例均呈现明显强化。肿块累及输尿管致肾盂积水3例,出血形成膀胱内凝血块3例。
2.3 CT分期 本组T1期(2例)为膀胱内结节或肿块,壁光滑,无增厚。T2期(6例)为膀胱壁增厚,但无局部僵硬感。T3A期(11例)为膀胱壁增厚、僵硬,但外缘尚光滑。T3B期(6例)为膀胱壁增厚,界面模糊,不规则,周围脂肪层中呈现软组织结节影。T4期(8例)中局部淋巴结转移3例,累及盆壁2例,侵及精囊腺2例,侵及前列腺3例,肝脏转移2例。本组CT与病理对照准确率为73.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3.1临床特征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膀胱粘膜上皮,占所有恶性肿瘤的4%,占75岁以上男性死因的第5位,其中90%为移行细胞癌,5%~10%为鳞癌,腺癌仅占2%[1]。本组平均年龄67.7岁,50岁以下3例,50~60岁5例,其余均大于60岁,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30例中29例均为移行细胞癌,鳞癌仅1例。膀胱癌可发生于膀胱的任何部位,约60%发生于侧后壁,20%见于三角区,顶部和前壁各占10%,其中25%为多灶性[2]。本组发生于侧壁14例,后壁6例,三角区2例,前壁3例,多发者也以侧壁为主。
3.2 CT表现及分期意义 膀胱癌大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本组单发27例,多发6例。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突入腔内的肿块,其形态多样,小者呈乳头状,可有蒂,轮廓清楚。较大者呈菜花状或不规则形,边缘不光滑,可伴出血及坏死。少数呈浸润性生长可使膀胱壁广泛性增厚,本组1例高分化鳞癌即表现为膀胱壁广泛性增厚。部分肿瘤可出现钙化,本组3例表现为斑块样及条状钙化。肿瘤平扫时密度与正常膀胱壁相近,增强时均有明显强化。CT对肿瘤侵犯膀胱壁的程度判断存在一定限度,约8%的病例CT分期偏低,而病理上癌肿的浸润范围和深度要比CT广,CT分期准确率为64%~90%[1,3]。本组T1期-T3A期病例与病理对照准确率为73.3%。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合。当肿瘤向壁外侵犯时,膀胱轮廓不清楚,膀胱周围脂肪层模糊,可出现软组织结节,肿瘤可累及周围组织器官,如输尿管、精囊及前列腺。本组侵犯输尿管2例,致肾盂及梗阻以上输尿管中度积水。侵犯前列腺3例,表现为前列腺增大,病变侵犯区异常强化。侵犯精囊腺2例,致精囊腺增大,膀胱精囊角消失。女性患者,膀胱癌可侵犯子宫体,宫颈及阴道壁[4]。CT增强有利于显示盆腔肿大淋巴结。本组能肯定有淋巴结肿大者3例。文献报道MRI对膀胱癌的分期明显优于CT,MRI虽不能区分T1期和T2期,但可区分T2期与T3A期,对壁外侵犯及邻近器官侵犯也优于CT。膀胱癌术后随访可发现复发,如复发病变较小,CT难与手术后纤维瘢痕组织鉴别,而MRI对鉴别复发与纤维瘢痕组织更有帮助。
3.3膀胱癌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①内翻乳头状瘤:较少见,肿瘤突向腔内,边缘光滑,有漂浮感,膀胱壁连线完整,增强有明显强化;②慢性膀胱炎:膀胱壁弥漫性增厚的膀胱癌需与慢性膀胱炎鉴别,后者多为均匀性增厚,膀胱体积常缩小;③膀胱内凝血块:有时凝血块易误诊为膀胱癌,变动体位和复查CT,其形态、位置及大小常有慢性变化,增强扫描也有利于鉴别;④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突入膀胱底部易造成膀胱内假肿瘤征,但肿块影,上下径小于横径,说明肿块位于腔外,膀胱侧壁正常。前列腺癌可侵犯膀胱底,而膀胱癌也可侵犯前列腺,通常前列腺癌肿块主要位于膀胱底下方。
综上所述,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可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整个膀胱的改变,能更好地显示肿瘤的邻近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CT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6-590.
[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87.
[3]魏巍巍,许维亮,甘洁,等.膀胱癌的CT诊断与分期评价[J].现代医学,2007,6(03):236.
[4]钟月芳,应碧伟,章家铭,等.膀胱癌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分期价值(附46例报告)[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2):272.
论文作者:郭艳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膀胱论文; 膀胱癌论文; 肿块论文; 增厚论文; 侧壁论文; 肿瘤论文; 精囊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