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植物的色彩布局在我国园林规划之中有着较为关键的地位,而园林的色彩布局往往包括植物的色彩布局、天空色彩以及水面色彩的布局和自然山石的色彩布局等等。其中,园林植物的色彩布局是整个园林色彩布局的基础部分,也是园林色彩的主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色彩运用是否合理,也将关系植物景观建设是否美观与和谐。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研究园林植物色彩搭配多年的实际经验,对园林植物色彩搭配和布局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园林植物色彩的应用方案,希望能对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园林;植物;色彩;应用
引言:
植物是通过叶色、花色、果实颜色来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从而使人能够更好的感受植物的色泽。而自然界之中,植物的种类也有着一定的多样性,不同季节之下,植物的色彩也会产生较多的变化。而园林景观建设的成功与否,也在于对植物色彩的搭配选择上是否能够做到和谐美观。这就要求了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能够了解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特点,掌握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深入把握植物色彩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园林植物色彩的应用效力。
一、我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主要特点
古典园林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我国文人雅士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不同的植物来丰富园林的观赏内容,衬托园林主人的文化修养与思想内涵更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表现形式[1]。在我国古典园林之中,荷花往往被认为是清廉高洁的象征,而竹则被认为是刚正不阿,有气节的象征,梅则被认为是坚韧不拔的象征等等。古典园林的植物与园林主人的诗情画意相结合,不仅能够全面展现园林主人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能够起到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的作用。比如说苏州的听雨轩,即是通过雨打植物的声音效果使人能够感受到高雅的已经,承德的万壑松风,则是以风掠过松林发出的声音来给人以听觉和视觉的双重震撼。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往往强调以景托情的建设理念,受到当时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的影响较大。对于我国当代的园林设计工作者而言,不断的发掘我国园林建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与当前的时代特色相结合,对于我国园林建设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园林在进行植物景观建设时,对植物的色彩重视程度较低,而从地域性的角度来说,各地的植物景观也能够组成别具一格的风景,比如说南京的悬铃木,洛阳的牡丹以及苏杭的桂花等,这些都是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色彩运用的体现形式[2]。
二、园林植物色彩的运用分析
我国对于植物园林色彩的运用分析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研究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时也开始进行了城市色彩的规划,对于城市的主色调进行了拟定。而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之中,往往会陷入色彩运用极端的情况,色彩的关系较为混乱,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不足,难以与城市主题和整体环境色彩起到交相呼应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时,更够通过对于我国古典园林的分析,对于植物本身的丰富色彩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搭配,使其能够符合植物的景观变化规律,营造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和感染力的园林景观,因此在我国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之中,对于园林植物色彩的运用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植物色彩的说服力
色彩是景观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抓住观赏者注意力的关键要素。对于园林植物色彩而言,更应该注意植物色彩的说服力,让其能够全面吸引人的注意力,并刺激其情绪。根据科学的调查研究表明,不同的色彩能够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比如说红色会引起心跳加速,绿色会使人感觉心神宁静等等,而人们在面对色彩时,产生的反应往往是根据经验和联想产生的。无论选择什么植物和色彩,在不同的环境使用有说服力的色彩,就会引发人们的注意力与联想,从而提升人们在观赏园林植物的舒适感,增强观赏者对于园林文化的认同感[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运用植物色彩改变人们的感受
不同的色彩往往会对人们的心理感知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园林植物色彩的不同搭配能够在不同的空间之中给予人们不同的心理暗示,从而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比如说在宽阔的草坪和场地空间之中,采用大色块、色调较浓,对比度较高的色彩,能够营造出一个更加欢快和畅郎的环境氛围。在场地空间较为狭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更加鲜艳的植物色彩来改变人们对于空间尺度的感受,提升人们的空间感受范围。从而使观赏者能够通过植物色彩改变自身对于空间的认知。
三、植物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树木叶色的运用
叶色是树木的主要色彩,而植物的叶色也有着较为丰富的变化形式,比如说嫩绿色、浅绿色、深绿色、黄绿色、墨绿色等颜色变化等等。很多树木的叶色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说,在春天,树叶的颜色较为娇嫩,往往会呈现出红色、紫红色以及黄色等多种色彩变化,在春季微风拂动之下,树木的嫩叶飘洒摇曳,多姿多彩,别有一番韵味。由于春天的叶色变化多以暖色调为主,能够为早春天气的植物园林提供一定的暖意。在我国的北方,早春季节极少有植物开花,因此采用树木的叶色进行植物园林的色彩点缀,能够起到丰富园林早春景观色彩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说,绿色植物也象征着积极、和平与安静,能够为人们给人们提供较为舒适的心理暗示。绿色作为红色的补色,往往有着较为中性的暗示,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防止过多的紫外线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有着消除观赏者的心理疲劳的根本作用[4]。
(二)植物花色的运用
花朵绽放的刹那是植物最为光辉的时刻。而树木的花朵也有着较为丰富的色泽和香气,为植物的搭配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方案。同一花期的树木搭配在一起,能够形成繁花锦簇的景观,而采用不同观赏花的树种进行配置植物景观,能够使园林春季到冬季都有着较强的生机,形成连绵不绝、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色。植物的花色往往会给人以生机和希望,同时,草本花卉的色彩浓艳,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色泽更加华丽,能够形成花海般赏心悦目的景象,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园林氛围,是当前园林植物色彩运用较为广泛的形式。
(四)植物果色的运用
植物的果实不仅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果实的颜色也如植物花色一般绚烂多彩,其中,以红色果实、黄色果实和橙色果实的观赏价值最高。红色的果实包括矮紫杉、珊瑚、海棠和金银木等,黄色果实包括银杏、柚子、佛手、木瓜和杏等、除此之外,果实的颜色也包括果蓝色和果黑色。果实的色彩一般以点状为主,能够对于植物园林形成较为鲜明的点缀效果,也有少数以块状的色彩形式出现,色彩的饱和度较高,给人以愉悦的观赏体验。果实的色彩饱满度较高,观赏者在观赏时,能够从色彩之中感受到相应的生机,而果实的色彩的对比度较低,不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会将植物园林之中的主要配色加以体现,从而丰富观赏者的视觉体验,使整个植物园林色彩搭配更加合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植物园林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起到提升观赏者注意力,改变观赏者感受与认知的根本作用。这就要求了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能够不断的研究树木叶色、植物花色和植物果色的运用方式和搭配方式,从而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植物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和合理性,进而达到丰富观赏者视觉体验,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质量的根本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凤菊. 园林景观栽植中的植物色彩设计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1).
[2]刘娜. 植物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农村科学实验,2018,(12):78,92.
[3]盛孙盛. 植物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99-99.
[4]刘 雪,李明明. 园林景观栽植中的植物色彩设计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8185-5185.
论文作者:寇磊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植物论文; 色彩论文; 园林论文; 景观论文; 果实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