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阅读教学论文,自主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教学”强调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感以及鉴赏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建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要求转化为学习行为和内部需要的中介。只有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学习的具体适当的目标,知道自己在某段时间内该做什么,自己应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产生持久的动力。
首先,应从转变学生观念入手,纠正学生长期形成的依赖老师、依赖家长、依赖优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孩子一次次地请上讲台,还孩子们本应属于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从走上讲台开始,渐渐意识到自己对于这个课堂是多么的重要,重新审视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位置。从学习形式的变化到学生学习观的重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观是一个挑战。
其次,师生都要认识到我们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完成教材内容,应该把那一篇篇感人的故事、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和那些经典的名家名篇作为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材料。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我们可借教材提供的三幅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简洁的表达能力,再借教材提供的四段文字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拼图、比较、评价、讨论等活动方式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并增强语感。通过学生的交流,文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被孩子们那敏锐的感受力捕捉到,并加以发挥。最后,学生所讲的“乌鸦喝水”,来自于教材且高于教材。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则应以单元教材为活动材料,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在课前讨论学习目的和能力发展目标,使学生在课中能围绕目标有的放矢。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己查阅的背景资料来认识课文、理解课文,并组织学生在他们的质疑和交流当中完成学习目标中较困难的项目。
二、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学相结合。
1.组织方式。
阅读教学中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即按学生的性别、基础、能力、性格等条件搭配,全班组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小组学习的要求有三点:
(1)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 消除对性格内向或后进学生的自尊和信心的损害,培养对集体负责的学习动力和合作意识。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同学中有两种观点:一是这个故事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二是这个故事讲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故事。教师请各组学生讨论这两点谁对,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像这样向各小组提出他们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作为学习任务,让各小组内部通过分工或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以增强合作意识。
(2)培养交流的意识及合作的技能和习惯。分组前, 教师应先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教育,分析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对人类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以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合作技能,包括一起读课文,一起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不懂的词句,一起讨论主要问题,一起找出结论的根据,一起参考组员查找的资料等,学会倾听别人观点意见,学会文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使用符号记录,学会讨论的技巧。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才能做到愉快合作、互相学习。
(3)注重广泛参与,照顾全体学生。 小组学习的方式保证了同一时间至少有多个同学发言,打破了过去一人发言全班听的局面。因为发言的机会多了,所以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同时,也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有一定的质量,才能在小组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培养其自学的信心。小组学习时,教师应多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多翻阅学生的笔记资料,做好记录,课后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增强自学的信心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交流方式。
小组学习时除了组内成员的交流还要更多地展开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流,小组与全体的交流,小组与全体的交流,小组与个人的交流。这样可以将阅读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充分深入地探讨,其间学生的有关能力必然得到较大的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者、鉴赏者。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其感知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对有关文章全面体会时,应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一般的交流方式是在学完文章之后,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不由老师请,也不开火车。教师的作用是注意人数的控制,质量的控制,尽量让每一组都有同学发言。如赏析《春雨》一诗,应鼓励全班90%的同学用两三句话说说读诗后的感受,真正做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增强学习信心。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大多数孩子缺乏信心,这是传统教学中不公正不科学的评价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活动教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反馈功能,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消除沮丧情绪,增强自信。教学中采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评老师,老师评学生等。我在教学《黄山奇石》时,通过小组学习,围绕“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展开学习交流,学生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后进行的评价是有很多闪光点的。如:“我们觉得你说的仙桃石确实很大,那么课文为什么不说大桃石要说仙桃石呢?”“你刚才讲的那个故事是你听说的,还是你自己编的?”“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为什么‘金鸡叫天都’不配图呢?”“我觉得你说‘猴子看海’就是‘猴子观海’是不对的,因为‘观’有一种欣赏的意思,说明云海太美了,而‘看’就一般了。”等等,这些精彩的评价来自于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索。而教师在整个评价中的角色也是随机定位,或组织者,或听众,或学生,或教师。评价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一改往日缺乏自信心、只愿听老师讲答案的学习状态,更能主动积极地探索、获取,使其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均得到较大提高。
四、建立理解、尊重的合作型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只有消除敌对、冷漠等不良人际关系,建立师生间、同学间的和谐感情,学生才会精神轻松,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领悟力不一样,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理解和宽容他们知识的缺乏。同时,当学生向我们提出不同的观点,或指出教师的不足时,我们应真心诚意把学生当成主人,坚信能者为师,主动向学生学习。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会慢慢感染整个集体,使学生之间也建立良好的合作型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