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与文学、文艺学本土化策略笔谈——全球化背景中文学理论的本土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背景论文,文艺学论文,笔谈论文,本土化论文,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02)05-0041-19
只有了解全球化背景,才能讨论中国文学理论的本土性问题。
“全球化背景”意味着什么?
渥特斯(Waters)认为,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词1960年左右进入英语世界的日常生活,罗伯逊(Robertson)考证,1991年出版的《牛津新词词典》才把“全球的”Global作为新词收录进去,[6](P.1)(注:此文关于全球化背景的说明,参考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的前沿》一书较多,以下不再一一注明。读者若有兴趣,可直接阅读该书“导言”部分。)而中国关于全球化问题的思考,更迟在90年代中期以后才热起来。很明显,全球化是个新词,但它如同从瓶中释放的魔鬼,一获得机会,见风就长,迅速弥漫世界。当然,这不是由于这个词有什么魔力,而是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开始的时间,马克思认为是15世纪,其外在表征是现代资本主义兴起,沃勒斯坦也认为是15世纪,但外在表征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罗伯逊认为是1870~1920年间,外在表征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吉登斯(Giddens)认为是18世纪,外在表征是现代化的兴起,波尔穆特(Perlmutter)认为始于东西方冲突的结束,外在表征是全球文明的形成。虽然具体时间有出入,但都同意是近代以来出现的事实。
全球化起源的地点很难说,如果把它视为近代以来出现的现象,学界普遍认为起源于西欧,因为在当时的各种文明中,只有西欧具备向更大地理空间扩张的条件,但如果把它视为人类长期发展的过程,全球化起源的地点就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因为任何一种文明在价值取向上都有世界关怀和扩展趋势。
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尤其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发展。至于全球化的推动者,可以列举出民族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以及能够操纵经济、金融市场的个人等。在此问题上没有太多的争论。
与全球化相联系的有7个概念,如区域化(Regionaliz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跨国化(Transnationalization)、超国化(Sup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Cosmopolization)、美国化(Americanization)、麦当劳化(MacDonaization)等。参照这些概念,能大致说明全球化是怎么一回事。前4个主要是政治经济意义上的,后3个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从构词学角度看,国际化、跨国化、超国化的共同词根是国家/民族(nation),意味着这些“化”是以“国”为单位进行的。区域化强调的是在特定地区的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形式。世界化与基督教有密切关系,强调全球观念的趋同。美国化指美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扩张,而麦当劳化指社会文化领域的快餐化和消费文化的扩张。(注:与全球化相关但以“主义”(ism)作词尾的也有5个概念,如全球主义(Globalism)、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区域主义(Regionalism)、超国主义(Supernationalism)和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等。以“主义”作词尾,其意义在本质上与以“化”作词尾没有什么不同,但强调这些概念所表述的是一种理念或观念而已。)
全球化到底是什么?很难一言蔽之,但大致可以说:从信息通讯角度,全球化指地球上的人类能利用先进通信技术,克服自然地理限制从事信息自由传递;从经济角度,它被视为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相互依赖;从危及人类共同命运角度,它被看成人类在环境恶化、核威胁、恐怖活动等共同问题下达成的共同认识;从体系(system)角度,它被看成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向全球的扩张;从制度(institution)角度,它被看成现代性的各项制度在全球扩展;从文化和文明角度,它被看成各种文化、文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未来文明的存在状态——即是统一的,但又不是简单的单质,而是异质或多样性共存;从社会进展角度,它被看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理对社会和文化的约束减弱,国家主权受到不同力量前景、取向、认同以及网络的跨国行为体的困扰和削弱,意味着一个没有世界国家和世界政府的世界社会的形成。
可见,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实体,而是以经济、金融的一体化为主,而兼容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维度的趋向和过程。用麦克格鲁(Mcgrew)的话说,全球化是“组成当代世界体系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沟通的多样化”。
理解了我们生存于其间的全球化背景,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策略的基点便是:
首先,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着一个单一的世界,但在实践上却是一个观念更新和范式(parddigm)转变的过程。正如康帕涅拉所说,全球化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全球化时刻提醒我们:地球变小了,时空压缩了,(注:可参考麦克卢汉(Mcluhan)《传播探索》(Explorations in communication)中的“地球村”(global willage,1960)理论,和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中的“时空压缩”(compressed time and space,1991)理论。)但多维度、冲突、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因而必须采用新的方式来思考。
其次,全球化不是秦灭六国或六国抗秦行为,而是在经济、金融、信息通讯发达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各民族陆续被纳入一个多维共同体的过程,它意味着,世界某个部分发生的事件、决定和活动,能够对全球遥远地方的个人和团体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由于跨国公司等力量的干预,全球化可能使国家职能削弱,但并不排斥国家、民族的存在,相反它往往激发了国家、民族捍卫自身特征、利益的冲动力。全球化“打破了地方的樊篱,却没有打破民族之间的壁垒”。[7](P.9)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国际化,不但未能消除民族国家之间的壁垒,反而强化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国家成为经济活动的母体,为国际经济交往提供了一个合法结构和中介,并在国际竞争中充当了本国经济保护者的角色,从而强化了经济对民族国家的依赖。
最后,全球化奠基于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上,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活动。在全球化面前,当鸵鸟是不行的,只能顺应潮流,将其视为发展自己的有利条件。
从如上基点来思考,中国文学理论的本土性策略便必须予以重视。
一方面,中国文学理论必须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全球化迫使我们从Universal(世界的、宇宙的、全球性的、普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并不消灭国家、民族,全球化使时空压缩、地球变小,却使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另一个(或几个)遥远的地方得到回应,因而全球化又迫使中国文学理论从Manifold(多样的)或varied-dimension(多维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如果这样,中国文学理论不管是作为体系、学科、课程,甚或只是一种阅读态度、方式、习惯,都将长期存在。
相对于西方或印度等文论来说,中国古代文论的异质性很强。“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论尽管受到西方(含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的冲击,呈现为非驴非马状态,但即便如此,依然异质性很强。中国文论的异质性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不管全球化进程多么猛烈,这个问题都不可回避。
中国文论的本土性策略,就潜藏于中国文论的异质性之中。
中国文论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从品评抒情表意文学(主要是诗)中积累起来的古典表现主义体系;它的特定文化及意识形态语境是儒家思想为主,儒道释三者相辅相成;它的思维方式是偏于感悟、综合的直觉思维。“五四”以来的现当代文论虽众声喧哗,但由政府的书刊出版部门、社科研究部门和教育部门严格控制、发行、施教的主流文论形态,其讴歌理想、抒发激情,强令文学为道德、政治服务的特点并没有变,而以汉语为符码的独特语言特点所决定的编码、解码方式以及感悟性思维方式等也没有变、且无法变。
更重要的问题还不在于这种异质性的存在,而在于这种异质性本身富于真理颗粒,西方的古典摹仿主义、柏拉图的理性学说和亚里斯多德的分析逻辑只能与它互相比较、互相补充并交错存在,而不能代替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中国文论的异质性,而试图以全球化为幌子,凌空蹈虚去建立大一统的普泛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不仅不现实,而且不可能。
在法、英、德、意、美等国提倡文学理论的本土性可能遭人訾议,因为它们都属于欧洲体系,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与西方文化传统迥异的地方来提倡,就不仅应该而且必须。因为,全球化并不消灭多样性,相反以之为基础。在文化上尤其如此。
笔者认为,作为文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中外是可以通约的,然而一旦涉及抒情与叙事的异同,具体文学样式、风格的异同,创作、欣赏习惯的异同,则是无法通约的。例如用叙事理论来指导抒情诗的写作和欣赏,肯定谬种流传。
因此,与其构造大而无当的世界文学理论,不如用心灵的“鼠标”——全球化讨论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激活传统的本土文论资源,再借用西方理论予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