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改革的研究方向--新世纪图书馆管理改革的思考之一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管理改革的研究方向--新世纪图书馆管理改革的思考之一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管理变革的研究导向——“新世纪图书馆管理变革的散思”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新世纪论文,导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管理改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社会正从单一计划经济的格局向市场经济模式开始最初的转型,各种举措都有着浓厚的试验、探索色彩。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图书馆的改革也无可避免地留下了特定的时代烙印。各馆的改革具体方法不一,但基本原则和社会其他领域是非常相似的,不外呼机构管理职能下放,放开个体(群体)性的自主经营,个人分配与经济收益增量直接挂钩等,这些管理变革措施在鼓励图书馆员的工作主动性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岗位工作责任感的增强,面对读者,用户的服务态度改善,以及主动进入社会的信息服务市场等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后,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呈现新的规范、有序环境,同时,伴随WTO以后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速,市场经济探索初期的一些活动模式,已经逐渐淡化,或者失去了社会活动的主流地位。社会活动中各种组织主体的有序状态和市场运作的规范模式,推动着社会各领域的专业化变革发展趋势与新一轮的组织,结构调适过程。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对于图书馆事业和各项业务活动形成了又一次的挑战或机遇。

为此,探索新社会条件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研究新社会环境中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形成,并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发展的环境与机制的保证,等等,将是图书馆管理在新世纪变革中的重要领域。笔者不揣简陋,写下几篇文字,希望为图书馆管理变革的深化提供一点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图书馆管理变革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局限

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初的经济体制变革浪潮形成了剧烈的社会震荡,长期习惯于在封闭环境下埋头工作,关注于机构内部工作完善的图书馆工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十分尴尬:“读者浪潮消退,购书经费短缺,工资福利微薄,社会地位下降。”由此必然地产生了员工人心涣散,专业人才流失的普遍现象,一时间,关于图书馆事业的“低谷论”获得了广泛的共鸣。实际上,不止是在图书馆领域,原先长期依靠国家行政拨款运行的各类文化、艺术等事业单位,也一同面临同样的窘境。为解决燃眉之急,“以文养文”作为一种整体性的对策应运而生,图书馆管理变革也从此开始了一条艰难的探索道路。

源于经济困境时期的图书馆管理变革,烙下了很深的时代印记,那就是各种变革措施与经济收益直接地联系在一起,与个人或团体(承包组织)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迫于当时沉重的经济压力,转型时期的管理变革举措往往有着很急切的功利目的,只是由于它能为图书馆员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受到上下一致的欢迎也是自然的。但是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快就显示了这些变革举措的时代局限。

1.1 “以文养文”政策及其“创收”模式的效益分析

回顾十多年前开始的图书馆管理改革,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各馆的口号、做法可能有所差异,但各馆管理变革的首要任务则是明确而一致的,那就是努力获得行政投入以外的其他经济收入,以获得稳定图书馆员工人心的基本物质条件,保证图书馆能够维持下去,并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机遇。为此,各图书馆“以文养文”的基本做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出租部分馆舍、场地,以获得房屋租金收入;②选取部分热门图书,转为“快借”形式,藉此获取租书收入;③限制部分特藏文献用户的使用,借以形成“利用保护”收入;④组织专人进行文献深度开发,以提供专题信息的方式获得服务收入;⑤依托图书馆资源的市场经济活动,如图书经营、文献信息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及至为数甚少的信息技术产品市场服务;等等。

总结图书馆十多年“以文养文”的实践,可以发现:上述的1-3类创收活动,确实在一段时间给大部分图书馆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有效地缓和了许多图书馆员的离心倾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此类经济活动的效益上升空间极其有限,不仅难以为图书馆事业提供发展投入,而且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形或无形地使图书馆的收入“缩水”。

再看4、5类活动,由于从事这两类活动需要依托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或市场开发能力的员工群体,而大部分图书馆中现有成员的知识、技能与此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图书馆界真正成功的事例可谓凤毛麟角。即便是在某些刚刚取得一些成效的领域,却常常出现更值得担忧的情景。即一个略有经济收益的活动领域开发出来以后,同一系统或同一地区的图书馆,甚至同一所图书馆内,各类“经济承包”的个人、组织便趋之若骛,争相进入同一领域以求获得自己的利益。引发着图书馆内部,或是图书馆之间的不良竞争。

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实,“创收”应该是图书馆管理变革中成效最大的一项举措,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员工的低收入状况,而且在全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大环境形势下,使图书馆有了稳定队伍的喘息机会;同时,在这十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图书馆内部保守的传统观念开始受到了冲击,市场经济意识、现代经营理念等开始自然地进入图书馆工作范畴,这或许是比直接的经济收益更有意义的效果。

与此同时,有关专业调查表明,公共图书馆通过“创收”获取的经济效益毕竟是十分有限的,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投入需要之间,依然有着无法吻合的差距[1]。对比社会文化活动中其他领域的整体性改革举措和根本性的机制转换,图书馆界不知是否应该意识到,在这十多年社会变革中,众多原先与图书馆同时获得“以文养文”政策“恩惠”的文化艺术界同行们,他们的管理变革已经走过了简单“创收”的过渡阶段,建立起了全新的组织管理机制;而目前大多图书馆的管理变革“创新”设想,却依然在陈旧的“创收”思维中徘徊。从这一角度去观察,或许可以发现,图书馆管理变革并没有更多可以展示的创新内容,它的实际效益也自然是相当有限的。

1.2 内部管理变革的一般模式和效果分析

十多年中,在图书馆的内部管理领域,各个图书馆也不同程度地进行过一系列变革。大部分图书馆在形式上已经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多个轮次的人事管理改革,如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等等。但是,由于管理变革进程中强烈的习惯性思维,以及实际操作中机械的习惯性模式,所以当代大部分图书馆中,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模式依然在传统的惯性作用下顽强地保留着。另外,外在的经济大环境也不允许图书馆将部分富余的人员或不称职的员工真正推向社会劳动力市场。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相当程度上抵消着图书馆内部管理改革举措的理论效用。

由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总体提升和图书馆的自身努力,图书馆员工的收入水平近年来大体脱离了低收入阶层。在各地区、各类型图书馆之间,员工的分配方式有着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图书馆是将行政拨款中用于职工工资的一块,与图书馆“创收”服务的收入统合于一体,按照员工的不同职级、岗位确定相应的个人收入提高数额。同时,还对直接参与“创收”活动的人员通过宏观政策倾斜、具体物质奖励等方式,保证这一群体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些图书馆则是将部分业务机构分离开来,鼓励这些机构的员工直接面向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市场化服务获得经济收益,首先确保提高直接经营者、经营机构或组织的个人收入水平,而图书馆则处于某种资产所有者的地位,从各经营个人、组织或机构的经济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管理收益,并以此补充图书馆职能、管理部门员工的收入。

内部管理和分配的方式的不同,本身无可争议,这是探索过程中必然的过程,即使是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地情、馆情的差异,依然决定着管理变革的差异将长期存在,而真正的问题在于,若就此类变革和成效作本质上的思考,可以发现,大部分图书馆的创收活动以及此类活动为员工带来的经济收益,都不是建立在图书馆员工的专业工作能力提升这一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之上。笔者在几年前就曾经指出这一点,过分依赖此类管理变革,事实上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职业自豪感,更谈不上培养图书馆人的敬业精神[2]。如果不是近年来愈发严峻的社会就业大环境等外在因素制约,图书馆专业人才流失的状况未必能够真正遏止。而目前图书馆员工敬业精神的淡薄、专业技能提高的氛围难以形成等状况,都应该与过分强调经济收益等追求直接功利目的的变革举措联系起来,进行认真的反思。

因此,近年来在一些图书馆界的有识之士,发出了图书馆管理变革需要“第二推动力”呼声。[3]表明图书馆的管理改革过程中,以往一些措施的局限性,已经影响着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2 “知识管理”研究与图书馆活动

知识管理是近年来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图书馆界,知识管理研究更是理论工作和实践层面共同的热点。“知识管理”研究热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大体为两个方面:一是近期图书馆专业学术研究领域,纯技术的研究占了很大的比重,“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等带有较多人文科学色彩的新颖观念一旦被引进,自然地受到不同层面工作者的共同关注;二是图书馆管理变革确实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方法介入,为构建新的事业、机构管理模式提供理论支撑。

“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活动的结合部在哪里?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如何实现,与以往的“管理知识”活动如何区分和衔接,应该是关系图书馆管理变革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对此也需要保持清醒的思考。

2.1 “知识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阶段性产物

“知识管理”源于企业管理,属于管理科学衍生的一种新型理念,它在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和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逐渐萌发与生成。20世纪70-80年代逐步成熟的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逐步形成了“信息管理”理论与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生产企业或销售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或公司的管理层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企业的发展变化,随时掌握机构的运作动态。在机构处于正常运作时,一切调度安排都按既定的方案自动化控制操作,获得了最佳的工作效果。一旦发生意外,信息管理系统即能从各种预案中,迅速选择和提供专家们早先预备的各种处理建议和方法,只要是以往曾经发生过的问题或事先已经设想到的各种问题,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决策层快速提供处理建议,包括最佳的解决方案和方案实现的最佳途径。但在实践中,人们也发现了信息管理技术的不足,即计算机不能为以往未曾发生过的事件或事先未能设想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人们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有着重大局限,对于发展变化频率越来越快的社会需求,建立在将人的经验计算机化基础上的信息管理系统,事实上是无法应对的。因此,管理科学开始研究如何把各种处理各种意外、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各种个别的专家知识、技能,纳入科学管理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知识经济”研究中,曾经将知识分解为两大类:可编码知识(各种具体事物、方法及其原理的记录)和不可编码知识(专家个人的经验以及各种专业技能的拥有者)。与此同步,信息管理系统中“专家系统建设”一时成为新的热点。以后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化,研究者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尽管进展神速,出现了智能化趋势,但是要替代人类的思维,达到创造、革新的境界几乎是遥不可及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管理科学开始扬弃信息技术崇拜,重新思考在社会实践中的“人——专家个人技能”的效用,并努力设法把这一因素纳入未来的管理科学系统中,这一系统的创新之处聚焦于“专家的个人技能”等不可编码知识的管理,因而就有了“知识管理”的说法。目前阐释这一新理念的文章铺天盖地,大多强调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些作者的良好心愿无可厚非,但与“知识管理”的本意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

应该说,“知识管理”理念的产生,在本质上是管理科学从技术崇拜向人性回归的一种进步。但是,它毕竟属于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理想境界。这种进步与社会发展研究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更多地属于词语上的接近,表达形式上的相似,而在本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相提并论。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很难说现在的“知识管理”不会在新的发展阶段被新的概念所替代。图书馆管理,图书情报科学与管理科学有相通之处,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对此也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2.2 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知识”活动的差异

从知识经济研究到知识管理理论的提出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知识管理的重心主要在于具有“Know how(知能)”的人,以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具有特定技能的专业人员。因为,传统经验,即已经被知识化的技能,都可能成为系统化的可编码信息,现有的信息处理技术完全能够将它们转换,并进入可自动应对的计算机线性信息管理程序,而未能进入信息管理程序的个人特有技能,就成为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

反观图书馆的文献管理活动,其对象包括文献记录的载体,文献单元的管理,并逐渐深入到文献记录的内容。在图书馆活动领域,对于文献载体或文献单元的管理,现有的书目管理、文献检索等技术应该属于对已编码信息的管理。当前正在研究开发的深入文献内部的“内容管理”,在本质上依然属于对已编码信息的管理。若再放大一些,扩大到因特网的庞大信息资源的管理范畴,我们会发现管理的对象依然是已编码信息。即便是面对非文字形态的音乐、影视文献,在科学意义上,此类文献同样是按照人们制定的规则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记录,依然应该归之于已编码信息的范畴。因此,图书馆的基础工作领域之一的文献管理活动,或是众多学者主张定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本质上始终属于可编码信息的管理。据此,是否可以这样认定:目前图书情报学界的大量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它们很大程度上属于信息管理系统深化。与其把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等活动归之于“知识管理”范畴,不如称之为“管理知识”的活动更为妥贴。

在这里,必须注意一种认识方法的偏差,似乎有了“知识管理”这一新概念,此前的管理理论或方式就陈旧、落后了。在某种意义上,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等新的管理理论,如同不断升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一样,都有着“向下兼容”的内涵。已经成熟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信息管理理论与当代信息处理技术并不排斥传统的经验管理,而是努力把经验管理的内容分解成多个信息单元并在量化的基础上转化为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程序。同时,信息管理也从未宣称能包打天下,取代所有社会领域的传统的或经验的管理。因此,研究知识管理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并不意味着需要将信息管理深化范畴的内容——可编码知识(文献管理或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简单地标上新的标签。这种“贴标签”的学术风气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领域造成的破坏应该是人所共知的,无需赘述。图书馆界的知识管理研究应该避免重蹈覆辙。

对于具体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图书馆的不同岗位及其诸多活动方式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哪些适合传统管理方式,哪些属于信息管理深化范畴,哪些是管理创新的实践领域,都需要以求实的态度一一加以区分。新的管理理念在有些领域可能不适应,有些领域可能有所借鉴,有些领域则或许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导向,这是实际工作中必须清醒面对的客观现实。所谓“知识革命”的高调,创造全新的图书馆管理理论云云,只不过是书斋中的痛快宣泄,若真正应用于实践,只能是留下诸多后遗症的尴尬,此类教训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难道还少吗!

3 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的实践

对于图书馆实践领域而言,“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颖的企业、机构管理理论,为图书馆管理的提升创造了新的空间。但当代图书馆界的现实是,知识管理理论在信息管理深化的范畴内,有着诸多高深莫测的阐释;而在它的原始范畴——机构管理领域内,各种研究论述对于知识管理的认识,则一直停留在“转变观念”,“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形成个性发挥,创新发展的环境”等抽象的语境中,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之间实在难以找出清晰的界线;最后,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如前所述,陈旧的“创收”思维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依然在客观现实中表现为主流形态。如果说图书馆学理论存在着与具体实践的脱节、背离现象,这无疑也是一个具体的例证。

对于图书馆管理实践而言,目前急需的是确定管理变革的路向,探索“知识管理”一类先进理念在图书馆活动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前面已经提到,在“管理知识”的范畴,现有信息处理技术与图书馆的文献整序活动,已经有了良好的整合,这一领域内在的深化发展,包括庞大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和深入的文献内容管理研究等,依然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范畴。

而在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活动范畴,或许有着“知识管理”实践与应用的广阔空间。对于图书馆的读者、用户而言,他们面对图书馆提供的庞大文献信息资源时,可以发现图书馆专家在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序过程中,已经创造并提供了大量的手工的或电子化的文献、信息检索手段。各种有效的信息检索手段,无不建立在文献整序的基础上。读者、用户若期望有效地利用各种专业检索技术,就必须具备文献整序的知识基础,要求读者、用户掌握文献整序知识之不合情理,应该是不言而喻,无须论证了。

由此,图书馆或许可以看到自身活动的提升领域了。图书馆文献管理专家的专业技能,随着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快速膨胀,文献信息检索技术的日益专业化,逐渐显示出这一领域内越来越大的“信息不对称”状态。这种不对称状态的出现,既有社会发展的环境因素,也在于文献管理技术的自身强化。对于图书馆员而言,这是一个应该予以重视的发展趋势,并且应该将其作为巩固专业地位的一个良好机遇来认识。

在图书馆服务实践中,所有提供公众服务的文献管理与检索技术都必然地具备通用性,这是社会服务的特性所决定的,同时也就自然地构成了读者,用户各自的个性化知识、信息需求满足的制约因素。在多种通用型检索技术与读者个性化信息需求之间,就出现了一种需要:即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熟练地运用不同的检索方法,以最便捷的途径找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文献或相关内容。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具备文献整序科学知识,并掌握专业检索技能的图书馆专业人员。

因此,随着图书馆文献管理的内容深化和社会服务的专业强化,图书馆专业技能施展的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大。在这个范畴里可能会进一步发现,“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将超出文献资源和管理技术的作用,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实践需要有一个落脚点,有一个接口。那么,“专业技能”以及“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可能就是当代图书馆管理变革的基点。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图书馆社会形象的改变,图书馆职业地位的形成,惟有通过专业化、专家型的社会服务才能逐步实现。为此,知识管理实践的重点,应该在于把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整合、转化为图书馆的重要生产力,或称为核心竞争力。最终让图书馆在与社会的关系中,逐渐摆脱目前被动、依附的窘境。

“知识管理”可能是图书馆管理变革的一把有效钥匙,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它,利用它。限于篇幅,本节提出的若干问题将在后几篇短文中分别叙述。

标签:;  ;  ;  ;  ;  ;  

图书馆管理改革的研究方向--新世纪图书馆管理改革的思考之一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