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越英雄神话的民族文化解读——以壮族莫一大王与越南董天王的神话传说的比较为例论文_周丽

壮越英雄神话的民族文化解读——以壮族莫一大王与越南董天王的神话传说的比较为例论文_周丽

(广西民族大学,530006)

项目编号:2015CXYB02,本项目获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

摘要:莫一大王因其莫一的功绩符合壮民族对英雄的想象而成为其民族的祖先神话,至今仍以各种形式在今广西河池、南丹等壮族地区广泛流传。董天王是越南民族的神话人物,因其代表着越南民族意识的觉醒而成为越南人至今崇拜的英雄。莫一大王的神话传说与董天王的神话传说有很多值得比较的地方,两部作品都是对民族英雄的讴歌,塑造了具有非凡神力的英雄形象;都反映民族矛盾的问题,但在具体程度上各有侧重。但是二者也有其不同之处,通过对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探究发现造成此种现象的问题在于两个民族的意识和二者传播方式的不同。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对我们如今研究壮越文化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莫一大王 董天王 英雄神话 民族意识

莫一大王的传说流传很广,如今收集到的版本众多,我们现在探讨的是蓝鸿恩整理的版本,主要原因在于它更具文学性,它主要讲述了聪明伶俐、本领高强的放牛娃为村民修筑水坝解决旱灾,被村民尊为莫一大王。做了莫一大王之后更想着为村民谋福祉,于是用神鞭赶山造海,且自己也苦练本领,但有一次因不小心在练习射箭的时候把箭射到了京城的王宫,皇帝派人巡查竟然发现有人自称莫一大王于是派遣将官来抓他,但因为莫一本领高强皇帝奈何他不得,于是在国师的建议下请莫一到京城做官。莫一白天在京城做官但晚上都会回家住这个事情只有莫一的妻子知道,所以当莫母听说莫一的妻子怀孕时便以为媳妇不守规矩,莫一妻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藏起了莫一的鞋子,然而莫一却因找不到鞋子而上朝晚了做出压日这一举动被皇帝认为是妖王,于是竭尽全力捉拿莫一,莫一用竹子培育兵马、企图断头再生但都被莫母所破坏致使最后莫一大王成为壮族先民所传唱不息的悲剧英雄。后世文人在传说的基础上形成了史诗、师公剧等更加具有文学性的作品。

董天王的传说主要讲述的是雄王因不朝觐殷朝而招致殷朝侵扰,于是召集群臣商议抗敌之事,有一方士建议向龙君祈求一将领来解决这个困局。龙君在雄王的祈求下献身告知三年之后殷军南侵有一人可扭转战局。于是雄王便搜求天下将才。扶董乡有一富翁60余岁生了一个男孩,但三岁了都不能说话,母亲因嘲笑他只知饮食不能击贼以受朝廷之赏以报母恩,男孩听了之后瞬间能说话并让使者准备应战之器具,让母亲准备吃的和穿的,几天就长到十余丈,后轻松击败殷军骑马上天的故事。

把壮族的莫一大王传说与越南董天王的传说置于比较的视域下,在于二者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1、都是对民族英雄的讴歌,塑造了具有非凡神力的英雄形象。维柯在《新科学》中说:“凡是民俗传说都必然具有公众信仰的基础;由于有这种基础,传说才产生出来,而且由整个民族在长期中流传下来。” 莫一大王和董天王的故事之所以流传甚广,在于它们在不同层面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于其英雄形象符合初民的需要。无独有偶,这两个英雄神话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英雄形象的构建。英雄形象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奇异的出生,具有神力,勇于斗争,为人民谋福祉,建功立业。莫一大王的传说尽管版本各异,但对他奇异的出生、神力的获得都有各自详尽的记述。莫一大王出生时就有猛虎绕于屋,能把牛屎当作石头堵住河水,在获得神鞭之后,为家乡造平原修水田,为村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董天王也是富乡绅在六十岁才生的孩子,“三岁不能言”,但在母亲的刺激下立马就能开口说话,且在用尽了家里及邻人大量的衣食之后,依然食不能果腹,衣不能避体。可见其奇异之处。后知他原本就是天将,使得他的身份合理化了。在《越甸幽灵集》中也有详细记载,董天王,“龙王之托生也,其祠在扶董社卫灵山。”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们对于英雄的想象也是不同的。和平时,英雄具有善良正义、勤劳勇敢等美好品质。战时,英雄具有神勇无敌、保家卫国等优秀品质。在莫一大王的故事中,更多的表达是集中在莫一如何为村民造良田、干好事、谋福利的,而对于抗击北朝侵略只用了几句话带过,这说明在先民的思维中,安居乐业求得生存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反映了在原始社会时期人民的最低物质需求。然而,对于土地、资源的占有,又使得不得不面对来自外界的压迫,这个时候需要英雄来保障其基本的安乐生活,而英雄的出现无论是在理想中还是现实中都是人民的迫切需要。两个神话传说故事对于英雄的构建都是自己面临的真实情况的反映。至今,在有些地方每年都会举行莫一大王的祭祀。在越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人民都要在扶董天王庙举行祭祀活动。从这两个神话传说之中,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时期,人民对安居乐业的要求,对民族侵略的看法,对英雄形象的想象。

2、都反映民族矛盾的问题,但在具体程度上各有侧重。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说:“如果研究活的神话,我们就会看到,它不是象征性的,而是主题的直接表达;不是为了满足某种科学兴趣的解释,而是为了满足深切的信仰需求、道德渴望、社会服从、社会主张甚至实际需要而经由叙事加以再现的原始现实。” 而对两个传说的比较让我们发现这两个传说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大相径庭,纵观莫一大王的传说,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内容一直叙述的是莫一如何为村民赶山造海、筑坝蓄水的故事,直到最后才略微的提了一下莫一抗击番兵被封为通天圣帝莫一大王的事情。而在董天王的故事里,贯穿整个故事的内容是董天王抗击外来侵略的的主题。矛盾推动着整个叙事的进展,两个传说得以流传的很大原因在于民族矛盾一直是悬而未决的且一直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的问题,它是这两个神话传说不能缺少的一环,但也并非是最重要的一环。莫一大王的传说最重要的部分在于莫一的英雄形象塑造在于莫一与大自然抗争的胜利以及为村民谋福祉的心意,而董天王传说最重要的部分却在于对雄王英明的表达,这跟编纂者的现实需求有关。俄国著名评论家高尔基在论述民间口头文学时曾指出:“数十世纪以来,个人的创作就没有产生过足与《伊利亚特》或《卡列瓦刺》媲美的史诗,个人的天才就没有提供过一种不是早已生根在民间创作里的概括、或者一个不是早已见于民间故事或传说中的世界性的典型——这点极其鲜明地证实了集体创作的力量。” 高尔基的言语表明,民间的口头传说是世代累积的结果,我们如今所引以为傲的作品是集世代的人民智慧于一体的,但从另一方面也启发我们,这些世代累积的作品在不同的版本发展中对当时社会情况的描述在变迁的过程中被记录的更加详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文本是当时具体社会具体情况的反映。

越南学者潘玉曾提到:“越南文化的一切表现形式,即使是语言、文学、艺术、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存在一种融合现象,其中,外来成分非常直观,显而易见。而土著成分却含而不露,如果没有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知识,往往是看不到的。” 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在把莫一大王的传说和董天王的传说细细对比之后,我们发现,壮越英雄神话相似之处极其多,这与壮越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关。都曾受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都是东亚汉文化圈的其中一部分,历来交往交流频繁。但二者的不同之处也甚明显,且正是对不同之处的分析赫然发现两个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二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1、展现民族间的反抗和斗争程度不同。莫一大王的传说反映古代壮民族与汉族皇帝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内容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内容,表现更多的是与自然斗争的内容。而董天王的传说贯穿全文的就是越南民族与外来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民族风俗的程度不同。莫一大王的传说描写的壮族风情更加浓烈一些,而董天王的传说描写的越南风情相对淡薄一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莫一大王的传说中,莫一在村边小河筑坝蓄水、用神鞭造平原,莫一善弓箭,以此抗敌,这些都跟当地的自然环境、自然风物有关,董天王因其主要以记叙英雄功绩为主,所以在民族风情上描述较少,但从头戴铁笠、身着芦花等细微之处也能看出其富有民族特色。

3、信仰不同。在桂中地区的壮语中,莫一的意思是牛老大,莫一是以黄牛为图腾的部落首领。对莫一大王的崇拜,反映的是壮民族的图腾崇拜。而在董天王的传说当中,雄王向龙君求雨,实则是祖先崇拜,因为在越南的民族意识中,骆龙君是越南人民的祖先,《鸿庞氏传》中有详细的记载。此外,莫一因不怕脏和臭照顾老妇人而获得了神鞭,在这里反映出壮民族对提倡善良正义的传统文化的歌颂与弘扬,而同样对英雄的成长起重要作用的董天王母亲,后世为感谢其培育出了越南民族救世英雄,特在扶董村修建了供奉雍母的庙宇。这却与越南的母道信仰有关。

造成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因素在于:

(一)民族意识不同。《汉书·地理志》载: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其中,文中提到的苍梧、郁林、合浦等地,在今广西境内,而交趾、九真、南海、日南则是与广西交界的越南等地。 此外,有学者考证,历史上在中国岭南地区和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先后出现的百越、西瓯、骆越、乌浒、俚、僚、土人、侬人、僮等族称,与今天中国的壮族和越南的岱族、侬族是一脉相承的。 从中,我们可知,壮族与越南因其长期受封建王朝所统辖,同受汉文化的濡染,也因其在地缘上相隔较近、文化上同出于一源,故两个传说之间有很多的共同之处,然而又因其壮越两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境遇不同,神话传说等各方面都打上了各自民族比较鲜明的烙印。

莫一大王的传说所反映的反抗斗争的程度不及越南的董天王传,在于莫一大王的传说形成于初民阶段,还未进入封建王朝大肆掠夺、征服少数民族的阶段。在古代国家版图中,广西处于蛮荒之地,诗书礼乐文明尚未普及,后世的封建王朝还常常以烟瘴之地作为作奸犯科者的流放之地。所以莫一大王的传说更多的是写古代先民与大自然的抗击。董天王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但15世纪被封建文人乔富、武琼收录于《岭南摭怪列传》,自成一篇为《董天王传》。究其原因,在于15世纪末明朝统治腐败,国力已不足以控制边陲,恢复独立之后的越南,民族和国家主权意识增强,急切渴望建立一个能够与中国抗衡的国家。这首先要在文化上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并取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对民间文学的整理便是其中一个方面。所以,对董天王传说的采录主要以宣扬国家话语为主。在文章开头,“雄王以天下之富,缺朝觐之礼,殷王将托巡守而侵之。”、首先表明,自己国家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只因不纳贡就受到侵略,以此表明自己的正义性,提出殷王南侵的不义之举,获得国民的同情与支持。然后又写到忧国忧民的雄王召集群臣出谋划策,请求龙君帮助以获英才,以保国家平安。在末尾,直接写董天王乃天将化身,不言自证本国受天神庇佑以此来反对殷朝南侵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越南曾受中国统治长达千年,其间中原也是战火弥漫,王朝更迭,而地处边缘的小国所遭受的苦难更是自不待言。所以一旦独立获取自由之后,渴望把自己作为一个平等独立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确立自己的民族存在,处处透露出与曾从属国相区别的地方,也是情理之中。

(二)故事的传播形式不同。莫一大王的传说一直在广西境内流传,但版本众多,数不胜数,究其原因在于壮民族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这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口头文学的发展,但不利于原始资料的保存。也因其文字的缺席和读书识字的难得,很多传说便得以在广大民众之间流传开来,这些传说虽有很多具体的细节在传唱的过程中有所变化,或增或减,但大致情节却得以保留。莫一大王的传说在历代的传唱中至今已演变成壮民族的英雄神话、祖先神话,成为了其民族历史的记忆。今所存的文本是受到国家提倡,文人整理而成。随着20世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团结少数民族、促进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之下,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的文学被全面整理,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得到顺利展开,歌谣、民间故事等等都得以收录成册,这对壮族文学史的撰写具有重要意义。壮族的莫一大王的传说版本众多,辑录详实,为很多学者研究壮民族英雄神话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在将莫一大王的传说和越南的董天王的传说进行版本考证时发现二者在流传变异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其中最明显的是壮族的莫一大王传说的叙事体例极其丰富,从口头传说后发展到英雄史诗再发展到师公唱本,而越南董天王的传说只有一种叙事体例,那就是散文传说且内容单一。主要原因在于,传说到史诗到戏剧的发展证明了文化进程相较于越南更快,其所受汉文化影响更深。以学者刘亚虎对莫一大王形象的演变的研究为例,他认为“壮族社会先后经历了独立发展的原始社会、封建王朝羁縻制度下的家长奴隶制社会、土司制度下的封建领主制社会,莫一的形象带有这些社会多种意识的内涵。” 所以莫一大王在神话、史诗、师公唱本中表现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别,是社会情况的真实反映。如莫一大王的神话传说中多讴歌人民的朴实善良和表现原始社会的生产情况,演变成史诗之后就是着重描写对皇帝的反抗,形成师公唱本之后就突出科举取士、为国尽忠的意识。

其实,越南的文字演变情况跟壮族差不多,起先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一直使用汉字,后来越南独立之后自创字喃,但这种文字在传播和推广中也不利于民众掌握,所以人民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依然倾向于口头传唱,而口头传唱的作品如果得不到官方的认可保存,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而日渐消失,莫一大王的传说流传甚广的其中一个原因还在于其自问世以来,除了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英雄崇拜因素以外,还在于至今都有专门的节日对其进行祭祀,比如牛魂节。且故事更是被舞蹈、音乐等艺术作为故事的源泉进行再创造而生生不息。虽然越南的董天王至今也仍被民间民众进行祭祀,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和莫一大王的传说想比内容单一且鲜少变化,在于我们所见的版本是被文人收集整理而成,用于宣扬国家意识的。所以其不符合统治者意识的内容被剪除了,只留下作为国家正统阶级作为宣扬的材料。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董天王的传说因为很多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得到整理这一假说。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5.

[2][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M].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刘亚虎.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5]孙逊,郑克孟,陈益源主编.越南汉文小说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转引自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1 (5).

[7]黄玲.诗性的奔放和伦理的沉重——从莫一大王的异文看壮族民族叙事的演变[J].民族文学研究,2010,(5).

[8]孙逊,郑克孟,陈益源主编.越南汉文小说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9]孙逊,郑克孟,陈益源主编.越南汉文小说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0][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11]覃敏圣主编.东南亚民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6.

[12]转引自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1 (5).

[13]转引自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5).

[14]欧阳若修 周作秋 黄绍清等编著,《壮族文学史》 (第一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

论文作者:周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壮越英雄神话的民族文化解读——以壮族莫一大王与越南董天王的神话传说的比较为例论文_周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