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长绯

李长绯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161000

摘要:目的:观察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IPL)评分;同时记录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OABSS评分、QOL评分、IP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联合应用索利那新与坦索罗辛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患者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索利那新;坦索罗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过度活动症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但困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患者的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其治疗方法多采用给予胆碱受体联合拮抗剂(琥珀酸索利那新)和α-受体拮抗剂(坦索罗辛)[1]。本研究中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60例,予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120例。纳入标准:①经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无前列腺增生症状,PSA<5μg/L。②术后7d拔除导尿管,出现尿急、尿失禁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5分。排除标准:术前膀胱容量小于200ml、膀胱收缩力下降者,有严重胃肠道疾病、重症肌无力、青光眼患者,对胆碱受体拮抗剂及α-受体拮抗剂过敏患者,排除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52~78岁,平均(64.72±10.39)岁;病程4~8年,平均(6.52±2.16)年。对照组患者年龄51~79岁,平均(64.38±10.17)岁;病程3~8年,平均(6.25±2.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每次5 m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次0.2 mg,每日1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IPL)评分。同时记录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量表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OABSS评分、QOL评分、IP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口干1例、头痛2例、消化不良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口干5例、头痛6例,消化不良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临床特征为尿急,可伴有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在于逼尿肌过度活动。TURP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手术方式,由于导尿管气囊压迫膀胱颈和三角区、冲洗液、血块等刺激因素增加,促使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的收缩,出现不稳定膀胱症状;此外,前列腺增生导致膀胱出口长期梗阻,可引起部分患者逼尿肌功能不全,这部分患者在手术解除梗阻后也可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2]。膀胱中的胆碱受体以M2和M3受体为主,但膀胱平滑肌的收缩主要依赖M3受体,索利那新是新型的强效M3受体拮抗剂,可阻断选择性地M3受体与乙酰胆碱的结合,阻断钙离子耦合激活膀胱逼尿肌收缩,防止膀胱痉挛的发生,从而发挥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和蓄尿作用,且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坦索罗辛为α1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也具有降低尿潴留的作用[3]。本研究发现,索利那新与坦索罗辛联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后 OABSS 评分、QOL 评分、IPSS 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用索利那新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早期预防性联合应用索利那新与坦索罗辛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患者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生龙,马德爽,胡春欢.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评价[J].中国药业,2017,26(8):60-62.

[2]张成,周玉泉,徐刚,等.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3,22(5):10-12.

[3]于洪波,林建中,吴宏飞,等.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1):52-53.

论文作者:李长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观察论文_李长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