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仙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6
摘要:生态园林设计要充分彰显生态性,同时,也要兼顾园林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欣赏价值,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尤其是在城市观赏园林的设计中,对园林设计的要求更高。其中植物配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要了解植物的生态特性、园林工程施工可行性、植物景观艺术的观赏性、园林运用的安全性等,从而有效保证生态园林实现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法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改善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更优雅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工作,这需要通过生态园林建设来实现。在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配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合理的配置植物能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和绿化功能。
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植物配置设计后,既可以增强颜色的视觉冲击,还可以实现空间的层次感,使得植物的自然美得到科学搭配,增加其观赏性。同时,植物配置优化后,生态恢复作用日益加强。
1.2促进植物的生长
首先,园林设计中将植物进行空间优化,提高空间立体阳光利用率。其次,将喜阴植物配置在地表,提升地面绿化覆盖率。最后,根据地质结构和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科学布置,使得土壤养分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配置上的优化可以更好地促进植物生长,从而达到既美化环境,又恢复生态的作用。
1.3节约资源
优化配置植物后,节省了其它功能的土地,无法利用的土地得到了充分地利用。而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耐旱植物、耐贫瘠植物的应用,节省了水资源和肥料投入,减少了污染,节约了资源,做到了从根本上实现生态保护。
2植物配置的方法
2.1自然式配置
自然式配置包括植物的孤植、丛植与群植。孤植就是对植物进行单株种植,周围没有其他的同类植物。这种方式在生态园林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单株的植物,以供庇荫,并且要保证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能够与园林的其他景观相融合,构成自然的整体,符合园林设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单株植物的个体魅力,将其作为一处主要的观赏景观。丛植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集中的种植同类植物,形成一个群落。在一定的距离内,混合种植多株植物,体现植物配置的自然形态,充分展现植物的自然气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这种植物配置方式的应用比较广泛。群植是将同种或多种类型的植物混合种植,形成群落,数量众多,因此称为群植。这几种方式都是生态园林建设中常见的植物配置方法。
2.2规则式配置
这种配置方式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如行植、正方形栽种法等。行植法主要应用在道路两旁的植物配置中,或者是园林围墙周围的位置。可以栽植一行或多行,使植物之间保持一定的标准距离。正方形栽植法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栽植的区域进行整体的布局划分,采用网状方格的布局方式,然后设计线条交叉点,实现对植物的正方形布局。另外,还有三角形种植法,按照等边或等腰三角形的形式设置植物的布局,根据三角形的边长确定植株的距离。环形种植法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配置方式,合理的设置植物的株距和位置,栽植成环形的状态,可以设计成半环或多环重叠的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点
3.1合理搭配,美观得体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安排小区楼盘附近的景观,对于比较好的景观要加以利用改造,不好的则想办法隐蔽起来。为了让人们更加乐于去欣赏生态园林的绿色景观,不产生厌烦的心理,我们要使得绿化景观的过渡更加自然合理。(2)软化园建生硬感的同时,结合植物的配置,使得园建在得到软化的同时,展现其应有的特色。(3)不论哪个季节,园林中都应该景色迷人,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植物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进行搭配。(4)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安排植物。植物种植数量的多少,应根据种植空间的大小来合理安排,要保证植物种植数量和空间大小的比例有较好的协调性,创造一个适合观赏也适合植物生长的舒适空间。(5)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种植出较好的林冠线。林冠线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绿化景观的美观,我们在选择时要搭配高度各不相同的植物,形成一道高低起伏具有较强美感性的林冠线。
3.2注意植物的季节性
在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配置有明显的季节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个问题,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保证园林的建设效果符合人们的审美以及自然条件的需求。春季,要百花齐放;夏季应绿树成荫;秋季落叶飘散;冬季银装素裹。合理的配置植物,在不同的季节营造不同的意境,从而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在不同的季节要体现不同的观赏特点,提高植物配置的自然性,有效的展现园林的自然特征。园林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环境,要使园林充分发挥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就必须要合理的配置植物,增加植物的品种和数量,并科学合理的设置植物的位置和形态,充分考虑整体的布局情况,将灌木、乔木、花草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种元素相融合的园林系统。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绿化用地有限,园林建设也要充分的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利用土地,在有效的绿化用地内,创建一个最有价值的生态园林。可以增加藤本植物的设置,起到点缀园林的作用。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季节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如夏季植物与秋季植物的搭配,保证植物的季节衔接性,提高园林的整体观赏价值。这种配置形式还能够创造一种对比效果,生长期内的植物与其他植物在颜色和形态上都会有巨大的差异性,使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的层次感,丰富人们的视觉和审美体验,提升景观的美观程度。例如,将爬山虎和枫树搭配在一起,在秋季会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对比,提高景观的独特性。
3.3注重植物配置的层次性
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要确定好植物种植的层次和结构,避免生态园林景观过于单调。比如可以同时使用绿草、花树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加以点缀辅助,为构建园林不同风格的景观提供可能性,使整个生态景观可以实现丰富的水平和色彩效果。比如可以配置高低错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树木,并将其根据不同的高度和色彩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匹配,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以不同的开花期与繁盛期来和整个城市的生态景观的观赏时间进行对应,来确保所有植物能够被充分利用,并形成具有独特观赏效果的景观氛围。
3.4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植物的灌溉问题,结合园林的地理位置等相关条件,合理的设计灌溉水源。可以对周围的城市生活用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灌溉的要求,既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也满足了园林植物的生长需求。
结束语
通过对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可以从中发现,设计生态园林时需要遵从相应的原则,注重其艺术感、自然感和社会感等,实现整体的统一。将艺术的配置建立在生态群落的审美基础上,体现出园林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有效选择与相关要求和规定相适应的植物配置方案。与此同时,此方案还需要具备突出的技术经济效果,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和资源。
参考文献:
[1]庄勇钢,毛桂英.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9):67-68.
[2]程明山,徐良仁.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绿色科技,2015,(01):100-101.
[3]何玉婷,李琳琳.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06):80-81.
论文作者:郑凡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园林论文; 自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