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儿童医院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量化健康教育在小儿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将46例此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予以对照组随机模式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量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骨折愈合有效率为95.65%、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1.30%,以及家长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优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小儿骨折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对小儿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具有极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量化健康教育; 小儿骨折护理; 应用
本研究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将我院46例小儿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与常规模式的健康教育进行对比,凸显出量化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优势与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46例此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9岁,平均(5.6±2.1)岁;6例为锁骨骨折,10例为肱骨骨折,3例为桡骨骨折,4例为掌指骨骨折。对照组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11岁,平均(6.2±2.4)岁,5例为锁骨骨折,5例为肱骨骨折,7例为桡骨骨折,6例为掌指骨骨折。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术,锁骨骨折予以“8”字绷带外固定术,其余患儿均予以小夹板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术。外固定术完成后,再次对所有患儿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骨折对位。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询问患儿病肢是否出现麻木感,观察病肢是否出现肿胀情况,将病肢悬吊抬高、制动[1],督促患儿多食用高蛋白、高钙食物,以此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对照组患儿予以随机模式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随机向患儿及其家长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其错误行为进行专业指导或解答疑问。
观察组患儿予以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量化健康教育。(1)向患儿家属免费发放与骨折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提高家长的认知度;(2)通过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鼓励患儿克服疼痛,说服家长正确看待小儿骨折[2]。(3)护理人员应多次巡视,观察外固定的松紧是否适宜,防止局部软组织发生水肿。(4)患儿大哭大闹时,护理人员应讲解外固定的必要性;(5)骨折恢复期间,指导患儿做功能康复训练。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 18.0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骨折愈合率、功能恢复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中,骨折畸形愈合1例,正常愈合22例,功能恢复21例;愈合率95.65%,功能恢复率91.30%;对照组中,骨折畸形愈合4例,骨折断处错位3例,正常愈合16例,功能恢复15例;愈合率69.57%,功能恢复率65.21%。两组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10,7.612;P<0.05)。
2.2知识掌握程度
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以下知识达到掌握程度的例数分别为:小儿骨头特征18例,外固定知识13例,骨折后护理知识20例;对照组分别为:7,4和19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749,8.932,8.021;均为P<0.05)。
3.讨论
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如果在骨折患儿外固定期间没有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那么往往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骨折断处错位等不良后果,影响功能恢复,从而为患儿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对家庭以及社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对患儿及其家长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量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小儿骨折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对小儿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具有极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亚华. 量化健康教育在小儿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9:184.
[2]张积慧,黄志红. 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J]. 中华护理杂志,2000,06:7-8.
论文作者:季菁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患儿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小儿论文; 功能论文; 家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