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影响因素及有效供给分析-以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北京数据为基础论文

北京市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 影响因素及有效供给分析
——以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北京数据为基础

于泽浩

摘 要 本研究利用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生理-心理-社会-经济”四元假设理论加以构建研究思路,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Poisson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北京数据涉及居家服务项目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女性老年人使用居家服务项目倾向高于男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越倾向于使用居家服务项目;随着年龄的增加,行动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对康复护理需求会有所增加;独居老年人较非独居老年人更少使用居家服务项目;农村老年人上门看病比例远大于城区老年人;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对众多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影响都很显著,孤独感越强,越倾向使用居家服务项目;此外,子女数量、户籍类型、自理能力、护理需求也都对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影响非常显著。从统筹城乡居家养老发展来看,农村地区虽然养老资源有限,但仍具有若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先天优势。研究分析结果可以为居家养老提供供需分析、供给侧改革,以及促进有效供给的依据。

关键词 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影响因素分析;有效供给

一、研究背景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失能、高龄人口持续增加,北京市老龄办发布的《北京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白皮书(2017》显示,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约有333.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5%。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超过380万,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注]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白皮书(2017)》 2015年北京市民政局在其发布的《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中首次提出“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家庭养老只是基础功能的发挥,需要强大的社会化依托服务功能为居家老年人及家庭做支撑。北京市于2015年5月正式实施《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的以居家养老为内容的法规,在居家养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立法调研,确定居家养老服务八大内容,分别是助餐、医疗卫生、家庭护理、紧急救援、日间照料、家政服务、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 在硬件和机制建设上,北京市各区陆续建成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由政府提供场地,委托养老服务企业或社会组织入驻运营,联合本区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机构,集成区域专业化资源,形成不同层级的养老综合服务联合体。在运作模式上,采取市级指导、区级统筹、街乡落实、社区参与的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以实现老年人在其周边、身边和床边能就近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精准、有效供给是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关注的议题,很显然政府在推动计划性居家养老建设方面优势明显,然而却不易把握老年人居家养老动态需求变化,因而对于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的供需机制分析尤为重要,这也是实现居家养老规划与老年人实际需求形成良性互动机制的关键环节。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市有意愿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以上,在家庭养老资源紧张的同时,社会服务没能及时填补空白,居家老年人获得感、满足感不强,生活不便利,致使老年人居家服务有效供给问题成为社区服务层面最普遍、最突显的问题。本研究以全国性、代表性的老龄数据为基础,就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影响老年人居家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基于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及需求,笔者建议大型服务企业应当采取发展型产融结合模式,由企业集团设立多个金融机构平台,打造一个属于企业集团自己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因为服务业的发展需要稳健的资金支持,且金融服务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企业集团打造一个协同发展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不仅能为企业集团的核心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与金融业务支持,而且企业集团建立的金融平台也能对外进行金融服务经营,实现一个平台下的内外创收。

二、文献回顾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面临因诸如健康水平下降、丧偶、失去经济来源等生活变迁时,对由此产生的支持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以便仍能在现有居家环境中继续生活(Pastalan,2009)。[注] Emily A. Greenfield ,“Using Ecological Frameworks to Advance a Field of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on Aging-in-Place Initiatives”,The Gerontologist,Vol.52, No. 1, 2011,pp.1-12. 国外居家养老侧重从生命历程中丧失功能的补给方面阐释,国内则侧重从居家养老需求的计划性安排来理解。

美国学者罗纳德·安德森(Odin Anderson)发现在医疗服务利用方面,不同人口、社会以及经济特征的人在医疗服务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提出系统的安德森模型。模型发展至今还常用于解释老年人对正式社会服务的使用,一般认为老年服务使用影响因素包含三个方面:前置性变量,包括年龄、教育、性别和种族等人口特征;使能性因素,包括收入、婚姻状况、支持网络、服务知晓及认知、地理位置等。需求性因素,包括身体、认知失能、健康状况等。[注] 李月娥.卢珊:《安德森模型的理论建构及分析路径演变评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年第5期,第324-334页。

居家养老服务使用影响因素分析是实现精准有效供给的依据,相关研究显示,年龄、收入、社会支持、患慢性病、服务可及性与知晓度会对不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产生显著影响;[注] 陈岩燕、陈虹霖:《需求与使用的悬殊: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递送的反思》,《浙江学刊》2017年第2期,第30-37页。 年龄和自理能力是生活照料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对文化娱乐精神需求影响显著;[注] 连祎晓等,《河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第5期,第606-610页 微观方面,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对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居家服务需求更突出、专业性强、更多元化,宏观方面,服务供给跟不上老年人服务需求,服务利用远低于服务供给,需求无法满足与服务得不到利用的矛质同时存在;[注] 王莉莉,《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人口学刊》2013年第2期,第49-59页。 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往往收入也较高,[注] 孙鹃娟,《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及代际经济支持》,《人口研究》2017年第1期,第34-45页。 进而服务购买能力也较高;[注] 徐雷,余龙《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健康-基于CGSS(2013) 数据的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年第3期,第52-67页。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人际交往圈也较广、信息获取能力强,因而社会资本也较高,导致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使用可能性较高。职业类属的知识分子、中高收入群体、强社会资本对养老服务利用影响显著,而且存在城乡差异,农村老年人主要受生理驱动影响,城市老年人主要受经济、社会属性驱动。[注] 杜鹏.王永梅,《中国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7年第3期,第26-37页。 子女可能替代市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因而与子女居住可能会降低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与父母同住因需要承担家庭养老服务功能,会影响自身养老服务需求。[注] 王琼,《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人口研究》,2016年第1期,第98-111页。

政府规划居家养老发展方面是强项,从北京市来看,较短时间内,大批镶嵌式小微型照料中心、养老驿站建成,硬件发展很快。然而,计划性养老与老年人需求存在错位,在具体的服务方面,无效供给、供非所需、有效供给不足现象还很普遍,因此对北京市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的分析,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不同影响因素对居家服务项目利用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平衡需求侧和供给侧,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北京市居家服务项目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表5),主要涉及老年人康复护理、老年用品租赁、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聊天解闷等4个项目上使用情况,具体如下:

(二)变量选择

本研究结合安德森模型及数据实际,选取的自变量有: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户籍类型、文化程度;经济、社会变量包括子女数、是否独居、转移性收入;生理、心理变量包括是否患慢性病、自理能力、是否需要护理、孤独感和幸福感。因变量为:是否使用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涉及老年人助餐、助浴、上门做家务、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老年辅具用品租赁、健康教育服务、心理咨询/聊天解闷等9项。

(三)分析方法

上门看病服务项目受户籍类型、是否独居、自理能力、孤独感影响显著。相对于农村户籍,非农户籍、统一户籍老年人更少使用上门看病,发生比分别减少67%、52%;相对于非独居老年人,独居老年人更少使用上门看病服务,发生比减少19%;相对于不能自理老年人,自理能力越强越少使用上门看病服务,减少48%的发生比;从无孤独感的老年人比经常有孤独感的老年人更少使用上门看病,发生比减少50%。

四、数据分析结果

(一)全国、北京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比较

从全国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情况来看,使用率最高的是上门看病38.23%,超过北京市在该项目上的使用率, 其余从多到少依次是上门做家务12.03%、康复护理11.43%、心理咨询10.71%、健康教育10.49%、日间照料9.36%、助餐8.51%、助浴4.54%、用品租赁3.69%等。

综上所述,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表达水平与提高ApoA1表达水平,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表 1自变量分布描述表

表 2 2015年全国、北京居家项目使用比例分布(%)

从北京市老年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使用情况来看,助餐项目使用率最高,为23,31%,其次是上门看病22.07%,其余从多到少依次是上门做家务21.22%、日间照料8.87%、健康教育7.64%、康复护理6.81%、心理咨询5.92%、助浴辅具租赁3.17%等。

他说的靠谱,如今,日益扩张的城市需要大量的绿化苗木,随着“大树进城”口号的喊响,山里常绿的、具有园林绿化功效的大树,批量地被请进了城,尽管林业专家曾呼吁这样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可是不能阻挡什么。另外就是一些暴富的人修建庄园,也使得名贵的树种成为抢手货,如银杏、紫薇、中华纹木等,且价格随着树龄、树形两个核心指标,不断攀升。

从全国和北京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使用统计比较来看,北京市除助餐、家政服务项目超过全国水平外,其他服务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门看病项目不管是全国还是北京使用率都较高,老年辅具用品租赁项目使用则都属最低。

如表3:北京市居家服务项目使用按年龄、性别比、健康自评描述分布,年龄方面,使用助浴项目的老年人平均年龄最大,为74.42,其余由大到小依次是日间照料73.24、上门做家务72.75、上门看病和助餐72.36、老年辅具用品租赁71.94、康复护理71.56、心理咨询/聊天解闷71.54、健康教育服务69.34。性别方面,女性老年人使用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多于男性老年人,男女比例最悬殊的是心理咨询/聊天解闷59.80/40.20,其余由大到小依次是助浴58.73/41.27、日间照料58.59/41.41、康复护理57.14/42.86、上门做家务56.32/43.68、上门看病55.38/44.62、助餐54.87/45.13、老年辅具用品租赁52.83/47.17、健康教育服务53.18/46.82。健康方面,健康自评回答为“一般”的老年人在老年居家服务各个项目使用比例都为最大,健康自评为“好”的老年人使用占比较大的项目主要有健康教育43.07、上门做家务37.36、心理咨询/聊天解闷36.76等;健康自评为“差”的老年人使用占比较大的项目主要有助浴32.27、康复护理26.41、上门看病22.98等。

表 3北京市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按年龄、性别比、健康自评描述分布

(二)北京市老年居家服务分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助浴服务项目受自理能力(ADL)、是否需要护理、孤独感影响显著。自理老年人相对于不完全自理老年人更少使用助浴服务,使用发生比减少63%。需要护理老年人比不需要护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助浴服务,增加1.9倍使用发生比;没有孤独感的老年人比经常感到孤独的老年人更少使用助浴服务,使用发生比会减少70%。

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受户籍类型、年龄、孤独感影响显著。相对于农业户籍老年人,非农户籍更少使用健康教育,减少46%的发生比;年龄每增加一岁,使用健康教育的发生比提高14%的发生比;相对于经常有孤独感的老年人,有时、从无孤独感的老年人使用健康教育的发生比减少60%、64%。

北京市居家服务项目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表4),主要涉及老年人在助餐、助浴、上门服务、上门看病、日间照料等5个项目上使用情况,具体如下:

具备审题能力是每名学生所必须拥有的,但在实际数学学习中,学生因为粗心看错题目、未看全题目、漏掉题目中隐藏条件等导致解答失误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很多教师让学生动笔在题目中圈画重要信息以求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但效果甚微,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是教师“强加”给自己的,并且会占用解题时间,不能主动“悦纳”审题很少有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

家政服务项目受性别、户籍类型、年龄、文化程度、转移性收入、孤独感影响显著。相对于女性,男性使用上门做家务的发生比减少34%;相对于农村户籍老年人,非农户籍老年人使用家政服务发生比会减少58%;年龄每增长一岁,使用家政服务的发生比提高8%;总体来看,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使用家政服务;转移性收入越高,越倾向于使用家政服务;相对于不完全自理老年人,自理老年人使用家政服务发生比减少0.34倍;相对于经常具有孤独感的老年人,从没有孤独感老年人更少使用家政服务,减少54%的发生比。

结合研究主题,为了明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与全国养老服务在具体项目上的差异,首先采用了分布比例比较分析,以便较清晰把握各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状况;之后为了探索所选自变量对9大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的影响,针对北京市老年人数据(样本量3038)采用了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方法,以了解不同自变量对各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的影响,以及不同自变量在9大项目上的综合影响情况;最后,通过采用了Poisson回归分析的方法,以便了解不同自变量对整体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方法体系的匹配,以期对北京市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影响因素形成较深刻的认识。

表 4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使用二元 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一)

注:p<0.05,p<0.01,p<0.001。

日间照料服务项目受户籍类型、是否需要护理、孤独感影响显著。相对于农村户籍老年人,非农户籍老年人更少使用日间照料服务,减少66%发生比;统一户籍发生比减少57%;相对于自理老年人,需要护理老年人日间照料项目使用比不需要护理老年人多1.7倍;相对经常有孤独感的老年人,有时、从不有孤独感的老年人更少使用日间照料,发生比分别少61%、75%。

本文所使用数据来自“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是经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批准,迄今为止,样本数最多,最有价值的养老产业的基础数据。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60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调查范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样本涉及466个县(市、区)的1864个乡镇(街道)7456个村(居)委会。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将近4万人。调查发放样本22.368万份,抽样比约为1.0‰,调查实际回收样本22.270万份,有效样本为22.017万份,样本有效比率达到98.8%。内容涉及老年人基本状况、家庭状况、健康医疗、照料护理服务、经济状况、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维权状况、精神文化生活等9大方面。本研究选取了全国数据中的北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康复护理服务项目受户籍类型、年龄、自理能力、转移性收入影响显著。农村户籍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康复护理服务,非农户籍、统一居民户口老年人使用发生比较之分别减少65%、70%;年龄每增长一岁,康复护理需要发生比增加16%;相对于不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完全自理老年人使用康复护理使用发生比减少60%,相对于不需要护理老年人,需要护理老年人对康复护理的需求增加1.3倍。

老年用品租赁服务项目受自理能力、孤独感、幸福感影响显著。相对于不完全自理老年人,完全自理老年人更少使用租赁服务,减少72%的发生比;从无孤独感的老年人更少使用租赁服务;相对于非常幸福老年人,幸福感一般或不幸福的老年人更少使用租赁服务,发生比减少52%。

助餐服务项目受子女数、是否需要护理、孤独感的影响较显著。孩子数为3个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对于孩子数为1及以下的老年人会减少48%的助餐项目使用发生比;需要他人护理的老年人是不需要护理的老年人需要助餐服务的1.54倍,也即需要护理会增加54%助餐项目使用发生比。从无孤独感的老年人相对于经常和有时感到孤独的老年人更少使用助餐项目,会比经常有孤独感的老年人减少55%使用发生比。较多的子女给老年人生活提供了较强的支持能力,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更需要社区助餐项目的支持,孤独感会增加老年人对社区助餐服务的使用。

心理咨询/聊天解闷服务项目受孤独感影响显著,孤独感越强越倾向于使用此项服务,相对于经常有孤独感的老年人,有时和从无孤独感老年人使用该项服务发生比分别减少60%、82%。

通过自变量对9大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对上门做家务影响显著,女性老年人较男性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该项服务;户籍类型对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在上门做家务、上门看病、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方面都非常显著,农村户籍老年人使用发生比明显高于城市和统一居民户籍老年人。这与大众常识明显相左,说明一方面农村在发展居家养老方面也存在优势因素及先天有利条件,特别农村社区紧密的人际关系,构筑了先天的文化优势;文化程度对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中的上门做家务影响较显著,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使用居家服务项目。可能因为文化程度与经济能力密切相关,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往往经济能力也较强,而经济能力越强,表明老年人市场购买服务的能力也越强,更倾向于使用居家服务项目;子女数对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中助餐服务影响非常显著,子女数在3个及以上的老年人对助餐服务影响显著,相对于子女少的老年人更少使用此类服务。说明子女是重要的养老资源,政策导向上应给予大力支持,发展有利于家庭成员参与的供给和服务机制,巩固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地位,挖掘家庭养老资源的潜力;老年人是否独居对上门看病影响非常显著,相对于非独居老年人,独居老年人更少使用上门看病服务,这可能由于独居老年人社会关系简单,对服务知晓及获得信息方面存在劣势。自理能力对助浴、上门看病、康复护理、老年用品租赁等项目影响非常显著,相对于不完全自理,完全自理老年人更少使用四类服务。显然,伴随着自理能力下降,上门医疗、康复护理、辅具需求都是刚需;是否需要护理对助餐、助浴、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影响显著,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使用四类服务。值得关注的是孤独感对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的影响,孤独感对助餐、助浴、日间照料、心理咨询/聊天服务多个服务项目影响都非常显著,对健康教育、上门做家务、上门看病影响也较显著,孤独感越强越倾向于使用这些服务,表明老年人空巢化现象导致了老年人严重的心理孤独问题。

表 5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使用二元 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二)

注:* p<0.05, p<0.01,p<0.001。

(三)北京市整体居家项目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表 6自变量对 9大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使用影响因素的 Poisson回归分析

Poisson回归模型[注] 郭志刚、巫锡炜:《泊松回归在生育率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4期 。 (表6)显示,性别、户籍类型、文化程度、子女数、自理能力、是否需要护理、孤独感等因素对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影响显著。相对于女性老年人,男性老年人使用老年居家项目服务计数是女性的0.9倍;相对农村户籍老年人,非农户籍、统一居民户籍老年人使用老年居家项目服务计数分别是农村户籍老年人的0.58倍、0.68倍;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对老年居家项目服务使用影响较显著,使用计数分别是未上过学老年人的1.17倍、1.49倍、1.33倍;3个及以上子女数影响最显著,他们更少使用老年居家服务项目,是子女数1及以下老年人的0.79倍;自理能力对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影响显著,完全自理服务使用计数是不完全自理的0.71倍;孤独感对老年居家项目服务使用影响显著,有时、从无孤独感的老年人是经常有孤独感老年人老年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使用计数的0.65倍、0.47倍。

五、结论及建议

北京市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是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及养老服务有效供给重要指标,因而对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女性老年人的服务利用倾向高于男性老年人,且非常显著,尤其是在上门做家务,女性较男性更倾于使用该服务。从人口统计来看,女性老年人,特别是高龄期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独居女性现象更普遍,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多,与此同时,女性老年人往往在社区交往中获取信息能力更强,也有助于服务使用;文化程度对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务上,而没有呈现对上门看病、康复治疗方面的影响,可能是北京市医疗保障普遍较高,大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资源丰富,因而老年人医疗服务使用差距较小;独居老年人并没有呈现较强的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现象,恰恰相反,使用率较低,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独居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因而才能独自居住,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只能与他人居住获取照料,另一个是独居老年人缺少来自子女及从人际交往中获取的信息,导致其服务知晓度较低,心理更容易陷入孤独,更少获得家庭、社会支持。北京市民政局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独居老年人帮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城乡独居老年人巡视探访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独居老年人可享受免费探访服务,以政策发展来看,除通过巡视制度提升独居老年人的应急与安全外,还需要切实解决独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通过社会化养老服务,提升独居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对于城镇老年人,我国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养老压力和问题更普遍和迫切,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较低,留守问题较严重,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少,发展滞后,然而本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上门看病比例远大于城镇老年人,这说明要看到农村在发展居家养老和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上存在的文化优势,农村人际关系同质性强,人际交往较频繁,此种文化氛围中形成了较强的人际信任,因而在居家养老利用上,可能产生较强的趋同性,也会提升现有服务的知晓性。基于此,农村地区具有优先发展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的有利条件,比如医疗服务、互助养老、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等;统计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万,占老年人口的18.3%,[注] 根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统计 北京市约有15万失能老年人,这部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大,老年人及家庭成员困难及压力大,是居家助浴、上门看病、康复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刚性消费群体。失能老年人服务水平是政府的基本养老服务功能的体现,由于家庭照料资源日趋紧张,机构养老服务价格与老年人养老金差距较大,迫切需要政府做好老年人经济能力评估,通过补贴差价或提高居家服务便捷化的家庭床位等形式,解决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困境;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较低,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养老的城求不断凸显,研究发现老年人心理孤独感这一反映心理需求的变量对诸多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老年人空巢化导致其日常生活缺少支持,心理、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老年人普遍社会参与度不高,大众对心理需求往往避而不谈,心理健康宣传有限,对他们而言,使用居家服务的同时,与服务人员的交流、沟通成为无需付费、而又非常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居家养老单纯追求利润、忽视文化及心理呵护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应该做的是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在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之后,才是提供实体服务。综上,北京市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受多元因素影响,基于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可以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改革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和服务精准化将成为解决居家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需求的必然要求。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 王智芳 刘力婕 薛志芳 等(3)409

1.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冰雪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北京冬奥会助推了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推广与普及,同时也带动了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可达5000万人,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无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各注砂孔揭露采空区顶板埋深,注砂管下端安放在采空区顶板处;上端露出地面的高度以施工方便为准,并采用托架焊接或螺栓固定;孔、管之间的环状间隙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密封。

作者简介: 于泽浩,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博士生。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项目“北京市居家养老有效供给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M201711626003)资助。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92( 2019) 07-0196-13

责任编辑: 刘俊沅

标签:;  ;  ;  ;  ;  

北京市老年居家服务项目使用影响因素及有效供给分析-以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北京数据为基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