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黄菊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3)

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就医的78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2014年12月18日至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8例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39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9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研究对比两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置管时间分别为(89.98±4.67)分、(9.24±1.42)d,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相比常规组(17.95%)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显著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综合护理;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效果

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常需接受化疗,而化学药物的刺激性较强,临床常对患者实施PICC置管操作,为减少置管造成的并发症,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1-3]。我院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以来我院就医的78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2014年12月18日至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8例患者进行分组。78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实验组39例患者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65、36岁,39例患者年龄均数为(45.98±5.73)岁,均为女性;发病部位:22例患者为左侧,17例患者为右侧。

常规组39例患者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66、37岁,39例患者年龄均数为(46.15±5.82)岁,均为女性;发病部位:21例患者为左侧,18例患者为右侧。

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发现无明显区别,P>0.05,组间可对比。

78例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常规组39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遵医嘱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实施监测,结合患者饮食喜好给予其饮食建议等。

实验组39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1)心理干预:临床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对PICC置管认知程度不够,严重者甚至出现不配合现象,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PICC置管的意义及重要性,同时,向其讲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并告知其注意事项,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置管工作。(2)置管护理:置管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在对患者实施置管时,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为其选择置管血管,在置管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安排穿刺、置管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置管,置管成功后,使用无菌透明薄膜敷贴进行固定,并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加强巡视,以免感染和出血。(3)置管后护理:置管后,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穿刺的具体血管、穿刺次数、置管时间、置管长度、化疗药物使用情况等,并定期为其更换透明贴膜、肝素帽,同时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存在红肿、出血、感染等现象,以免导管阻塞或感染。此外,应嘱咐患者在活动时,应控制好力度,以免用力过度导致导管滑脱,睡觉时应避免采取侧卧位,避免导管折叠、受压。

1.3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选择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分,主要是指患者对置管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服务态度、健教水平等进行评分,满分100分,满意度越高,即得分越高)、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中的评定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对比研究,满意度评分、置管时间(计量资料,`c±S)、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的统计学方法分别选择t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两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置管时间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置管时间分别为(89.98±4.67)分、(9.24±1.42)d,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如表1:

2.2 比较两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相比常规组(17.95%)明显更低,P<0.05,如表2:

3 讨论

乳腺癌的患病人群以女性为主,目前,临床多对患者实施手术疗法,但为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常需对患者实施化学药物治疗[4],为减少多次穿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临床常需对化疗患者实施PICC置管,但较多研究显示[5],PICC置管后,有部分患者由于未掌握注意事项,配合不当导致出现导管堵塞、感染等现象,所以,需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护理。

本研究为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研究发现,常规护理的干预措施更具有基础性,护理效果一般,不能有效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综合护理更具有系统性及全面性,可有效结合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其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可有效减少置管造成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有助于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切实可行。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置管时间分别为(89.98±4.67)分、(9.24±1.42)d,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优,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相比常规组(17.95%)明显更低,这提示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延长置管时间,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得,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显著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秀苓,周艳,崔秀珍等.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229-230.

[2]付金芳.留置PICC在双侧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249-250.

[3]叶萍,谭思源,汤琪春等.三向瓣膜式PICC在乳腺癌患者健肢置管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4):107-108,113.

[4]江世丽,李国宏.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9):1012-1015.

[5]吴小洁,郭伟军,鲁娟等.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641-1645.

论文作者:黄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黄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