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胎监1054例临床分析

分娩时胎监1054例临床分析

一、胎儿监护仪产程监护胎儿1054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战姝妍,王立媛[1](2021)在《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12月于本溪市中心医院行VBAC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以旧产程标准进行分娩,观察组以新产程标准(宫口开大5.0 cm后为活跃期)联合胎心监护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产程干预(人工破膜、缩宫素、分娩镇痛)情况、产程助产(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及剖宫产)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潜伏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12.28±3.25) h比(8.46±2.86) h、(1.15±0.35) h比(1.03±0.26) h](P<0.05或P<0.01),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2.58±1.23) h比(4.32±1.59) h](P<0.01)。观察组人工破膜、缩宫素及分娩镇痛干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13.33%(8/60)比30.00%(18/60)、25.00%(15/60)比43.33%(26/6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应用于VBAC不仅能减少产程干预,保障母婴安全,降低临床剖宫产率,且不影响母婴结局。

陈宇[2](2021)在《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优势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对传统硬膜外分娩镇痛进行细微的改进,为分娩镇痛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足月妊娠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三组:EP组:硬膜外镇痛组;DPE组: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镇痛组;CSE组:腰-硬联合镇痛组。DPE组和CSE组使用25G穿刺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其中CSE组在硬膜外置管前在蛛网膜下腔给予3ml 0.1%罗哌卡因+20μg/ml氢吗啡酮混合液,DPE组蛛网膜下腔不给药,三组所有产妇均常规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先给予8ml 0.1%罗哌卡因+20μg/ml氢吗啡酮混合液的初始剂量,之后给予相同混合液维持,设置维持剂量8ml,追加8ml,锁时20min。记录所有入选产妇分娩镇痛前(T0)及分娩镇痛后10min(T1)、20min(T2)、30min(T3)、1h(T4)、3h(T5)这六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同时记录三组患者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第一次镇痛泵按压时间、电子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罗哌卡因使用量;记录患者分娩时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骚痒、低血压等并记录出生后1min及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1、三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EP组产妇相比,DPE组与CSE组产妇PCA次数、罗哌卡因消耗量以及单位时间罗哌卡因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各时间段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SE组产妇分娩镇痛起效时间与EP组及DPE组产妇相比明显缩短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EP组产妇与DPE组产妇分娩镇痛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与CSE组产妇相比,DPE组与EP组产妇分娩时瘙痒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低血压、胎心率减慢发生率、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与腰-硬联合阻滞技术相比,其分娩时相关副作用更少,与传统连续硬膜外阻滞技术相比,其镇痛效果更佳,阻滞效果更完善,是临床用于分娩镇痛的新选择。

林鹏[3](2021)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负荷用药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推注作为负荷用药对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严格采取统一标准,选择我院120例足月、单胎、首次分娩的分娩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的背景用药均为0.08%罗哌卡因+0.3ug/ml舒芬太尼(以下简称基础药液),负荷用药为:D1组:硬膜外推注生理盐水5ml(含右美托咪啶0.06ug/kg)+基础药液12ml、D2组:硬膜外推注生理盐水5ml(含右美托咪啶0.12ug/kg)+基础药液12ml、D3组:硬膜外推注生理盐水5ml(含右美托咪啶0.18ug/kg)+基础药液12ml、C组:硬膜外推注生理盐水5ml(不含右美托咪啶)+基础药液12ml;比较四组产妇硬膜外镇痛起效时间、显效时间、硬膜外每小时平均用药量;7个时间点的生命征、VAS评分、Bromage评分、Ramsay评分;分娩结局(顺产、助产、有无侧切或正中切)、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两小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1分钟、5分钟评分、转新生儿科住院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结果D2组、D3组和C组比较,D2组、D3组起效时间、显效时间短于C组、硬膜外用药量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妇MAP、HR在T2-T4时刻均较分娩镇痛前(T0)降低(P<0.05);与T0比较,各组产妇T1-T6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D1、D2、D3组T1-T4的VAS评分组均低于C组、Ramsay评分均高于C组(P<0.05);Bromage评分D1、D2、C组对比无差异(P>0.05),但T2-T4时刻D3组高于D1、D2、C组(P<0.05);四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比率比较,以及新生儿Apgar1分钟评分、5分钟评分、转新生儿科住院比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产妇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相当(P>0.05),但D3组有一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结论在以0.08%罗哌卡因复合0.3ug/ml舒芬太尼为背景用药的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负荷剂量给予0.12ug/kg的右美托咪啶可以缩短起效时间和显效时间,减少硬膜外用药用量;同时提供适当的镇静,缓解产妇恐惧、紧张的情绪,有利于产程的进展;此外对肌力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荣昆[4](2021)在《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仪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产时胎儿电子胎心监护可以对胎儿的宫内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对胎心监护图形的合理解读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惊厥、脑瘫以及酸中毒发生率,因此电子胎心监护对于保障胎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学术界关于电子胎心监护仪的判读标准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规范,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一定程度上了增加了剖宫产率。因此在应用电子胎心监护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同时如何对产程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近些年很多专家学者关于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仪的临床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黄晓聪[5](2019)在《基于胎心宫缩图的特征参数提取及胎儿状况测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胎儿监护是对胎儿进行状态评估的主要方法,是保证胎儿能否在妊娠期稳定生长发育直至娩出的关键技术。最常用的胎儿监护方法为胎心宫缩监护(CTG)。基于监护参数分析并评估胎儿状况,人工分析工作量大且严重依赖个人经验,而现有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临床使用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研究基于胎心宫缩图的特征参数提取及胎儿状况测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研究胎心率(FHR)、宫缩(TOCO)和CTG等参数的临床意义和评价标准;并阐述了胎儿缺氧的危害、原因及监护方法,CTG与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论证了使用CTG对胎儿缺氧状态自动评估的可行性。研究胎心率基线、宫缩基线、宫缩波等特征参数的提取方法。(2)针对现有算法识别减速区准确性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线自适应阈值迭代减速区识别新方法。胎心率曲线动态地与基线进行比较,通过迭代阈值的方法定位减速区的起点和终点,进而准确定位减速区,识别记录胎心率减速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有利于更好地定量分析FHR减速。设置并测算胎心率减速区面积(FHRDA)这个新的量化指标,并研究以此指标评估酸血症的新方法。通过准确识别减速区,以积分法计算FHRDA。经设置对照实验,对共计439例数据使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非参数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儿是否酸血症阳性的FHRDA是具有临床统计学差异性(P<0.05)的。经设置敏感性实验,由FHRDA预测胎儿酸血症敏感性为53.6%,特异性为80.1%;以FHR基线作为标准进行分类,预测敏感性为62.1%,特异性为80.0%。由差异性分析和敏感性实验结果综合考虑,FHRDA可以用于综合评估胎心率减速的幅度、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FHRDA与新生儿pH值存在临床相关性,但FHRDA不能作为独立的参数进行判断,需要合理的根据FHR基线进行综合的考虑。

钟黎黎[6](2019)在《硬膜外镇痛下的经阴道分娩母婴结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硬膜外镇痛对阴道分娩母婴结局的影响,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经阴道分娩临产孕妇8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完全自愿原则产妇分为研究组(硬膜外镇痛组)和对照组(非镇痛组)各41例,记录产妇产程时间和疼痛评分,观察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产后哺乳情况,对比分析产后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疼痛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研究组产后开奶时间及24小时内哺乳次数的统计好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7.3%)、侧切发生率(43.9%)略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4.9%)、侧切发生率(36.6%),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产妇缩宫素使用(29.3%)和导尿例数(53.6%)显着多于对照组缩宫素(9.8%)和导尿例数(14.6%)(P<0.05)。新生儿出生1min(9.20±0.62)和5minApgar评分(9.20±0.61)与对照组1min(9.68±0.34)和5minApgar评分(9.71±0.5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时实施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对产程无明显影响,能够减轻产妇疼痛感,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不影响产后哺乳,未见新生儿不良影响,具有使用价值。

童慧玲[7](2018)在《基于胎儿监护的宫缩识别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孕期胎心宫缩监护,作为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评估宫内胎儿健康状况的监护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自然流产率、早产风险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孕妇子宫收缩,是围产期胎儿电子监护的一项核心参数,关系着孕妇胎儿健康状态,若宫缩过频、强度过大,容易导致早产的发生,甚至造成胎儿因缺氧而死亡或者给胎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对孕妇宫缩信号进行分析,提取与胎儿健康相关的生理信息,对于早产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胎儿监护的宫缩信号处理和智能识别技术。首先,通过分析宫缩信号的基本特性,提出了基于信号质量的自适应滤波方法,并对该方法下基线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其次,研究了基于双状态机宫缩识别算法,分析了两个状态机的构建以及之间转换关系;在提取特征向量基础上,基于决策树分类识别算法构建了最优决策树,实现宫缩强度的智能分类。本文的工作主要为:(1)介绍了宫缩信号基础理论及宫缩信号的采集方式,阐述了常用宫缩信号测量方法,介绍了系统评价指标及宫缩信号数据库,为宫缩信号的处理和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2)提出基于AR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AR模型)频谱估计和基于改进的标准方差STD(Standard Deviation,STD)分类的两种宫缩信号分类标准,对采集的宫缩信号进行分类,并根据信号分类结果自动选择与之相对适合的滤波方式,实现采集宫缩信号的自适应滤波。提出了统计中心层法则,实现了宫缩信号基线的检测和修正。(3)提出基于双状态机的宫缩识别算法。介绍了状态机的理论基础,构建了两个状态机,阐述了各个状态机状态更替的条件,分析了两个状态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实现宫缩识别和宫缩计数的机理。最后利用数据库信号测试了算法的性能。(4)构建了基于决策树宫缩强度分类识别算法。提取宫缩信号特征后,探讨了k倍交叉验证法参数k与算法分类识别效果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特征、不同决策树构造算法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最后与其他算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本文的研究实现了宫缩信号的准确识别及宫缩信号强度的智能分类,为宫缩信号识别算法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张桂珠,袁新茹[8](2016)在《全产程连续胎心监护效果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使用产科中央监护系统进行全产程连续胎心监护效果的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住院分娩的1170例孕妇在潜伏期行入室监护及产程进入活跃期时,进行连续监护至第二产程结束停止监护,对胎心监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低Apgar评分率、新生儿发病率及胎儿窘迫剖宫产率阳性组及可疑组逐渐增多,高于阴性组(P<0.01)。连续监护组胎儿窘迫剖宫产率与入室监护组胎儿窘迫剖宫产率结果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妊娠孕妇在产程中发生胎儿窘迫的几率与正常妊娠比较,差异显着(P<0.01)。结论全产程连续胎心监护不增加剖宫产率,可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胎儿缺氧,大大降低死产,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

孙义新[9](2015)在《基于物联网的胎心监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基于物联网的胎心监护系统,使孕妇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进行胎心监护,通过模拟实验与临床实验评价系统监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以及通过临床试验评价监护系统感知层便携式胎心监护仪的有效性。方法:1.采用嵌入式单片机系统对感知层采集的胎心率、宫缩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进行双向数据发送与接收,智能手机应用软件采用Eclipse开发,对接收的数据处理后显示胎心率数值、宫缩压力数值、胎心率曲线、宫缩压力曲线、胎动数值、电池电量、播放胎心音;采用公共无线网络作为系统的网络层,智能手机通过标准无线网络传输协议将监护数据发送至应用层;应用层服务器平台管理软件采用Eclipse开发,对接收的数据处理后显示胎心监护信息、反馈诊断结果。2.模拟试验中使用超声多普勒胎儿测量仪检测装置模拟胎儿心跳,使用压力测量砝码模拟宫缩压力,依据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护仪行业标准设定胎心率模拟值、压力模拟值以及测量时间点,分别在各时间点记录模拟装置的设定值与感知层便携式胎心监护仪的显示值、服务层系统服务器平台显示值,计算准确率。3.选择足月孕妇作为临床试验对象,本系统中感知层便携式胎心监护仪为实验组,临床标准胎心监护仪为对照组,对孕妇进行胎心监护,记录便携式胎心监护仪的显示值、标准胎心监护仪显示值、服务器平台显示值,计算准确率。结果:模拟实验中便携式胎心监护仪各时间点测量的胎心率准确率均在98.9%以上,胎心率检测值误差不超过±2bpm/min,压力测量非线性误差在-9.1%~7.7%之间,超声输出功率小于10mW/cm2,系统服务器平台显示值与便携式胎心监护仪显示值一致,符合率100%,运行期间无故障发生。临床试验进行70例胎心监护采集,实验组胎心率测量值为(134.04±6.46) bpm/min,对照组胎心率测量值为(133.83±6.51) bpm/min,两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服务器平台显示值与便携式胎心监护仪显示值一致,符合率100%,运行期间无故障发生。结论:基于物联网的胎心监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监测的准确性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感知层便携式胎心监护仪的有效性达到同类产品要求,本系统可应用到围产期胎心监护之中,使孕妇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进行胎心监护,及时了解胎儿的健康情况。

陈晓烨[10](2014)在《活跃期至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在电子胎心监护新三级分类系统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及对产程处理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8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阴道试产且宫口开大3cm开始进行持续中央电子胎心监护的产妇45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008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提出的三级分类系统,将Ⅰ类图形193例作为对照组,将Ⅱ类、Ⅲ类图形26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并探讨异常图形的构成及异常图形出现的时间。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系统进行正态性检验、卡方检验及t检验。结果:观察组羊水过少和脐带缠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过期妊娠、羊水过多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观察组Ⅱ度或Ⅲ度羊水粪染和新生儿转入NICU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剖宫产率及产钳助娩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阴道分娩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异常图形联合出现的类型及其在观察组中所占的比例为:VD119例(45.77%),ED伴VD57例(21.92%),延长减速16例(6.15%),VD伴延长减速16例(6.15%),基线变异减少9例(3.46%),ED伴延长减速8例(3.08%),心动过速5例(1.92%),VD伴LD5例(1.92%),ED伴VD、延长减速4例(1.54%),VD伴心动过速3例(1.15%),ED伴VD、心动过速2例(0.77%),VD伴LD、延长减速2例(0.77%),ED伴VD、心动过速2例(0.77%),ED伴VD、LD2例(0.77%),ED伴LD、延长减速2例(0.77%),ED伴LD2例(0.77%),LD2例(0.77%),基线变异减少伴ED1例(0.38%),基线变异减少伴LD、VD,心动过速1例(0.38%),VD伴心动过缓1例(0.38%),ED伴VD、心动过缓1例(0.38%)。异常图形出现的时间段在观察组所占的比例:活跃期早期13例(5.00%),活跃期早、中期5例(1.92%),活跃期中期38例(14.62%),活跃期中、末期13例(5.00%),活跃期末期17例(6.54%),活跃期末期、第二产程62例(23.85%),第二产程82例(31.54%),活跃期至第二产程30例(11.54%)。结论:(1)活跃期至第二产程异常图形的出现与脐带缠绕、羊水过少相关,两者最常见的异常图形均为变异减速,羊水粪染亦提示胎儿缺氧。(2)活跃期至第二产程异常图形最多见前三位是变异减速、早期减速、延长减速。(3)Ⅲ类图形的诊断较为严格,其提示胎儿酸碱失衡,需立即采取人工干预,Ⅱ类图形占了绝大部分,处理需结合临床综合情况,并需要持续严密观察。(4)电子胎心率监护异常图形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活跃期末期及第二产程,当产程监测到该阶段应密切关注胎心率变化情况。(5)为降低电子胎心率监护的假阳性率,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规范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②参考计算机分析系统③与其他胎儿监测手段联合监护。

二、胎儿监护仪产程监护胎儿1054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胎儿监护仪产程监护胎儿105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2.2 两组产程干预情况比较
    2.3 两组产程助产情况比较
    2.4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3 讨 论

(2)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仪器设备、药物
        2.2.1 监测仪器设备
        2.2.2 药物
    2.3 研究流程
        2.3.1 分组
        2.3.2 麻醉方法
        2.3.3 监测内容及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三组产妇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三组产妇各时间点VAS评分的比较
    3.3 三组产妇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的比较
    3.4 三组产妇分娩镇痛相关指标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的发展
    4.2 本研究的镇痛方案的临床应用
    4.3 分娩镇痛实施时机与方式的选择
    4.4 影响局麻药通过硬脊膜孔速率的因素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实验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分娩疼痛及镇痛的研究现状
    References

(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负荷用药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病例分组
        1.4 剔除标准
    2.主要药品和设备
        2.1 药品
        2.2 设备
    3.方法
    4.观察指标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
    2.起效时间、显效时间、硬膜外用量
    3.生命征、VAS评分、Bromage评分、Ramsay评分
        3.1 生命征
        3.2 VAS评分、Bromage评分、Ramsay评分
    4.产程时间、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情况
    5.新生儿Apgar1 分钟、5 分钟评分、转新生儿科住院比率
    6.不良反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啶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仪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规范解读原则及需注意的问题
    1.1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规范解读原则
    1.2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解读需注意的问题
2.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评估及处理
    2.1 间歇或反复性变异减速
    2.2 反复性晚期减速
    2.3 心动过速
    2.4 延长减速及胎儿心动过缓
3. 结束语

(5)基于胎心宫缩图的特征参数提取及胎儿状况测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纸质CTG报告的数字化方法研究及软件设计
    2.1 材料与方法
    2.2 数据提取算法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宫缩曲线信息处理与宫缩波识别
    3.1 宫缩数据提取
    3.2 宫缩基线提取方法研究
    3.3 宫缩波识别方法介绍
    3.4 宫缩基线提取和宫缩波识别效果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胎心率基线提取与减速区识别算法研究
    4.1 胎心率基线提取方法介绍
    4.2 胎心率减速区识别算法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胎儿缺氧状态评测新方法研究
    5.1 胎心率曲线减速区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5.2 胎心率曲线减速面积与酸血症相关性研究
    5.3 基于MATLAB GUI的系统集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公开专利
致谢

(6)硬膜外镇痛下的经阴道分娩母婴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2.1 实验器材和药物
        2.2.2 产妇分娩
        2.2.3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产程时间比较
    3.2 产程疼痛评分比较
    3.3 孕妇分娩情况比较
    3.4 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分析
    3.5 产后开奶时间及24 小时内哺乳次数
第4章 讨论
    4.1 硬膜外镇痛概述
    4.2 椎管内镇痛用药选择
    4.3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方式
    4.4 硬膜外镇痛对阴道分娩母婴结局的影响
        4.4.1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体的影响
        4.4.2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胎儿监护的宫缩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宫缩识别算法研究发展现状
        1.2.1 胎儿监护发展现状
        1.2.2 宫缩信号识别算法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2章 宫缩信号识别理论基础
    2.1 子宫结构与分娩活动
    2.2 宫缩信号测量方法
        2.2.1 内监护
        2.2.2 外监护
    2.3 宫缩信号特性
        2.3.1 宫缩信号特性及其分类
        2.3.2 宫缩信号时域波形及其分类
        2.3.3 探头对宫缩信号的影响
    2.4 外测法可行性
    2.5 宫缩识别系统性能指标
    2.6 宫缩信号数据来源
    2.7 宫缩信号采集
        2.7.1 宫缩信号采集装置及使用简介
        2.7.2 临床测试验证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宫缩信号预处理
    3.1 宫缩信号预处理流程
    3.2 宫缩信号分类
        3.2.1 基于AR模型频谱估计
        3.2.2 基于STD分类标准
    3.3 宫缩信号分类过程
    3.4 宫缩信号滤波算法
    3.5 宫缩信号基线和归一化
    3.6 分析与讨论
        3.6.1 宫缩信号分类方法参数分析
        3.6.2 不同滤波方式滤波效果对比分析
        3.6.3 基于自适应滤波基线检测效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双状态机宫缩信号识别算法
    4.1 状态机1的构建
    4.2 状态机2的构建
    4.3 两个状态机的关系
    4.4 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决策树宫缩信号强度分类算法
    5.1 宫缩信号特性分析与提取
        5.1.1 时域分析与特征提取
        5.1.2 频域分析与特征提取
        5.1.3 宫缩主要特征提取
    5.2 决策树分类算法框架
    5.3 剪枝处理及特征向量选取
    5.4 分类识别
    5.5 结果与讨论
        5.5.1 训练方式分类结果的影响
        5.5.2 不同划分属性算法宫缩分类识别情况
        5.5.3 剪枝处理分类结果对比
        5.5.4 不同特征向量宫缩分类识别对比
        5.5.5 不同算法识别结果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物联网的胎心监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胎心监护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物联网胎心监护系统总体设计
    2.1 物联网简介
    2.2 系统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便携式胎心监护仪设计
    3.1 整体结构组成
    3.2 无线监护探头设计
    3.3 基于Andriod智能手机胎心监护软件设计
    3.4 便携式胎心监护仪模拟实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器管理软件设计
    4.1 总体方案设计
    4.2 数据传输流程
    4.3 主要软件模块
    4.4 系统运行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床试验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活跃期至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胎儿监护仪产程监护胎儿1054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产程标准联合胎心监护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战姝妍,王立媛. 医学综述, 2021(16)
  • [2]穿破硬脊膜的硬膜外阻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D]. 陈宇. 南昌大学, 2021(01)
  • [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负荷用药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D]. 林鹏.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仪的临床应用进展[J]. 荣昆.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06)
  • [5]基于胎心宫缩图的特征参数提取及胎儿状况测评方法研究[D]. 黄晓聪. 暨南大学, 2019(02)
  • [6]硬膜外镇痛下的经阴道分娩母婴结局研究[D]. 钟黎黎. 南华大学, 2019(01)
  • [7]基于胎儿监护的宫缩识别算法研究[D]. 童慧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8]全产程连续胎心监护效果的临床分析[A]. 张桂珠,袁新茹.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 2016
  • [9]基于物联网的胎心监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孙义新. 东南大学, 2015(08)
  • [10]活跃期至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D]. 陈晓烨. 福建医科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分娩时胎监1054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