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论文_郭静

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论文_郭静

重庆中润购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 400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治理中的心理问题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正确地识别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心理内涵出发,实现社会治理是“人”的核心,是社会治理的主体,管理是一个过程,治理是心理发展的路径之一。因此,心理学家应该关注社会治理的研究内生各种心理问题,包括各种各样的治理主体,社会治理的现实对象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社会心态问题),群体决策心理学,以及心理策略和实践建设的项目。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建立“社会治理心理学”原有的理论体系,实现“用心治理”。

关键词:社会治理;治理能力;社会心态;群体决策;心理建设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对这一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一方面,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它可以解释许多社会过程和社会问题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由于多学科倡导的社会治理理念,协商民主解决矛盾、强化思维,心理与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深刻的认识。未来的职业应该更致力于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治理,和本地化研究应注意多元化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坚持多学科协同创新方向,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

1引言:问题何在

近年来,中国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是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例如,一些心理学家呼吁在实验室之外思考社会治理中的心理问题(付晓兰,蔡华建,2016;杨玉芳,郭永宇,2017),展现学科发展的新价值取向。然而,如何识别社会治理中的心理问题?一般称为各种心理问题,如民族心理问题、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网络心理问题、社会心理问题等,属于社会治理对象的一部分;然而,社会治理中的“心理问题”不仅局限于此,还涉及到社会治理的主要心理、群体决策心理和心理构建。要准确界定社会治理的“内生”心理问题,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心理内涵入手[1]。

2社会治理的心理内涵

社会治理的字面意思是社会事务的治理。问题是谁将执政,谁将执政,如何执政?只有厘清这三个问题,才能厘清社会治理的本质,解释可能的心理内涵。首先,社会治理依赖于多个角色。传统理论认为,政府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唯一管理主体。它具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垄断包括使用暴力在内的公共事务管理权。治理理论强调主体的多样性,但政府无疑仍是最重要的主体之一,治理主体包括非政府组织(或社会)、企业和个人公民或权力(张康智,2014)。具体来说,社会治理应“由国家和社会力量、公共和私营部门、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治理和管理”。第二,社会治理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民主决策等方式[2]。

3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为什么社会治理离不开心理学

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现代的治理理念,与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在治理方式上,社会治理更依赖于民主协商的方式。在治理的目的上,社会治理是强大的它旨在消除社会矛盾。在具体实施方面,社会治理非常重视提升精细化思维。这四个方面都与心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社会治理中心主义的价值。

2.1多元主体:社会信任及其构建

多元主体被认为是与社会管理不同的社会治理最核心的特征。所谓多元主体是治理的多元主体,即不同的群体应该参与社会问题的处理,而不是单一的政府。外国学者认为,治理机构应该包括公共机构、私人机构和各种非营利性组织。

2.2协商民主:心理诉求及其调处

在处理社会问题的方式上,社会治理强调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代议制民主和参与式民主,一个新的民主的西方政治社会,倡导对话和协商和公民参与管理决策,理性沟通,并认为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表达,谈判,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深化了对事务的理解,然后实现优化的利益。

2.3消解矛盾:社会心态及其疏导

预防和化解社会冲突是社会治理实践的重要目标,也是与传统管理模式不同的社会治理理念的另一个典型特征。社会矛盾普遍存在,这是由于资源的不平等占有和利益的分配,以及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如社会群体、阶级、组织之间的紧张关系。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矛盾解决机制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不仅未能有效缓解矛盾,而且还存在着更高的压力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地方政府在处理一个问题不能正确认识,采用高压等不当方式,片面强调“结算水平,导致了人们不能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愿望,最终会导致矛盾升级,对抗的加剧,使政府形象受损和一系列的负面结果。

2.4精细治理:心理技术及其应用

细化是社会治理不同于社会管理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基于中国社会变化的新形式、新矛盾,十九大在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的社会治理问题着重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思路,这不仅是加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指出了新的方向。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传统管理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用于行政工作的经验,庸俗和管理措施普遍有很多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治理需求。针对现有思维集约化存在的不足,明确强调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包括专业化的技术、管理过程的标准化、节约治理成本和治理效果显著。简而言之,社会治理细化的内涵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更专业的治理手段来达到更好的质量、更注重细节、更人性化的治理效果[3]。

3心理学服务于社会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心理学在学科性质上、研究方法上、研究问题上、实践技术上都与社会治理的真正需要相一致。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也产生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当然,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有以下建议。

(1)更加关注社会治理的心理研究

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人员认识到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新心理学研究领域在我国初具规模。但也要承认,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领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研究所关注的具体问题的报道相对狭窄,尽管个人课题研究更深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但更重要的问题的研究仍处于一个相对空白。这就要求我们的学者对发现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去应对问题,并有出色的创新能力来解决问题。

(2)注重理论的本土化和方法的多样化

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时,大多基于国外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当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性在很多方面都很普遍。但毕竟中国在文化和社会制度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往往需要对当前西方理论框架进行本土化。方法上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3)坚持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定位

跨学科协同创新指的是科研课题小组或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结合,解决单一学科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认为是两种学科的融合,包括协作的研究方法。显然,研究社会治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创新,其中心理学的作用不容忽视。

(4)明确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确实,这一领域的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面对社会治理的实践,但不能说这一领域仅仅包括应用方向,或者仅仅强调这一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学者认为,没有直接目的和内在驱动的研究是基础研究,而有目的的研究和外在驱动的研究是应用研究。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5)处理科研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是人民的利益。如果它偏离了这一点,那么治理研究将失去其必要的意义。2015年,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的丑闻震惊了世界,许多心理学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美国军方向囚犯逼供。这一事件给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敲响了警钟。这再次提醒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以正确的研究伦理为指导,不仅要强调技术手段,更要摒弃对人的关注。具体到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研究,我们必须尊重和恰当地处理多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防止治理的异化成为简单的控制。

4结语

本文明确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向。然而,现实的社会管理水平从真正的管理理念出发,离“善治”的目标也有很大的距离,心理干预将有助于更快地跨越差距,尽快实现改革的目标。我们认为,突破、需要社会治理的“心理转向”: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高社会治理主体的能力或心理素质,做出合理的群体决策,在现实中解决社会心理问题,通过构建心理社会治理的路径。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努力可能最终建立起“社会治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实现“用心治理”。

参考文献:

[1]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3):11-17

[2]戚学祥,钟红.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探索,2014(2):66-69

[3]范如国.复杂性治理:工程学范型与多元化实现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15(10):69-91

论文作者:郭静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论文_郭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