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动”首先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完成的,因此“互动教学”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交流。而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互动的情况很少发生,由此也导致了教师本身与学生交流不足的现象产生,令教学效果变得极为不明显。所以做好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互动,对于教学效果而言极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080-01
一、创设质疑平台,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此,只有使学生充满疑问,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有所发现和创造。一般来讲,学生也非常愿意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在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是被动地学习知识,他们缺少探究的意识,常常是依赖于教师,学生被束缚在教学课堂、教材和教师的圈子中,这大大地扼制与压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应当激励学生提问,敢于质疑,创设质疑的平台,以有效地实施互动教学,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热情,进而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建和谐平等的对话机制,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
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事实上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这是一种合作、交流和沟通的过程,这种活动过程是以生生和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作为体现形式的,而相反的,教师那种独白式的讲解和权威式的教授就难以实现理想的互动效果,良好的心理环境与和谐、宽松的外部条件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互动。为此,创建和谐平等的对话机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互动的前提条件。和谐平等的对话指的是所有学生的参与,应当包括生生与师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彼此之间心灵的沟通,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彼此思想的融合。教师应当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回答,以使学生学习新知,也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相反的,倘若这种对话机制是不平等的和不够和谐的,那么学生就感受不到宽松的环境,不能够毫无顾忌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自身的感情,这种互动教学是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作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多多地激励学生、肯定学生和尊重学生,以使和谐平等的氛围充满整个教学课堂,从而实现理想的互动效果,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要求所有的学生集体参与,强化互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懒散,为此,教师需要使这部分学生都参与进来,以防止学习热情不均衡情况的出现。因此,教师在实施互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尽可能地使层次不一样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互动教学中,以使这一部分学生呈现自身层次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不一样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体现出学生手中学习工具的作用来,以使学生通过借助学习工具探究新知,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从而有效地体现出层次不一样的学生的思维水平。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先将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呈现给学生,再顺势一拉,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考虑: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哪些呢?学生就能够通过自身所认知的长方形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进行推导,像是对边相等和平行等。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认知,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互动中,倘若有的学生遇到难题了,那么教师就应当指点学生,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有效地推动与调控学生的学习。在实施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倾听和观察,在恰当的时机提示学生,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少做提示和不做提示,而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提示得多一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一些探究的方法和策略,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发现,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当然,有些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的过程中,会比较盲目,像是有的学生在使用拼图形的时候,仅仅是感觉好玩,却不明确自己拼图形的目的。这时,教师不可以直接批评学生,而是需要进行有效地引导和启发,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得出数学结论,而且还能够深入地体会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借助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常常需要借助生活实际中的一些例子对数学问题进行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借助一些生活经验,实施课本知识实践化和生活经验课本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懂得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时候,不实施传统意义上仅仅是写出价格与兑换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事先备好一些教学工具,并且组织学生加入,在班级中模拟现实场景中进行购物交易的情境,扮演买卖的角色。这样,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当学生碰到难题时,教师将一些有意义和共性的问题加以提炼,再有效地指导学生,就会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实施互动教学,学生会比较乐意地参与,从而真正地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互动教学, 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使教师始终站在一个辅导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将数学教学内容转换为更贴近生活的内容,令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讨与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思,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扎实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令自己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卫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互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3(3).
论文作者:张建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学生论文; 互动论文; 教师论文; 有效地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和谐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