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论文_许晓兰

四川省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611934

【摘 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路径组与参照组(n=42)。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路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与路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区别(11.9% VS 2.38%),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的各项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路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62%,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3.33%,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改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关键词】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临床护理路径

[Abstrct]Objective: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rehabilitation stage th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Methods: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6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84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order into the pat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n=42).For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for path group patients means of interven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ndependent life ability score,and the patient's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path set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11.9% VS 2.38%),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compar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Path to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various independent life ability score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atients,to compare the value of statistical data(p<0.05).At the same time,the path to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7.62%,the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83.33%,the data comparison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recovery stag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ife of the patients,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value is higher.

脑梗塞指的是因为脑部血管缺血或者缺氧而引发的血流动力学转变,患者的情况下会发生脑组织坏死症状,致残率与死亡率相对较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也不够理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为脑梗塞患者提供科学的康复阶段护理指导。文章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路径组与参照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情况所带来的影响,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路径组与参照组(n=42)。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临床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参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2:20,患者年龄在44岁到76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7.98±6.51)岁。路径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1:21,患者年龄在45岁到76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57.87±6.82)岁。组间各项数据资料比较无明显区别,具有分组研究价值(p>0.05)。

1.2 方法

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路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具体方式如下。

1.2.1 心理康复护理

脑梗塞患者常常会因为肢体障碍问题,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比如焦躁、易怒以及消极心理等等,患者少言寡语,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也相对较差。针对于上述问题,则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指导。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交流,使患者能够重塑康复的希望,保持积极的康复训练态度,不断增强自身的自主生活能力。

1.2.2 卧床期康复护理

(1)指导患者卧床,实施肢体功能锻炼与体位训练。通常情况下可以应用侧卧的方式。指导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每间隔两个小时,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实施一次体位更换活动,头部放平,肘部自由伸展,下肢髋关节向前屈,膝微曲,最后患侧的上肢肩应该处于向前的位置[1]。(2)桥式运动指导:患者平卧,下肢屈曲,患者和家属立于两侧,一手托其臀部,一手按住双脚,指导患者用健康一侧的上下肢带动另一侧完成高抬驱干和臀部的动作,重复动作15次。同时,还可以实施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活动[2]。(3)指导患者日常生活,告知患者增加使用患侧的使用频率,如刷牙、洗脸等日常活动,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患侧肢体,减少依赖他人。

1.2.3 离床期康复护理

离床期主要实施平衡训练与生活能力训练。首先在平衡训练方面,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参与坐位平衡、轮椅转移以及站立平衡训练[34]。生活能力训练,则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参与脱衣训练、穿衣训练以及刷牙训练等等。

1.2.4 步行期康复护理

步行期的康复护理,则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有序展开:(1)站立行走训练。通过情况下,脑梗塞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速度比上肢功能恢复速度较快,患者多在康复2周左右便能够参与行走练习,故而需要指导患者实施行走锻炼,平稳站立后,由责任护理人员进行搀扶指导,且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5]。(2)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使用患侧穿衣服,喝水、进食等,自主整理床铺,应用双手扶着楼梯杆下楼等。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自主生活能力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主要是应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指数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越强。并在患者出院前,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子项目包含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由患者不记名投票(总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软件,以百分数和例数表达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应用“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照组与路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参照组与路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区别(11.9% VS 2.38%),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参照组与路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护理的过程更加规范、有序,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护理干预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应用,需要明确认识到心理状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脑梗塞患者常常会因为肢体障碍问题,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指导。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交流,使患者能够重塑康复的希望,积极参与各项肢体功能锻炼活动。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卧床期康复护理、离床期康复护理以及步行期康复护理等方式,指导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实施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护理人员需要基于脑梗塞患者的实际生活,开展各项康复指导与康复锻炼活动,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参与坐位平衡、轮椅转移以及站立平衡训练,告知患者增加使用患侧的使用频率,如刷牙、洗脸等日常活动,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患侧肢体,自主整理床铺,应用双手扶着楼梯杆下楼等,在循序渐进的指导模式下,不断增强脑梗塞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

结合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结果来看,参照组与路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区别,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规避患者各类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脑梗塞患者康复期各项功能锻炼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路径组患者的各项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62%,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3.33%,数据资料比较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为患者带来人性化的护理体验,帮助脑梗塞患者更快的恢复自身生活质量,且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结果与[6]翟君霞等参考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充分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的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样本研究的数量,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且全面的临床护理指导与护理服务。

综合上述内容,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改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满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6,01(17):202—203.

[2]张灿灿.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16):233+235.

[3]陈传玲.探究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6,32(13):178—180.

[4]张黎,姜曼,冯雪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6(23):671—673.

[5]刘雪莲,蒋茶英,陈闯宏.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06(14):753—755.

[6]翟君霞.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8(25):219+221.

论文作者:许晓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论文_许晓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