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系列研究论文_程棋辉

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系列研究论文_程棋辉

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510631

摘要: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科教兴国,并将其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中小学校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基础,要想全面提升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首要的就是进行教育环境的改善,中小学校的建筑是最为普遍、数量最大的公共性建筑,其建筑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对整个中华民族民族素质的提高、各类人才的基础性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针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对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育发展;适应;中小学校;建筑设计

引言:最近几年,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不断的深入,研究成果也是比较显著的,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而这些内容的变革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环境与之相适应,这就使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逐渐被重视起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并对别的国家的经验进行借鉴,探索与我国教育相适应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从校园整体环境的规划入手

对于校园的整体规划而言,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环境,主要包括丰富的文化环境,广泛的交际环境,生动的学习环境和优雅的艺术环境。学校在进行整体空间布置的时候,一定要将学校的实际规模和功能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要适应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周围的地形、地貌条件,全面规划校园内部的每一个建筑和场地,并个做好绿化的设计,进而构建一个完整有序的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区分不同的功能场所,尽可能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比如校园的广场,作为学生主要的活动场地,一定要将其机能真正的发挥出来,在审美设计上要突出青少年的审美观,将校园广场延伸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在安全得以保障的情况下,可以大胆的尝试下沉式的庭院设计,通过丰富的空间效果吸引中小学生,因为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是非常明显的,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拓展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另外,与校区房屋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道路、景观与绿化,为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花园式”的校区规划理念已经在不断的完善当中,体现了当下重视生态环境的时代主题。

2.中小学建筑的设计可以朝着生态学院的方向发展

2.1为适应中国教育的发展,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小学在建设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生态平衡。现在的自然环境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校园建设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平地效果,也绝不能采取先拆光再重建的方式。

2.2在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中要突出地区的环境特色。俗话说“存在即为合理”,我国居民在生活的过程中,通常都是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建筑形式的确定的,基本上都是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前提,教育建筑也应该适当的借鉴当地的建筑形式。

2.3不能忽视空间的绿化。树木成林不容易,伐不如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将校园的环境维持好,就需要有足够的绿色环境,景来自于自然,一草一木都能勾起学生的回忆,触景生情,既美化了环境,也有助于学生观察与思考,真正的将“观赏性”与“实用性”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3.为满足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加强教室微环境的技术设计

现在的中小学校在室内舒适度方面主要涉及的问题就是空气质量、声响效果、采光照明及防止眩光等几方面,具体的改善措施如下:

3.1光环境

为了解决教室采光的问题,需要首先查找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的问题主要受限于设计规范的设计值太低,还有就是建筑平面的组合形式和空间的构成受限。传统的砖混和砖木结构限制了采光口的选择与设计,如果采用框架式的结构或者是无梁楼板这些新型的建筑空间结构形式,就能使教室的采光在设计上增加灵活性,采光效果也相应得到改善。另外,室内的环境也会影响到采光的质量,从室内光的舒适度来说,教室内部的每一个表面在亮度上要尽量保持接近性,界面与界面之间形成由大到小的亮度分布,充分考虑装修材料的光泽度,因为越是光亮的材料越容易形成反射的眩光,使可视度降低,很容易形成视觉疲劳。

3.2声环境

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教室要具备较好的听闻条件,也就是说教室在具备了比较好的混响时间和声场均匀分布的条件下,还要进一步细化设计,对教学楼的平面形状、教室的组合、维护结构都要做以设计。现代中小学教学中教学环境要求更加的安静和独立,因此教室的听闻环境一定要做相应的变化,创新学校的建筑规划设计。

3.3空气质量

教室内部的空气质量是学生学习效率是否能够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确保教室具备良好的空气质量,现在比较适合使用的一种换气通风设备就是负压通风设备,成本比较低,能够确保教室内完成必要的换气次数。但是该设备也有明显的弊端,即不太适合应用于人员密集、冬季寒冷的空间,尤其是单走廊模式的教学场所。还有一种设备能够提升教室的舒适度,那就是带有热回收的送排风机组设备,适合的建筑布局为一侧是教室,另一侧是走廊的教学楼。

4.中小学校建筑的设计可以从开放性的角度进行空间的设计

开放性的学校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体现,就国外一些学校的设计来看,优点是非常明显的。现如今,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但是素质教育依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从学校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综合性的改革。开放式的空间主要体现的就是个体化的行为模式,实现动态化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找到中小学校适应的空间模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通过技术措施改善小空间的教学问题,尽可能的扩大教学的空间效果;另一个就是为活动者提供足够的对外交往的空间条件。在这种类型的空间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感和他们的身心成长,对他们的学习和运动进行了解和预测,帮助学生树立细节观念,重视细节性的设计,从而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学习与活动的环境来。

5.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

中小学校的建筑在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建筑场地的环境情况,结合学校所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建筑节能的设计,尽可能在建筑中使用节能材料。建筑节能就是要求在建筑中合理的进行能源的使用和有效的利用,尽可能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进而降低能耗,因此,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节能材料的使用,建筑节能材料主要是用来维系建筑物的日常使用的,要尽可能选择能耗低的材料,实现节能的目的。比如中小学校建筑墙体为了体现节能设计,现在比较常用的有多孔砖、空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夹心聚苯板和填充保温材料的夹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优点明显,即质量轻、力学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强,同时用于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原材料大部分是工业废料或者是其它非黏土资源,在建筑使用中的功效也基本接近黏土实心砖。新型墙体材料的保温热性能基本上都能满足目前节能标准要求。

结束语

中国教育的发展在不断前进着,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其内涵是比较多层面的。现代的校园建筑环境不仅要体现对素质教育的支持,也要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一定要坚持从整体出发,通过模块化的功能组织来进行空间和开放空间的联系,将中小学校建筑的自然性、趣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创造良好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系列研究--李帆-《建筑与文化》2015年第9期

[2]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设计方案-李冰冰 -《建材与装饰》 – 2016

论文作者:程棋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系列研究论文_程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