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要。重点之一是公路交通建设。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养护是公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和养护要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寻求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和养护的正确方向,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立了良好的流通机制,促进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一、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一是对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项目进行分析;二是制定公路建设专项规划;三是公路建设专项规划的实施和实施。具体来说,分析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工程,是制定具体公路建设规划的前提。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主要是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施工人员的组织和管理、工程质量和对工程进度的掌握等,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主要是保证日常生产。不影响公路沿线居民的生活,保证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的安全。
1.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公路施工过程进行现场监督,落实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有关技术标准;二是严格的技术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根据实测数据,准确、准确地进行施工,建立了工程施工前的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应做好工程外部交流,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过分关注工程本身的施工,忽视工程对外部的影响,避免因施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而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影响。考虑项目建设。公路建设企业应当借鉴和吸收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经验,引进其他企业的先进施工经验和管理理念,逐步提高本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二、加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明确管理职责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制和责任制,确定各级技术人员的能力、职能和责任,深入落实技术人员的责任,做好施工组织、施工方案设计工作。施工审批和实施,并按有关施工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和管理,一经发现违反规定。应立即对人进行处罚,由此造成的风险也应由个人承担。
2.2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
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是促进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培训,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分项工程和配电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管理公路施工,通过组织技术学习和技术培训,实现共同沟通,不断提高公路和人员的素质水平。
2.3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技术管理结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潜力和价值。具体公路建设项目要按照我国有关部门颁布的规定和标准进行细化,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真正做到规章制度。可以遵循。此外,定期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召开相应的总结和评价会议,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制定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施工前,建设项目部应对危险性较大的子项目、子项目进行检查,制定相应的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计算和核对,并附计划和详图,确保施工安全。从技术角度来看。必要时,项目部应通过专家分析论证进行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和项目部要对施工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和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应运用桶理论加强薄弱环节的专项管理,扼杀萌芽状态下的安全隐患。
三、公路养护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系不太灵活
由于缺乏不同类型的公路养护部门,导致管理混乱,一些养护企业缺乏足够的自主权,依附于公路管理机构,没有真正成为养护市场的中流砥柱,养护机制落后,固有的传统模式无法适应。以新的公路养护经营管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公路养护建设资金不足
养护资金不足,不可避免地导致公路病害不能及时处理,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目前,各城市的公路养护和建设工作普遍缺乏养护资金,导致公路全寿命养护成本增加。另外,由于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只能在最需要养护的地方投入有限的资金,导致养护模式粗放,无法按照正常法律合理、科学地安排大中型养护资金。区域、公路等级、道路龄期等。
3.3我国公路养护部门管理滞后
有些公路养护部门在进行公路养护时,不及时处理公路病害。当公路路面或路基出现问题时,公路养护部门的工作人员采取养护措施。例如,由于国道桥头路面出现沉降现象,车辆通过桥头沉降区时会出现“跳车”现象,导致路段行驶缓慢,交通拥挤。这种滞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4公路养护技术含量低
由于我国养护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设备的使用和养护技能赶不上公路养护检测设备的缺乏,有关部门只能做一些日常检查,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例如,上述国道桥头路面的沉陷现象是由于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的掌握不到位,车辆将新修补的沥青从坑中碾压出来,以及现有养护机械性能发展的严重不足。他使用的维修机械,以及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的维修都只是在实验实施阶段。
四、公路工程施工养护措施
4.1完善施工维护制度和措施
为防止质量缺陷的发生,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应加强施工和养护工作,制定和完善施工和养护制度和措施。然后严格执行维修方案,更好地规范维修项目的建设。明确养护施工人员的具体职责,使其能按要求进行养护施工,加强检查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止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使公路工程更好地运行和发挥作用,提供保障。为了车辆的安全平稳通行。
4.2实施预防护理理念
为了有效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养护水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必须贯彻预防性养护和护理的理念。预防性养护是指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情况下,对结构良好的路面或附属设施计划采取一些经济有效的措施,以达到维护路面系统、延缓损坏、维护或改善路面功能状况的目的。加强养护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重视公路工程养护施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养护施工。提出预防性养护和护理的概念,指导公路工程的养护和施工。深入理解预防性养护和护理理念的内涵,及时发现路面可能存在的早期病害。此外,应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提高养护计划和养护管理计划的针对性,及时修复质量病害,保证公路工程的良好运行和发挥作用。
4.3加强建设维修资金投入
公路工程维修与建设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因此,根据维护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为提高维修建设水平,必须保证维修建设资金投入充足,制定合理的维修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主要用于维修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维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的支付,以及维修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同时,要合理安排资金支出,保证资金到位,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提高公路工程养护建设水平打好基础。
4.4工程施工跟踪管理
在传统的公路养护模式中,由于缺乏对公路施工的实施跟踪,公路养护质量大大降低。例如,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等情况,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处理,导致裂缝扩大。在公路养护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没有严格控制,公路养护难度加大,养护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此可见,公路建设质量是公路养护的先决条件。如果不对公路建设进行跟踪管理,将大大增加公路养护的压力。
五、结束语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与有效养护措施探讨在这个阶段,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管道施工技术在管理和维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各种认知上的不足,工作还不够。适当和其他问题。这给公路的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这方面,应结合目前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项分析。本文对公路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公路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各方面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路面质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邹国江.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的相关思考[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8(01).
[2]刘芋良.关于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价值工程,2012(03).
[3]杨建华.公路施工管理现状及养护措施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18:200.
论文作者:周雍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公路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措施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