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SCI)患者抑郁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确诊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于治疗前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脊髓损伤;综合护理;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261-02
脊髓损伤是因为外界间接或直接的外力作用于脊柱,而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从而导致患者的肌张力出现异常和病理反射等相应的改变,出现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本文特对60例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 1月-2016年 5月在本院就医的 60例SCI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6版,2006)[2],60例 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28例,女 2 例,平均年龄(49.12±11.38)岁;病程(22.32±14.38)d;完全性损伤21例,不完全性损伤 9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平均年龄(48.27±11.64)岁;病程(21.77 ±14.93)d;完全性损伤 22例,不完全性损伤8 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评估标准
护理满意度由医院自拟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判定,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超过95分为非常满意;超过60分为大致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及大致满意者的比例记为总满意度。依从性:从病患配合治疗程度、关心疾病程度、配合护理程度等5个方面制定依从性评定量表,医师与护士一起负责,总分为100分,依据病患得分:大于80分者为完全依从,60至80分者为基本依从,小于60分者为不依从。
1.3 干预治疗
两组均按常规给予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另予以下综合护理干预:
1.3.1心理干预:采用倾听的心理学手段,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问题,帮助患者认识问题。同时应用精神支持疗法,改善患者内心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1.3.2制订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从而对康复产生积极的意义。
1.3.3脊神经功能观察:观察患者截瘫平面、四肢感觉、运动、及肌力情况。
1.3.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呼吸道梗阻和感染: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咳嗽、咳痰等:(2)深静脉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药物预防:并给予机械预防措施,早期运动,穿弹力袜、间隙气体加压装置、租底静脉棒等:(3)压疮: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拖拉等损伤皮肤,保持床单干燥平整。
1.3.5功能锻炼:主要为上肢和手的功能恢复,及四肢功能锻炼。截瘫患者行双下肢被动运动。并进行肌肉按摩,由远端到近段,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所有计数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组经治疗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SCI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SCI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运动、感觉功能受损,严重可伴发肢体瘫痪、痉挛、大小便障碍,导致重度残疾,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导致患者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心由于功能障碍治疗效果差,导致长期瘫痪在床,从而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心理反应,其突出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症状[3]。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经治疗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综合护理中的健康教育的方式降低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同时进行的心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更好的舒缓心情,使之了解到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激发患者主动、自觉的进行康复训练。本研究还发现,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工作中,我们通过更加细致的护理,更加完善的沟通,能够充分和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护关系,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达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其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康复,提高其依从性,并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丘卫红,郝元涛,钟兴等.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2):1095-1099.
[2]金妹,时美芳,邹卫英等.认知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8,7(11):809-810.
[3]刘学军,刘光亚,马静.心理治疗缓解抑郁的生物学机理[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04:260-262.
论文作者:王良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脊髓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完全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