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东湛江 524003
【摘 要】目的:探究紫杉醇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药代动力学与疗效、毒性反应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2014年1 月与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20 例,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相对应的组别,入院后给予紫杉醇140~180mg·m-2,静滴3.5h,并在第1~4 天结合顺铂25mg·d-1进行化疗治疗,采集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血液样本,采用HPLC法测量患者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疾病控制组的用药剂量、t1 /2α、t1 /2β、Cmax同疾病进展组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组的t1 /2α、t1 /2β、Cmax、AUC、Vd 同中性粒细胞减少组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肝功能损害组Cmax、AUC、Vd、CL 同无肝功能损害组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可以采用紫杉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紫杉醇;非小细胞肺癌;药代动力学;疗效、毒性反应关系
【中图分类号】R3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9-049-02
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类药物中,大多数存在治疗指数不足,毒副作用强等特性[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紫杉醇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药代动力学与疗效、毒性反应间的关系,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与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2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使用紫杉醇之后其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分析其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同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寻找出易于临床实施的紫杉醇用药方案,提升患者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于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20 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男12 例,女8 例,年龄19~68 岁,平均年龄(45.22±2.13)岁。
1.2 方法
采用紫杉醇药用制剂(美国selleck 品牌),2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给予紫杉醇140~180 mg·m- 2 使其溶解于600ml,纯度6%的葡萄糖溶液之中,注入时间为3.5h。在注入紫杉醇制剂前采用一般常用抗过敏类药物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并在注入过程中监查患者的血压及脉搏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 x ±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 检验(或者采用T 检验);对比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均给予紫杉醇药剂治疗,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各项研究内容详见表1~4。
表1 患者药代动力学参数
3 讨论
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类药物中,大多数存在治疗指数不足,毒副作用强等特性,目前临床上对于大多数的抗肿瘤药物疗效及其毒副作用,依然不具有有效、确切的监控方式,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2],无法确保药物疗效最大化及毒副作用最小化。依据国际相关文献报道紫杉醇静脉注入的药代动力学,注入时间有:2~5、25、55、95h,患者体内血液药物浓度为双向减弱,药物成分同血浆蛋白及人体组织,特别是微管蛋白存在大面积的融合现象,但药物成分依然较易于从由中央室血浆流出[3]。目前国内医学界对于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报道不甚相同[4],有文献指出,在应用紫杉醇注入3.5h 后,注入结束时的血液中药物浓度最大,为(4.10±1.29)mg·L- 1,t1 /2 为(12.14±4.49)h,Vd 为(529.55±188.07)L·m- 2,CL 为为(21.71±4.33)L·h- 1·m- 2。
从本次研究中的实验结果来看,患者血液中的紫杉醇含量在制剂注入开始后急速升高,并且升至骨髓抑制浓度,在注入结束最后时刻血液中紫杉醇含量达到最高。在对患者注入紫杉醇的血液进行抽取检验,发现其中有4 例患者为一室模型,14例患者为二室模型,剩余2 例患者为三室模型。因此可以推测出,紫杉醇由于患者个体特征的不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代谢差别,因此需要对患者采取血液药物含量定期测量,从而为患者制定出更加详尽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在此次研究中,疾病控制组患者的相同单位体积的用药量要大于疾病进展组,两组结果相比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关于白细胞减少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关系研究中,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组的t1 /2α、t1 /2β、Cmax、AUC、Vd 同中性粒细胞减少组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本次关于药物肝毒性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关系研究中,肝功能损害组Cmax要明显大于无肝功能损害组,因而在临床用药时对肝功能存在问题的患者要尽可能的不使用化疗类药物,降低患者的肝损伤,同无肝功能损害组相比组间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可以采用紫杉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园园,戈伟,徐慧琳等.紫杉醇联合顺铂/依托泊苷与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62-66.
[2] 周婵,李月雅,杨等霞等.EP/CE 联合与不联合紫杉醇方案治疗复合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5,(2):91-95.
[3] 彭小东,钟小军,黎军和等.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二线治疗复发的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4):113-115.
[4] 张琴阳,周永青,丁海斌等.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3,18(10):1974-1976.
论文作者:何秋养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紫杉醇论文; 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动力学论文; 细胞论文; 药物论文; 肝功能论文; 《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