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超声用于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断的方法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间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随后行活检穿刺检验,比较单纯应用彩超诊断结果与超声引导下介入活检的诊断结果。结果:单纯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炎的比例分别为48.9%、28.9%和22.2%,而超声介入诊断分别为了53.3%、26.7%和20%。与超声介入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单纯彩超诊断6例误诊为甲状腺癌、3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误诊为甲状腺炎,诊断准确率88.9%,与介入超声诊断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介入超声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且可准确评价肿块的良、恶性,以指导临床准确对症治疗。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活检穿刺,甲状腺疾病,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用于甲状腺疾病诊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可评价甲状腺病变,还有助于对疾病类型的分辨,以指导治疗[1]。但现代临床诊断讲究综合性,通过多种方法结合来进一步明确诊断、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或漏诊率,甚至可以进一步对病情进展程度进行评估。随着彩超在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介入超声逐渐受到重视,其特征是利用超声技术引导甲状腺穿刺,以获取病理样本,通过实验室生化检验来进一步明确病变类型、疾病程度等,以提高诊疗效果[2]。现对我院介入超声的诊断情况进行报道,探讨介入超声用于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断的方法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间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疾病。部分患者均为无意间触及甲状腺周围有肿块出现,部分患者有颈部不适感,部分患者为临床查体时发现肿块。患者男性38例,女性52例,年龄18-72岁,平均(48.2±12.3)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3±0.8)年。
1.2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aplio-XG系列790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频率8-13 /7.5-10 MHz。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颈肩垫高,颈后垫枕,常规模式行甲状腺纵横切面扫描,确定肿块的位置、形态、范围、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并进行淋巴结常规检测;随后开启彩色多普勒模式,检查肿块区域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测定相关指数。
穿刺活检枪为美国巴德全自动活检穿刺枪(BARD),型号 :MG15-2,穿刺针为18 G Tm cut。根据常规超声情况于体表对甲状腺肿块进行定位标记,拟定进针深度。对患者颈前区域的皮肤实施常规消毒铺巾,注意进针点应避开血管、气管等重要器官组织,局部麻醉后,以超声引导选取最佳穿刺点刺入活检枪的穿刺针,并迅速进行活检枪扳机的按压,退针。创口以无菌纱布压迫止血,标本先行长度测量后,迅速以浓度10%的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待测。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统计单独彩超诊断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结果,并进行两种方法间的数据统计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诊断结果
如表1所示,单纯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炎的比例分别为48.9%、28.9%和22.2%,而超声介入诊断分别为了53.3%、26.7%和20%。与超声介入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单纯彩超诊断6例误诊为甲状腺癌、3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误诊为甲状腺炎,诊断准确率88.9%,与介入超声诊断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2.2介入超声穿刺情况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操作完成后,90例患者中未发现创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仅1例有轻微皮下血肿,经更换敷料和妥善处理、密切观察后,血肿消失。穿刺活检获取标本呈白色或肉色,长度5-15 mm。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比较常见与多发,且近几年的发病比例逐渐增高,受到广泛关注[3]。甲状腺疾病具有复杂性和多源性等特征,有报道显示有合并症患者约占10.4%[4],使相关治疗更加困难。多数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无典型特征,主要表现出甲状腺结节,部分患者可能有肩颈部不适等轻微症状。
超声诊断已经成为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由于其无创性、高诊断率、费用低等特征,被医疗工作者及患者所认同[5]。尽管单纯的超声诊断可全面的反映出病变甲状腺的具体情况,比如肿块的部位、范围、大小、有无淋巴转移等,但仍不足以对疾病本身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医学工作具有严谨性,对甲状腺疾病类型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了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本组研究中单纯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准确率为88.9%,尽管相对较高,但仍不尽人意。
介入超声的特点是在超声技术的引导下通过活检穿刺获得甲状腺肿块的组织样本,经实验室生化检验后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从而对甲状腺疾病类型、病变程度等给予准确、科学的最终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也避免了因误诊、漏诊等造成的医患关系的危机。尤其对于早期甲状腺病变,由于甲状腺实性、肿块良、恶性等影像学特征差异性不强,单纯应用采超技术鉴别具有困难,就必须采用病理化验来明确诊断[6]。介入超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迅速获得病理样本、可选择性进行组织取样等特点,超声的引导作用使穿刺的定位更为准确,且可直观观察到穿刺针的路径、穿刺深度等,有效避免对血管、气管等重要器官组织的损伤,提高安全性。当然,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而术后应注意创口的观察与护理,以降低红肿率、感染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介入超声确诊的90例甲状腺相关疾病病例中,仅80例经彩超诊断结果准确,证实了介入超声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介入超声可准确评价肿块的良、恶性,以指导临床准确对症治疗,为患者赢得健康和延长生命。
参考文献:
[1] 吴松松,李建卫,陈圣,等. 床边介入超声在外科危重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141-143.
[2] 张元林,白雅芝,何河,等.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技术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5):363-365.
[3] 王丽丽. 彩超在甲状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1(11):104-106.
[4] 杨默. 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规范化诊疗中的应用[M]. 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4-28.
[5] 吴松松,李建卫,陈圣,等. 床边介入超声在儿科危重症诊疗中的应用[J]. 福建医药杂志,2013,35(4):120-122.
[6] 高雁,张卫连,雷涛,等. 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1,32(27):5743-5745.
论文作者:贾艳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甲状腺论文; 超声论文; 疾病论文; 肿块论文; 患者论文; 多普勒论文; 准确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