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管理对提高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论文_潘伙燕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518100

【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责任制护理管理对提高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并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45例。实验组采取责任制护理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实验组剖宫产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剖宫产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77.78%;两组产妇在护理满意度上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责任制护理管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上具有良好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管理;剖宫产;护理满意度

责任制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由专一的护士全方位的负责患者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全程护理的护理制度。这种护理制度,由于不假借他人之手,一直由专一护士进行护理,所以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有较透彻的了解,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1]。本研究就针对责任制护理管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上做进一步的分析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例数均为45例。实验组年龄范围22~36岁,平均年龄(27.21±3.49)岁;对照组年龄范围23~38岁,平均年龄(27.62±3.51)岁。两组产妇在年龄、妊娠期、生产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正常对产妇进行常规身体检查,记录产妇身体状况;

实验组护理方法:采用责任制护理管理干预方法①护理干预前,由护士长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科学的安排护理人员,使各组护理人员力量均衡,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并提前做好排班表。具体情形可根据产妇的数量及具体的身体情况对护理人员小范围的进行调整,切实做好一切必要准备。②护理干预中,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责任制护理管理时,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做出计划表,并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计划表实施,定期检查计划表实施的情况及效果,做出反馈不断完善。组内各个成员在对产妇生理护理、心理护理、身体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方面分工确定时可以先选出组内代表,再通过组内代表根据组内每个成员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护理人员各自的优势,给产妇带来最好的护理质量。此外,对于各个小组的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检验时,护士长可采用定期抽样考核评比的方式,并确定一套合理的评定标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人员要将调查问卷的内容对产妇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在其配合的基础上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仪表仪态、产妇需求的满足等几个方面。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调查产妇总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计数资料均采用 检验,以ɑ=0.05为检验标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共45例,其中非常满意25例,一般19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7.78%;对照组产妇共45例,其中非常满意18例,一般17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77.78%。实验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P=0.01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剖宫产产妇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变化,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要格外重视。责任制护理管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合理的分配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行按床位责任制,确保每位患者能够由专一地护士进行全程护理。将责任制护理管理应用到剖宫产产妇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在原有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综合的护理[2]。通过心理健康指导、营养饮食指导、讲解分娩注意事项、手术进行的流程、育儿知识、成功事例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产前给产妇营造一个安静良好的分娩环境,消除手术可能带来的恐惧、紧张感,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剖宫产产妇在产后身体上也会出现一定的不适,需要进行科学的护理[3]。运用责任制综合护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产妇产后伤口愈合,保证患者的健康,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责任住护理管理在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满意度上具有良好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婷婷.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691

[2]刘淑伟.舒适护理干预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32-433

[3]卢彤阳.产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05):174-176

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干预研究

邓红珍

巴东县合管办野三关合管站 444324

随着现代医疗发展,社会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患者的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护理潜在的风险也不断增多。医疗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尤其是普外科急重患者较多,护理任务重,易出现护理风险,任何环节的疏忽和差错都会给患者带来身心方面的损害。因此,让护理人员正确认识风险,提高风险意识,提前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1 风险因素分析

1.1 职业因素:

护理人员缺乏对本岗职业的兴趣,不愿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由于外科护理工作强度大,承受各方面压力较多,易产生厌烦心理,工作没有热情,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患者服务态度不好,有时过度疲劳,反应迟钝,发生操作不准确,工作效率低等情况,从而导致工作失误造成护理差错。

1.2 护士个人风险:

护理人员的风险主要来源于院内感染等危险因素。院内感染与各种危险因素包括:(1)院内感染:医务人员经常受到医院感染的威胁,院内感染严重侵害着医务人员尤其是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2)针刺伤:护士是针刺伤害的主要群体。(3)理化因素危害:各种药物,尤其是一些化疗药物弥散空气中所造成的药物微粒污染可能对护士造成近期或远期的危害,而碘酒、含氯消毒剂等刺激皮肤、粘膜、眼睛、呼吸道可引起过敏反应和哮喘,同时对神经系统、胃肠道也存在不良影响 [1],监护系统的各种射线对人体免疫系统也产生危害。

1.3能力因素:

普外科护理工作量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须具备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健康的体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过硬的护理操作能力。医院护理人员一般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医疗护理知识缺乏,年轻护理人员不重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缺乏临床经验,不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对患者病情复杂性、多变性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不能正确应对,以致出现操作不当和失误。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能很好完成复杂护理工作,能力的缺陷是造成差错事故的主要因素。

1.4自我保护因素:

护理人员在校时主要接受护理专业知识教育,很少接触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依法实施安全护理的观念,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和证据意识的现象,没有跟得上外科护理的新进展。

1.5风险评估不足因素:

护理人员由于缺乏对风险评估的认识,因此往往不会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于患者所出现的各类早期征兆不能及时发现和识别。另外,也有不少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缺乏正确的认识,记录不完全、不及时甚至不真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无法为紧急情况的处理提供足够的依据。

2 防范措施

2.1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先进护理理念,举办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选择医院优秀的医、护人员代表作典型发言,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倡导医德医风,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爱岗敬业精神,学会换位思考,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只有具备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才能有效地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2加强对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力度。针对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的情况,科室定期开展对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及有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护士长负责组织科内的护理人员对医院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和讨论。同时,定期开展对各类规章制度、风险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的考核。同时,每个月的月底还会进行一次护理质量研讨会议,以实际发生的护理事故为例,帮助护理人员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2.3有计划地进行岗位培训,针对科室特点,重点培训外科护理理论、技能操作、各种仪器器械使用保管,护理配合要点等内容,提高护士业务水平,避免技术上差错的发生。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外科学、护理学、心理学及法律知识等专题讲座,培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医疗方面的法律意识,熟悉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证据意识,从而有效避免发生侵权行为及医疗护理纠纷。

2.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科学合理排班实施弹性排班制,做到新老搭配。从思想上身体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护士,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正确处理好工作、家庭和外界的矛盾,定期召开护士生活会,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使人心情舒畅,精力旺盛,为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保证,全身心投入工作。

2.5 加强护理风险监控,纠正舆论导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把环节质量控制好,就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健全质量控制体系,设立质量信息反馈记录本。强化全员的质量监控意识,对确保各项护理工作得到及时、全面的质量控制,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节假日星期天的查房,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进行有效地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以避免和减少不安全因素。纠正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会从情感上增加社会支持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士压力。

3 小结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普外科是风险性较高的科室,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护理风险意识应始终贯穿在日常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面对风险防范于未然,应做到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依法施护、防范风险的自律行为,同时应不断学习知识,学习护理沟通技巧,提高自身修养,确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服务的安全,[3]从根本上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安全达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陈翠.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J].中国护理管理,2005,5(2):42.

[2] 戴背梅,陈莉影,徐雪艳,等.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J].中国护理管理,2006,(8):36.

[3] 李亚洁,张立颖,李瑛,孪利.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申的应用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论文作者:潘伙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8

标签:;  ;  ;  ;  ;  ;  ;  ;  

责任制护理管理对提高剖宫产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论文_潘伙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