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商业竞争力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中国论文,竞争力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激烈且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充满着竞争。本文主要就中国商业竞争力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中国商业竞争力的历史总结
商业竞争力是商业企业对资源优化配置、营销技巧、策略运用、市场开拓、等各种能力素质的统称。主要包括:营销思维力、产品创新力、市场开拓力、资产增殖力、形象塑造力、环境适应力、跨国经营力,等等。商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商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一)营销思维力。即商业企业经营决策者的营销观念、营销精神、营销战略的理性认识及其实践操作能力,是商业竞争力的灵魂。从历史上考察,中国商人的营销思维力是极其优秀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尽管一直是“重农抑商”,商业不发达,中国仍然出现了一些富有营销思维力的大商人与经商谋略家,他们的经商之道是中国营销思维力的瑰宝。如范蠡的生财之道、计然的积蓄之道、白圭的经商韬略等。在近现代,中国香港、台湾及大陆也出现了一些名震四海的经商谋略家,这是值得自豪的。但是,应该看到,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企业的营销思维力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是:(1 )没有形成全民族整体的营销思维力;(2)缺乏有时代特色的营销思维力;(3)营销思维力特别优秀的中国企业及企业家比较少。
(二)产品创新力。这是商业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是极其辉煌的壮举。中国的民间工艺品在世界也是驰名天下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的产品创新力为什么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人们看到,发明了火药的国家没有相继制造出先进枪炮;建筑技术长期领先世界的国家使用了几千年的“秦砖汉瓦”。直到如今,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力还存在以下问题:(1 )一些企业的仿制观念还占统治地位;(2)企业的专利技术比较少;(3)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产品少。
(三)市场开拓力。由于长期封建主义及小农经济的危害,中国商人的市场开拓力没有得到很好培育。人们习惯于“小生产”、“小商品”、“小市场”,满足于“小康即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开拓市场空间的意识不强烈。市场缺乏交流,更缺乏资源的市场配置。于是,市场封锁、市场分割,在中国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经济问题。现阶段,中国市场开拓力的主要问题有:(1)产业结构趋同, 优势互补的空间小;(2)企业投资行为短视,市场开拓“急功近利”;(3)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能有效占有市场。
(四)跨国经营力。商业企业进行外向型经营,这是商业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历史是久远的。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佐证。从历史上看,作为个体的商人,在海外经商的华人为数不少;作为企业组织在海外经商就为数不多。西方国家商业跨国经营力是极其显赫的。美国、日本等国经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跨国经营力的作用。与他们相比,中国跨国经营力的主要问题有:(1 )跨国经营观念滞后,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2 )跨国经营准备不充分,对国际市场了解过于简单;(3 )没有形成跨国经营的规模优势,同高水平的外国企业竞争显得力不从心。
总之,商业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使企业竞争力素质保持整体上的优化。中国商业竞争力有相当的基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相比又有相当的差距。这是我们应当正视的。
二、中国商业竞争力的主要障碍
(一)市场秩序混乱,竞争环境不好。由于市场培育、市场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也由于市场主体竞争行为不规范,中国市场秩序混乱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譬如,同一地区多家商业经营同一品种,进货渠道不一,质量不一,出现混乱的价格战;又譬如,一些私营商、个体商加大回扣,竞相压价,不正当竞争比较严重;再譬如,假冒伪劣打而不绝、禁而不止,等等。没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不会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的;没有自由的、充分的竞争,商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是一句空话。
(二)商业规模不经济,整体竞争素质差。中国商业企业的绝对量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特别是90年代以来,连锁商店、超级市场、商业街以及企业集团等各种业态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商业业态发展的无序性、攀比性、资源浪费性、短期行为性问题极其突出。主要有:“有场无市”或者“有市无场”资源浪费大;大型商厦过于密集,市场无序竞争激烈;商业局部市场占有率高,职工人均业务量水平下降;地区性商业规模大了,全民族商业竞争力没有同步提高,等等。上述问题不解决,中国商业竞争力提高是很困难的。
(三)商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流动资金困难。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市场上,畅销商品只占销售总量的7%, 滞销或者需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93%。这说明商品质量差、市场适应率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较长时期以来,在国内市场上,价高质次商品多,假冒伪劣商品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疲软,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出口商品中,仍以传统产品居多,产品档次低,属于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例极小,与发达国家相比,一些同类产品的换汇额相差甚远,不仅使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不少中国商品丧失原有市场。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目前一些商业企业的银行负债率基本在90%左右,而且企业流动资金有60%左右因商品结构不合理、经营失误,使各项费用增大。银行拒绝贷款,企业流动资金得不到补充,正常的经营活动无法进行,哪有什么竞争力可言?
(四)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包袱沉重。由于重经营、轻管理的错误观念,也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管理约束,还由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素质都有待完善,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极其严峻。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内耗严重、劳动纪律松驰等现象,也决不只是存在于少数企业。问题还在于,不少企业经济包袱沉重,包括:1.历史负担。因国家政策性亏损和政府行政干预造成的亏损,长期挂帐而得不到处理。2.债务负担。主要是利息负担及“三角债”负担。3.社会负担。企业承担了大量本不该承担的社会福利事项及各种社会摊派。在如此企业环境下,商业企业能尽快提高竞争力是难以想象的。
三、提高中国商业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当代国际著名的企业战略专家、哈佛大学商学院M ·波特教授在《各国竞争优势论》一书中,把一国崇尚市场竞争和维护竞争优势作为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兴衰(也关系到企业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他认为,那种只是静态地强调自然资源禀赋的古典经济学说在当代已失去魅力,不得不让位于动态的竞争模式。他提出,一国想要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在本国应有激烈竞争的机制与环境,还要能动地维护竞争优势,适时应变,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局面。波特的论断对提高中国商业竞争力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在商业系统树立全员竞争意识。全员竞争意识的培育,是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在推动商业进步的诸种力量中,最为重要是全体员工所蕴藏的强大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主人翁精神以及凝聚力、向心力的柔和,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有了全员竞争力,就有企业万众一心的求生存、求发展的坚强意志;就有同西方强国争夺市场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全员竞争意识包括整体参与意识、岗位竞争意识、协调竞争意识、策略竞争意识、形象竞争意识、创新竞争意识,等等。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创造竞争、推动竞争的生力军。积极为企业利益而竞争,积极为民族利益而竞争!
(二)大力培养中国商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被称为“特有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它以创新力为根本,让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环境型战略共同作用于企业,通过科学组织、精心运作,使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不断得以延伸。核心竞争力是成功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经验反复证明,特色也是竞争力。企业没有特色,很难走上成功之路。据了解,1996年全国212家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6%,但利润总额下降14.7%,而超级市场、连锁店、专卖店等特色商店发展迅速,成果显赫。这就论证了市场上的“特色领先规则”。核心竞争力要求企业立足于创新,着眼于抓特色,不断用新思维、新策略、新方法推动企业前进。
(三)切实强化中国商业规模竞争力。“大而全、小而全”,盲目投资和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是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一种顽症。我们看到,中国商业同样存在企业规模不经济、机构重复、专业化程度低、地区经营结构雷同等问题,削弱甚至丧失了企业竞争力。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通过集约经营,依靠技术革命、技术进步改善生产经营要素质量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以企业的内在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运用高品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等非价格竞争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收入。在商业规模竞争力方面,我们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较大,应该迎头赶上。
(四)认真抓好中国商业的跨国竞争力。跨国经营是世界商业发展的大趋势。西方商业市场竞争力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功。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增强中国商业的跨国竞争力就显得极其迫切。我们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通过企业改组、企业兼并,在全国范围进行商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商社、商业跨国公司,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在同西方强国的市场较量中提高商业竞争力。
(五)突出开发中国商业的综合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物流现代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必须突出开发中国商业的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要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指针,从当代全球经济的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高成长(如电脑业、电信业)的特点出发,着重培养企业的适应性、创新性、风险性、开拓性、对抗性等综合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立足于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加工经营企业为龙头、生产基地为基础、科学技术为支柱、社会化服务为纽带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产业群和经济链。综合竞争力面对商业信息化、物流现代化的大趋势,要加大高科技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尽快实现商业经营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现代化和各种运输能力及网络的一体化。高效率、低成本、迅速、安全、及时、高质量地为客户和消费者服务。在世界市场的大风大浪中保持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