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杨斜镇麻池河初级中学 726000; 陕西省商洛市刘湾办事处中心小学 726000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天空,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就会收到意想不到教学效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形象直观 创设情境 引导想象 读写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凝神思考、孜孜追求的目标。而其中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最优化。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把声、像、图、文、情境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一、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营造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刺激。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认知水平较低,因此阅读教材中的一些文章时难以入情入境,无法深刻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与语言的魅力。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学生不熟悉、没有经历过的情境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与心理共鸣。如:低年级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蘑菇该奖给谁》时,惟妙惟肖的动画与绘声绘色的讲说就深深吸引了学生,其中蕴含的道理不用老师讲解就明白了;高年级学习《莫高窟》、《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时,再优美的文字也难以再现历史遗迹的辉煌,若运用上精美的图画与解说,立体感毕现,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在文本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为祖国油然而生自豪感,同时对侵略者的恨也在不言中,达到了语文教学激情导行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导课时的音乐将学生带入浓浓的母爱回忆中,幼小的心里已升腾起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我趁热打铁,让他们走进文本,作者两次抱母亲与母亲负重拖儿带女翻山越岭的画面,再次立体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已如潮水涌来。伴着《懂你》乐曲的响起,学生此时是饱含对母亲的感恩来再次感情朗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然而然生发出来。
再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考虑到课文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有一定的差距,单凭教师讲述很难唤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了实况录像,将课文内容用字幕显示在录像下面,再配上哀乐,先让学生边看边听教师范读,使他们沉浸在对邓小平爷爷沉痛的缅怀追忆中。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心灵受到难以言状的震颤,从而被悲痛欲绝的送别场面所深深吸引与感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我再让学生们在用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情境氛围中一边看录像一边自己读课文。由于之前的铺垫、气氛的渲染,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无需老师多加讲解,竟能把对邓小平爷爷的无限哀思与敬佩之情读得淋漓尽致。当读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心中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等句子时,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声情兼备,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还是热爱怀念邓小平爷爷的情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引导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语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比传统的语文课节省时间,它打破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课堂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鼠标代替了板书,轻轻一点鼠标即可完成,问题无需重复,已经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因此,有的课程用多媒体方式上效果特别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必须大力发扬。例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在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真切体会情感后,教者没有结束课堂教学,而是播放了一段医生不顾疲劳抢救生命的Flash音乐录像,学生伴着音乐,看着感人的画面,个个眼含泪水,情感得到了升华。随后抓住这一课堂契机,顺势而导:“同学们,相信你们此刻的感受一定更深了吧?如果这位伟大的白衣战士来到我们中间,你又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拿起笔记下你一时的感动吧!请把你对她浓浓的爱继续下去吧!”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一句句精妙的语言在同学们的笔尖流淌……让学生扎实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又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将课文内容延伸到文本之外、延伸到生活之中,真正做到了让教材“活”起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引领学生融入大语文的殿堂,才能培育出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自主探索学习的智慧之花,从而在语文课堂上生成更多的精彩。相信在多媒体之花开得更烂漫之际,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之时。
四、运用多媒体,指导读写结合,培养写作能力。
小学生作文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写什么,即不懂得观察生活,欠缺题材;二是不懂得怎样写,缺少写作方法。所以,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这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难点。而把多媒体网络运用于作文教学,有助于难点的解决,因为多媒体网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它通过形、声、色的传递,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迸发出强烈的写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
首先,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激趣氛围,诱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的注意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课伊始,或播放引人入境的音乐,或演示绚丽多彩的画面,能激发兴趣,引起学生对表达对象的有意注意。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比赛活动”这篇作文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了拔河比赛的录像软盘,学生们随着镜头仿佛又回到了比赛之中,个个兴致盎然。接着又把这次训练要求配以有趣的动画演示在屏幕上,和大家一起审题、分析、讨论,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写活动的记叙文,既要写清楚活动全过程,又要点面结合,写好重点部分,突出活动特色。
其次,发挥多媒体网络功能,指导细致观察,突破重点、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总结出写作要求后,应借助多媒体网络功能逐步演播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拔河比赛》时,第一次放映录像软盘,意在显示拔河比赛的全过程,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当学生有序地把比赛经过叙述完整之后,再运用多媒体网络功能展示赛前准备、比赛经过、赛后场面的情景及某些特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并且对需要重点观察的画面进行任意定镜、放大、重播等处理,为学生提供可控观察,从而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通过分析、鉴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比赛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让人最激动、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样迅速梳理比赛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了“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描写,也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当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产生“会写”的情感时,抓住契机,要求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即练习写作文的重点部分。可见,多媒体网络提供物象使观察作用大、效果好,学生写作有序,有物有情,实现了重点的突破。
论文作者:张占良 李丹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学生论文; 多媒体论文; 情境论文; 情感论文; 画面论文; 形象论文; 直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