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恩来精神的内涵_周恩来论文

论周恩来精神的内涵_周恩来论文

试论周恩来精神之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恩来论文,试论论文,内涵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A8

周恩来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它的形象之所以光彩照人,世人景仰,不仅在于他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思想,丰富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也不仅在于他创造了许多光辉的业绩,推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而且还在于他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革命精神,丰富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宝库。

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和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进取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

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周恩来少小求真之心极盛,目睹患难之中国,年仅13岁的他即庄重地表达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他东渡日本、到欧洲考察,在彷徨中决意另辟“新思想”,“对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1〕终于找到了救世良方,即共产主义。从此, 对共产主义“有坚决的信心”,“我认的主义是一定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2〕从爱国到倾向革命、信仰共产主义并为之奋斗, 体现了他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的执着精神。一旦信念确立,便坚信不疑,矢志不渝,即“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3〕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其次是永不满足,不断前进。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觅真理东奔西走,为求解放北上南下,松沪揭竿,南昌举旗,西安百般周旋,重庆唇枪舌剑……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全国解放以后,作为一国之总理,他经常与邓颖超同志互勉:要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他经常告诫自己:“偶一不注意,便有落后的危险,还得再鼓干劲。前进再前进啊!”〔4〕从日内瓦到万隆, 他遍访诸国;从西双版纳到天山,他深入各地;为了民富国强,他呕心沥血,反复探求,躺在病床上还在筹划祖国的统一与四化大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二、刻苦好学精神

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

首先是好学。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他认为“一物不知,学者心耻”。对于“圣贤书籍,各种学科”必须广泛阅读,要“深究而悉讨”,而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5〕因此, 他早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时,常常感到学校规定的课程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便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博览群书。投身革命后虽肩负重任,但一刻也不放松学习,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岁月,他都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哪怕是在飞机上、火车上,也是手不释卷。

其次是善学。周恩来读书学习不仅善思好问,善推求比较,还善于向社会学习。他远涉重洋,赴欧洲勤工俭学,计划除了在学校读书,还要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他在伦敦给他的伯父信中说:“举世界之大观,殆无不具备,而世界之政治商业中心,亦唯此地是赖。”“故伦敦为世界之缩影。在伦敦念书,非仅入课堂听讲而已,市中凡百现象固皆为所研究之课目也。”〔6〕周恩来世界观的确立, 乃至革命建设中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他博览群书、涉猎各种知识外,还得益于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求知方法。

第三是学以致用。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学习与运用、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践履。年轻的周恩来即深刻地认识到,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周恩来一生的思维“定势”,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

三、甘当公仆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毕生的追求。

首先,视人民为国家的主人,自己为人民的公仆。把人民群众置于国家主人之地位,是他乐于做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他想到的是衣食住行都是人民给的,没有捞取个人财富的权利,只有给人民做勤务员的义务。他学习的是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视自己为“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公仆”。他始终以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虔诚地向群众学习,真诚地为群众服务,最典型地表现了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主仆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他永远赢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周恩来少年时代就有了乐于“服役”的精神追求,甘于默默地为公众“服役”,而从不吝惜时间与精力。当他完成世界观的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又把“服役”精神上升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今天要求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立场,这就是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的人民立场。”〔7 〕他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义务,把“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佩戴在胸前,时刻警示着自己。人民遇到疾苦,常使他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1966年在邢台灾区视察时,非常抱憾地说:我们对天上的情况掌握得多一些,对地下的情况了解不够,所以付出了代价……1973年他重返延安,目睹人民贫困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痛心地自责:我对不起老区人民。1975年,大手术之后的他依然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锡矿工人的健康。他抱病去看望谭震林同志时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8 〕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啊!为人民服务,是他至高无上的追求;为人民服务,他赤胆忠心,呕心呖血。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

四、团结协作精神

周恩来襟怀博大,立志划一个最大的圈子,广交朋友,善于协作,力争团结大多数人一起奋斗。

首先是胸怀广阔。周恩来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在斗争实践中体会到革命必须团结各阶层广大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之后,更坚信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真理。他告诫青年要改变观念,不要画地为牢。成为孤家寡人;要“先划一个最大的圈子,把亿万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9 〕他鼓励青年在精神上要有一种气概,即“在千军万马中敢于与人家来往,说服教育人家,向人家学习,团结最广大的人们一道斗争。”〔10〕实践中,从西安到重庆,从万隆到莫斯科,之所以能游刃有余,把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都团结起来,就在于他胸怀广阔。

其次是广交朋友。周恩来不仅有“划一个最大圈子”的气概、胸襟,还有广交朋友的办法。他少小即“善交游”,“挚于友谊,凡朋友公益事,无不尽力”。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后,更自觉地把他与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交朋友。从国内的各党派到各阶层到国际上各国家各政党各阶层,无不尽力交接,进而扩大党的影响,扩大同盟者的队伍。

第三是善于协调矛盾。周恩来认为“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11〕他正是世人称颂的善于统一矛盾的人。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他总是着力去分析矛盾着的力量之间的共同利益,进而争取矛盾各方权衡利弊,求同存异,或扬同抑异,或存异待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他是一位创造性协调矛盾的大师。他多次解开难解的矛盾死结,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进入新格局。他多次调节党内矛盾,挽救党和国家于危局,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五、求真务实精神

周恩来一生是求真务实的一生,他趋重实际,躬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对事业极端负责。

首先是趋重实际。周恩来从学生时代即逐步培养起趋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他认为“发于言,著于行,无丝毫假借,无智利相扰。”〔12〕主张培植“趋重‘实际’精神”,极力提倡“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13〕参加革命后,他更加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际,郑重宣称“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而实行的手段则当因时而宜”。〔14〕即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不仅较早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自觉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他反复倡导要“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求实效”。〔15〕创造性地发挥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其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周恩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发挥,更重视对其运用。他认为:“我们无论求什么学问,如果只求一点观念,就是任何目的都不能达到,我们总要在实际上去做”,应“从实际问题上解释主义之理论的根据”。〔16〕他坚信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是空话,于事无补。他号召青年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使理论适合实际去把知识用活。他自己的一生即坚持以此作为座右铭,堪称“活用”理论的典范。

第三、是谨慎稳重。周恩来少年时即养成老成持重、审慎务实的习惯。之后随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确立,逐步形成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可能性结合起来,既反保守,又反急躁冒进,强调干劲要大,步子要稳。面对落后的现实,他主张既要有雄心壮志,尽快赶上先进水平,又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步登天。他坚持一切工作首先审慎地考虑对人民群众的利害关系,反对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主义。60年代初,他常半躺在床上,抱病核算审批国家的粮食配给表,一丝不苟。他一生是谨慎稳重、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内名副其实的实干家。

六、唯物辩证精神

周恩来正视事物的两面,关注事物的反面,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度”,努力避免片面性,充满了辩证精神。

首先是正视两面,关注反面,力求全面。周恩来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时,强调必须着力把握事物统一关系的复杂性,要正视矛盾并细密地剖析事物的两面性,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同时,为了保证把握事物的全面性,又要从反面看正面。他曾就人的听觉、视觉与嗅觉等所具有的两面性功能,进而强调“人体的机能也是合乎辩证规律的。我们必须听各方的意见,辨别是非”。〔17〕

其次是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周恩来在革命的实践中,成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准确地把握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该争的据理力争,从不拿原则做交易,决不妥协、退让。同时,他又认为原则性又必须通过策略性才能体现出来,为了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又必须作出必要的妥协、让步,即从大局出发,退一步以求进两步。他在民主革命时期与国民党谈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外交活动中,创造的许多令中外政治家们叫绝的杰作,正是得益于他对唯物辩证法的娴熟运用,恰当地把握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是准确地把握“度”,避免片面性。周恩来每逢大的历史关头、重大的决策时,他都反复强调要“适度”,既防“左”,又防右。他在进行党内两条战线斗争中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左”反冒进,同时又防右防保守,准确地把握反倾向斗争的“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既反冒进,又反保守;既反依赖外援,又反闭关自守;既要坚持自立更生,又要坚持对外开放;既要热火朝天,又要冷静谨慎;准确地把握进退、开放、冷热之间的“度”。最典型的是他在处理“多、快、好、省”之间的关系所突现出来的辩证法,即讲“多”,不能离开“好”,努力掌握“多”的分寸,不能让其“多”到“滥竽充数”的程度;讲“快”,不能离开“省”,准确把握“快”的界限,不能“快”到“揠苗助长”的程度。所有这些,无一不充满着实事求是的辩证精神。他堪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大师。

七、勇于创新精神

周恩来慎思明辩,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崇尚科学,敢于创新。

首先是反对迷信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即主张慎思明辨,对各种学说要“深究而悉讨”,不能浅尝即止,人云亦云。他对孔子儒学、耶稣教义和佛家经论都敢于大胆怀疑,主张破除迷信,反对盲从。他明确区分科学与迷信的界限:“迷信与信仰何别?别在其所信的理论与方法,能否用在‘实际’上来‘试验’,换过来说,便是能否合乎科学精神。”〔18〕这实际上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重大命题,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光辉。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更加坚定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其次是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和创造”。周恩来不仅勇于作自我批评,而且善于作自我批评,即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19〕他在作自我批评时,并不满足揭露、认识、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在检查错误事实、剖析犯错误的原因和探求改正错误的措施等环节中,力求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进而有所创造。

第三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敢于创新。周恩来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敢于创新,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对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出较多的建树。他较早地在建党初期就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革命必须经过长期武装,“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20〕在大革命时期,他较早地提出武装工农的问题,较早地萌发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并积极进行实践。土地革命时期,他又较早地对共产国际的“城市中心论”提出质疑。新中国建立后,他在所领导的经济、统战、外交、文教科技等工作中,不断开创新局面,皆得益于他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八、严于自律精神

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觉地过好“五关”。

首先是坚持自我改造。周恩来认为共产党人为了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他形象地说:“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21〕这是因为“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22〕他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23〕这实际上是他的座右铭,是他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生正是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发扬长处、纠正短处、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其次是勇于自我批评。周恩来认为思想改造的方法,除了学习、实践,重要的是进行自我批评。他认为世上本没有完人,人总会有缺点,难免会犯错误,要完善自己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24〕因此,他一贯主张缺点和错误的改正要从领导者做起、自我批评要从领导者做起。他正是这样自勉自励,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总是敢于正视,反复公开地作自我批评,努力从自己的思想、作风、立场、观点、方法上去找根源,从不文过饰非,更不诿过于他人。他曾表示过,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纵观他的一生,通览他的著作,他那勇于自我批评的自律精神清晰可见,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自我批评最自觉、最多、最深刻的人,堪称共产党人自我批评的楷模。

第三,自觉地过好“五关”。周恩来认为自我改造要随着不断变化的新环境而提出新的任务。他提出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和生活等“五关”。前两关是经常讲的,但赋予新意,后三关是新提出来的。其中,对过好亲属关,不仅阐明过好这关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过好这关的办法。他不仅反复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叮嘱他的侄儿不要透露他们的叔侄关系,他告诫他的亲属要靠自己奋起,不允许有丝毫特殊,他那“十条家规”,曾影响了整整一代领导干部的清正家风。至于生活关,更是令世人称赞。他功高不奢,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的本色。他吃、穿、行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节俭事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是共产党人自律的典范。

九、宽厚平等精神

周恩来严于律己的同时,坚持宽以待人,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宽厚平等,以诚信去赢得人的理解、尊重与支持。

首先是平等待人。周恩来认为,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从工作上说,大家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彼此平等交换意见,决不能个人自居于领导地位。因此,他作为一国之总理,职高不居功,权大不恃强,虽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恃高明,而是谦虚谨慎,以小学生自居,平等待人。他在一次对文艺界的讲话中说:“我今天所说的这些话不一定对,我是树个‘的’,让大家来射,树个活靶子,让大家来攻攻”。〔25〕因为他平等待人,虚怀若谷,才有那么多的人在他面前敢于直言;才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生动局面,才有那么多朋友的理解、支持,才有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

其次是以理服人。周恩来襟怀坦荡,他与人打交道诚心诚意,表里如一。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对有些认识问题一时不易统一的,采用求同存异的办法,暂时放一放,让人在实践中逐步达成共识。对有些认识问题,他主张在争辩中去统一,即在不同的意见的比较中统一。对此,他认为“辩证法就是矛盾的统一,只有通过争辩,才能发现更多的真理”。〔26〕之所以强调争辩,不仅在于发现真理,而且还在于防止独断专行,强加于人。即使是对的意见,也还要听别人的意见;即使是手持真理,也不能盛气凌人。对此,当年驻重庆的美国大使馆外交官谢伟思感受特深。谢伟思讲,周恩来试图让我们赞同他(和他的党)对中国和世界的看法,尽管他对这些看法深信不疑,但是他还是靠冷静的说理,清晰的措词,温和的谈话,广博的历史和世界知识,以及对事实和细节的深入了解,让你信服。周恩来就是靠他真诚待人的人格,平等待人的精神,去宣传共产党人的主张,扩大共产党人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多的人的理解与支持。

十、无私奉献精神

周恩来坦荡无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相忍为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首先是一心为公,淡泊名利。周恩来到中央苏区时,尽管大家由于折服其才能而推荐他做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但他执意不肯,而强调毛泽东的经验、长处,坚持重新任命毛泽东为总政委。在遵义会议上,作为当时最高“三人团”成员之一的他,在全力支持毛泽东的同时,主动承担责任,自我批评,避免会议可能出现的僵局,确保会议成功。会后,他作为“党内委托在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自觉地退居于助手的地位,让毛泽东全权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确保毛泽东在党内军队的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

其次是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周恩来认为“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27〕在中国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处在党内斗争漩涡之中的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总是忍辱负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党内斗争中对自己的各种误解,甚至是恶意中伤,他报以忍受和缄默,竭力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他组织实施反冒进受到错误批评时,尽管心情很沉闷,但仍然努力忘却所受的屈辱,带领周围同志团结奋斗,勤奋工作,以尽量减少思想路线的失误带来的损失。三年困难时期上下交困,怨言颇多,为顾全大局,即使有些问题不是他的责任,他也毫无怨言地主动承担起来,以求大家向前看。“文化大革命”中,尽管他自己处境十分艰难,仍然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博大胸怀。他一方面以血肉之躯挺身抗击,力挽狂澜;另一方面又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苦苦周旋,苦撑危局,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第三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曾说过:“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28〕“为人民服务而死”,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他一生最好评价。为了民族的解放,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居魔窟而不惧,处险境仍从容。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几十年如一日,日理万机,三更未眠五更起,紧张、不知疲倦在工作, 以致被外国人称为“全天候总理”。 1972年,身患癌症的他仍抱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古稀之年,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常常连续工作几个昼夜,以致于累了只能扶着椅子歇歇,生怕“一坐下就会睡着”!1976年,弥留之际的他从昏迷中醒来,便对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呢?快去照顾其他同志要紧,他们那里更需要你们。他投身革命的大半个世纪里,倾心血于人民,尽赤胆于祖国,唯独没有自己。他真正地成为世人钦羡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9〕

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学习、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就是对周恩来百年诞辰的最好纪念。

注释:

〔1〕〔2〕〔4〕《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36、46、557页。

〔3〕〔7〕〔11〕〔15〕〔21〕〔22〕〔25〕《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427、65、29—30、350、425、423、 348页。

〔5〕〔8〕《周恩来的艺术世界》,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8 月版,第560、596页。

〔6〕《周恩来同志旅欧文集》续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第70页。

〔9 〕〔10〕〔17〕〔19〕〔24〕〔27〕〔28〕《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第327—328、330、329、125、131、 132、241页。

〔14〕〔18 〕〔20〕《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372、383、402页。

〔12〕〔13〕《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115、281页。

〔16〕《周总理青少年时代诗文书信集》(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51、567页。

〔23〕〔26〕《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360、123页。

〔29〕《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60页。

标签:;  ;  ;  ;  ;  

论周恩来精神的内涵_周恩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