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冯寅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冯寅

甘肃省长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3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视,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加大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本文就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有着广泛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要求的根本,同时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该方面内容的分析是必要的。

1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在实际生产时往往会受到外部因素的较大影响,配合比控制不科学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配合比富裕系数过高会造成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同时存在资源浪费问题;富裕系数过低则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且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配合比的控制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应当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工程施工作业中的相关因素,严格根据科学的配比原则实时调控,确保设计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保持一致,按照外界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动态监控。

1.2混凝土的搅拌技术

混凝土配合比配置合格后的施工工序是对配合比合格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在对建筑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中各类原材料的搅拌配合比有所了解,依据各类原材料的重量计算,允许出现的误差一般需要控制在一定的百分比范围内。例如,水的搅拌误差是±1%,骨料的搅拌误差是±2%,水泥和外加剂的搅拌误差约为1%。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了解混凝土搅拌时的装料顺序以及搅拌所需要消耗的时间,进而保证混凝土各类原材料的混合搅拌更加均匀。除冬季以外的其他季节,混凝土原材料的混合搅拌时间一般为2min,冬季最少为3min。在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混合搅拌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人员应定期对混凝土的搅拌效果进行校验,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混凝土未能搅拌均匀的问题。

1.3浇筑流程及方式

建筑作业属于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关键性工序,确保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是开展好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浇筑的基本流程为流淌施工、封层施工、推移施工以及分间断施工,必须要确保施工材料搅拌均匀后再进行浇筑作业。在浇筑作业时要防止水分渗入到现浇结构中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干净度。若在浇筑作业之前选择分层浇筑技术措施,则需要确保上层开始凝结前就结束下层的浇筑施工作业,如果出现尚未开始正式浇筑材料就存在凝结的问题,则需要第一时间对施工材料进行强力搅拌,确保其流动性能够满足施工规范标准。浇筑作业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倾落材料高度,从而防止现浇作业时出现离析问题。与此同时,外部的天气变化情况和施工作业附近的环境温度也会对混凝土结构浇筑作业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温度进行浇筑。

1.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在建筑混凝土前期技术施工工序全部完成以后,对建筑混凝土实施养护技术,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混凝土的养护技术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建筑混凝土的养护技术一般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的12h之内实施,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洒水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对部分塑性较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时,需要在建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喷雾养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是洒水养护还是喷雾养护,都是连续性的养护措施,且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以此来保证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为防止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出现裂缝的现象,混凝土的施工养护人员可以利用湿润的麻片或是草帘对浇筑完毕的混凝土进行覆盖。

2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2.1提升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配比对整个混凝土应用质量的好坏产生了决定性作用,水泥、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水等构成了混凝土,不同配比混凝土所产生了作用也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配比,确保混凝土质量能够符合工程施工具体要求。强制式搅拌机能够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升,防止因为原料未能够充分混合而产生离析情况,强制式搅拌机相对于传统搅拌方式而言,能够缩短生产混凝土的时间。随着时间增长混凝土能够凝固,因此混凝土制作地点需要离施工现场更近。施工中需要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二十八摄氏度以内,避免因为热胀冷缩对施工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冬季时可应用草袋实现混凝土的保温,防止混凝土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并且冬季时不能进行混凝土的洒水养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抗渗能力,为了保证混凝土与具体施工要求相符合,施工人员可以事先进行混凝土抗渗能力的检测,促进混凝土施工寿命的显著提升。加强施工管理需要实施责任制管理手段,具体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若出现了检验不合格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受到相应处罚。

2.2现场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整个流程即是做好每一道工序的基本过程,对于混凝土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即是对每一道工序予以科学控制。有一个好的施工现场才能够确保每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也可以说是对施工现场质量的控制。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应当严格控制好各类影响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如果存在对工序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必须要第一时间通过相关对策予以处理,确保各项工序的稳定进行。对于施工作业现场来说,应当对各项工序进行检验,确保合格后需要填写好质量验收单,对混凝土施工作业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确保其能够满足国家规定标准,保证各项工序的作业质量。

2.3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的培养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力军,建筑施工单位想要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就要加强培养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只有建筑工程人员全面掌握了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保证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针对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问题,需要建筑施工单位组织全体建筑施工人员集体培训,统一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严把建筑工程人员技术关。

2.4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出现施工质量的问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对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管里体系,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更有利于监督相关施工人员的规范化施工操作。借助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使施工监管人员明确自身施工质量监管责任的同时,提高施工监管人员的监管意识。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施工质量监察小组,做好对施工现场质量工作的监督,如若发现施工质量的问题,应及时指出并寻求解决方案,有利于确保整体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唯有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才能有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稳定提升,确保工程项目各项指标达到标准,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确保建筑项目的使用性能,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的使用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孙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7(07):231.

[2]郭烽仁.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2): 149~150.

[3]梁立斌.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12).

论文作者:冯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6

标签:;  ;  ;  ;  ;  ;  ;  ;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冯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