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质量是园林绿化工程的核心,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随着园林绿化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所涉及的领域、深度也越来越广,对技术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市场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诸多问题,如何通过自身提高质量,是园林绿化施工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目前园林绿化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现代园林绿化除一般园林所具有的休闲、游憩功能之外,同时兼顾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品位等积极作用,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但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指数很高的工程,虽然工作量不是很大,工艺却很繁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确保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是工程顺利完工和有效使用的前提。
1、土方工程
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回填土方土质不合格
在目前的园林绿化施工中,原有土方中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或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淤泥质土等杂质[1],多数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不对土壤进行置换,而对现场建筑垃圾采取就地掩埋的措施,这在后期会造成地基下陷、土方沉淀等现象,且极不利于植物生长。
1.1.2 回填土方出现沉降
部分回填土方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下沉现象,分为两种:一是硬质铺装部分路面塌陷;二是植物种植区域土壤下沉。造成第一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回填土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填土厚度过厚,或夯实遍数不够,达不到密实要求,致使回填土区域在荷载承重下变形量增大,其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而导致不均匀沉降。造成第二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未对种植土壤进行置换,而是在表层覆盖客土将原有不符合种植的杂质掩埋;或者在进行土壤换填后,未对土壤进行人工洒水自然沉降,后期经过一段时间雨水冲刷就会出现部分种植土凹陷,对已成形的植物景观造成影响。
1.1.3 种植土土质不合格
在种植地形改造施工中,基本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挖土时会连带石砾、垃圾等杂物混在土方中,且采用机械进行平整,土壤被压实,破坏了原有土壤的团粒结构,容易造成地表板结,土壤养分缺失,在地表形成滞水层,导致植物生长不良。还有些绿化工程的种植土需从其它地方运来客土进行置换,但不能保证客土的安全,容易造成土壤污染[2]。
1.1.4 种植地形不符合要求
在地形塑造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或者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沟通不到位,或施工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在放样时造成地形辐射不够,形成线条僵硬的台阶式、馒头式地形,缺乏流畅感,严重的会造成排水不畅等现象。而标高控制不到位,也导致地形塑造与绿化种植出现脱离,如草皮地块与乔灌木地块的地形结合不当,不但影响视觉效果,也影响乔灌木的排水。
2、绿化栽植工程
2.1 存在主要问题
2.1.1 绿化植物的选择
在绿化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通常会不按设计要求,降低苗木规格,或替换树种,或在苗木起挖过程中,出现土球大小不符合规定,树冠不完整等现象。这些都会失去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图,降低绿化景观效果。
2.1.2 树木栽植和修剪工程
在苗木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因不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而偏离设计意图和规程,又急于求成,修剪的苗木存在千篇一律、过于简单或修剪过重的现象。如大乔木直接将树干截去,而不按苗木的特征、景观需求来修剪,这些都会造成苗木生长不良,绿化景观效果差。
2.1.3 地被植物种植工程
地被植物指一般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灌木及藤本。由于地被植物所占面积比较大,其所产生的问题也容易引起注意,在目前的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关于地被植物主要存在草坪表面不平整,排水不畅,草坪中杂草多,草坪与花卉灌木切边不自然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绿化景观效果。
2.1.4 轻视后期绿化养护
现阶段绿化工程后期维护不到位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大树防风加固不合理,起不到支撑效果;草坪没有及时养护导致杂草过多影响植被正常生长,没有及时施肥修剪影响树木长势;没有按时浇水施肥导致植物营养缺乏死亡,病虫害严重等,影响工程效果[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应对措施
3.1、土方工程
3.1.1绿化施工回填土方的处理
为保证硬质铺装道路的稳定性,基础回填土质务必选择符合回填土要求。避免采用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淤泥质土、冻土块和杂填土作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严格按照工程性质来确定回填土的密实度。对于含水量过大,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和其它吸水材料后重新夯实,严禁雨后回填。
3.1.2 绿化栽植土质的处理
施工单位在进土时要确保土壤的质量,严禁不合格的土壤进入工地,清除栽植土内的垃圾杂物。在施工过程中,为保存好原有表土,机械进场时要使用倒退铲车掘取表土,防止重型机械碾压。掘取、平铺表土作业不能在雨后进行,以避免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对于土质不好的绿地,应对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深度含表层要达到80~100cm 为宜,以利乔木根系生长。通常采用客土、深耕和施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及营养成分,并设置暗渠等排水措施,确保土壤的透气性。
3.1.3绿化种植地形塑造
地形塑造要进行全局总控。首先进行测量和放样,土方计算要精确合理,且有技术人员的随时参与,随时测量。开始地形塑造时要根据图纸,确立最高点和地形分布,满足设计标准和植物的相应配置要求[4]。施工人员应了解施工地段,了解实地定点防线情况,才能在地形塑造时做到得心应手,也有助于塑造线条饱满的地形。
3.2 绿化栽植工程
3.2.1确保苗木规格质量
园林绿化工程的核心是植物[5],因此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格采购苗木,不得随意替换苗木。所选乔木必须树干挺直,树形完整,根系较为发达、生长健壮的苗木,确保植物的高效成活。其它苗木也必须发育匀称,生长健壮,草皮无杂草,苗木严禁带有病、虫害,外地进入的苗木还需附“植物检疫证”。
3.2.2 科学种植苗木
首先在绿化施工中必须按园林规程规范操作,掌握植物种植的常规要求。其次,种植前要剪除苗木损伤的枝条和根茎,多余的内枝、小枝、徒长枝,注意保持树冠的完整,大的伤口应作防腐处理。树穴应根据苗木土球大小而定,树穴直径一般要大于土球直径 20-40cm左右,挖掘深度大于土球厚度10-20cm,要求树穴上口直径与穴底直径基本相同。栽植深度要符合生长要求,土球表面应高于土平面10cm左右。种植时要去除根部包扎的草绳。回填土时要分层夯实使回填土与根部紧密结合,有利于根部生长填土至2/3时围堰浇足水,第二天再补一次水后覆土整平。
3.2.3 重视地被植物的作用
草皮铺种前,必须清除土壤面层的石砾、瓦砾、杂草根等垃圾,做好细平床和土壤消毒工作,注意地形要有泻水坡度,土层厚度不少于40公分,无不透水层。其次凡草皮与树坛、花坛间必须切边,其切边线条须清晰,平顺自然,有立体感,不要切得如排水沟一样。草皮边切下去的斜边为45度深为12-15公分,花、树坛切边为自然式,要有立体感。
3.2.4 重视后期养护工作
后期养护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保证。俗话讲“三分钟,七分管”,在养护管理期内,要及时更新复壮受损苗木,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整养护,保持丰富的次群落结构。只有做好了苗木栽植后的养护工作,才能真正的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4、结束语
质量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绿化项目建设的核心。因此,要切实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就要对绿化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同时由于园林绿化工程自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质量也是由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共同控制的,因此我们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提高自身的施工工艺水平,全面协调配合,才能作出更好的园林作品,促进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辉.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蒋立涵,路正扬.绿化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园林,2008.
[3].莫旭芬,郑娴.园林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
[4].邵夙辉.有关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地形造型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9).
[5].徐延微,郑威.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问题.[J].科技创新,2013,(18).
论文作者:王青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苗木论文; 地形论文; 土壤论文; 土方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