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集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萃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奇怪的跷跷板(大班)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黄楼幼儿园 黄红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并感知杠杆原理,体验力的平衡现象。
2.激发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探索兴趣,培养勇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活动准备
长方形木板、三角形积木、玩具娃娃和小动物、《能省力的杠杆》录像带。
活动过程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三角形积木搭跷跷板。
2.提供大小、轻重一样的娃娃或玩具小动物,让它们玩跷跷板,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探索的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4.请幼儿把自己的操作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相互演示。
5.请几位幼儿把自己的操作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6.讨论:为什么有的跷跷板两边各坐一个娃娃就能跷起来,而有的跷跷板一边坐了一个娃娃,另一边要坐两个或更多的娃娃。
7.小结:因为跷跷板下面有一块三角形的积木,这是支撑点,当它放在中间时,两边的距离就一样,各坐一个娃娃就能玩了;当它不处于木板中间时,两边的距离就不一样,就会出现一边坐一个娃娃,另一边要坐两个或更多娃娃的现象。
8.幼儿再次探索:移动三角形积木,当它离木板一端距离越远,离另一端距离越近时,近的这一边东西就要增加。
9.观看录像片,内容有小熊摆“跷跷板擂台赛”,连老虎、大象都比不过它;扳子、剪刀、秤等工具的运用,进一步感知杠杆原理。
活动延伸
幼儿到草地上玩跷跷板,继续体验杠杆原理。
跳舞的小人
郑州市教工幼儿园 王向青
活动目标
1.动手制作,感知物体的平衡现象,充分体验探究的快乐。
2.大胆表述操作中的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蒜、牙签、小木桥。
活动过程
1.试一试:拿一棵蒜瓣放在手指上,看能不能让蒜瓣站在手指上。
2.做一做:用蒜瓣做小人的身体,用橡皮泥、牙签把它变成一个能站在手指上的小人,看谁的小人站得稳。制作过程中,提醒幼儿试一试小人能不能站立?为什么不能站立?并帮助幼儿找出不能站的原因(头重脚轻,两边重量不一样,两腿间距离太近),从而调整制作方法。提示幼儿可让小人站在小木桥上,更清楚地观察操作的结果。
3.说一说:是怎样让小人站到手指上的。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操作过程,并适时讲解“平衡”一词。
4.玩一玩:观察老师做的小人和自己做的小人有什么不同(又插了一根小棍),请幼儿再次尝试,增插一根小棍后让小人站在手指尖上。如不能站立,再找一找原因(插的小棍太长了,插的位置不对)。做完后,让小人站在手指上,随音乐跳舞。
有趣的惯性现象(大班)
武汉市南京路幼儿园 张荣芬 龙时乐
活动目标
1.能关注周围事物,感知惯性现象。
2.激发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玩具车、小纸盒、积塑、生熟鸡蛋、溜溜球、陀螺。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活动室。
2.在实验操作中观察惯性现象:(1)教师操作实验玩具车朝前冲去,上面的盒子原地落下;玩具车猛地停住,上面的盒子朝前飞去。(2)幼儿验证操作,亲身感知。(3)幼儿分组活动,如玩溜溜球、陀螺,在游戏中继续观察惯性现象。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判断生熟鸡蛋(转得快是熟鸡蛋,慢则是生鸡蛋)。
4.教师演示几种有趣的惯性现象,如几块积木垒高,迅速抽出中间的一块,上面的积木直接落在下面的积木上,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活动延伸
找出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在科学活动区继续实验观察惯性现象。
竹子和竹制品(中班)
泰州市刁铺镇第二幼儿园 宫海霞 宋敬波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竹子的特征及其生长过程。
2.知道竹子对人类、动物的作用。
3.提高幼儿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参观过竹林;竹制品展览角;有关竹子生长及各种竹制品的录像带;带根有笋芽的小竹子、竹笋各一;每个幼儿一段剖开的竹子,一段有节没剖的竹子。
活动过程
1.幼儿参观竹制品展览角,说说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幼儿先观察并讨论竹子的外形特征,教师再分别横剖、纵剖竹子,验证竹子的里面是空的。
3.看录像片,说说竹子小时候是什么样的;观察竹笋,说说竹笋像什么,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一层一层剥掉外壳,用刀切开竹笋,验证竹笋里面也是空的;用实物投影仪显示竹子的根,说说竹子根的特点;观察带根有笋芽的小竹子,教师小结竹子的生长过程。
4.讨论、说说竹子的用处,知道竹子的全身都是宝。
活动延伸
学画水墨画竹子、竹笋;编织竹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