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血乳酸对400m栏不同训练间歇时间控制效果的研究
陈 瑶,郭子渊
(安徽省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 目的:探索400m栏不同训练手段的效果。方法:应用血乳酸对安徽省专业队现役运动员伍磊的传统大负荷训练模式和改良后的训练模式进行了跟踪监测和分析。结果:①传统的大负荷间歇训练模式血乳酸堆积较高,乳酸的清除速率慢,运动成绩提高不明显;②改良后的专项大负荷训练模式,血乳酸堆积相对较少,乳酸清除速度相对较快,运动成绩稳步提高。结论:①改良后大负荷训练法优于传统的训练方法;②冲酸、耐酸训练要与本项目的实际需要密切相关,过高的乳酸堆积、过长的耐酸时间难以提高训练质量;③个体系统化的乳酸监控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 400m栏;血乳酸;训练控制;间歇时间
400m(栏)是以无氧供能为主、兼有氧供能为辅的项目。在训练或比赛时测得的最大血乳酸越高,说明机体产生和耐受乳酸的能力都比较高[1]。大负荷训练或比赛后最大的生理生化变化特点是大量的乳酸堆积,然后逐渐清除。不同的运动员清除速率不一样,一般需要60min左右才能清除到80%以上。大强度运动后即刻血乳酸水平主要反映骨骼肌无氧酵解能力及机体耐酸能力[2]。从跟踪全国比赛的情况看,一般赛后最大血乳酸值在13~15mmol/L,但从日常大负荷训练阶段运动员的血乳酸监控结果看,运动员在冲酸训练时,血乳酸可以达到23mmol/L以上,耐酸训练(体内维持血乳酸浓度在10~12mmol/L)的时间基本保持在40min左右,通过资料检索和专家咨询,这种传统的训练模式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本研究从比赛需要出发,不刻意追求非比赛需要手段产生的高乳酸和耐高乳酸目标,冲酸控制在全国比赛峰值以内,耐酸控制在峰值的50%~60%范围,旨在通过对传统的和改良后的两种训练模式的研究,从中找出更适合提高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的训练手段,为教练员提供参考依据。
设立科创板,是将资本市场进一步细分,可促进A股市场分化,主板市场上不去,海外市场又太拥挤,一些海外的中概股公司要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也没有完全对应的承接。科创板将提供一个新的资本市场入口。同时有利于克服相当一部分高科技上市公司(即俗称“独角兽”)估值偏低的弊端。实际上,高科技企业才是推动股市繁荣的根本力量。单独设立科创板,将充分肯定其客观价值,推动上市公司脱虚向实,回归资本市场的本质属性,客观反映经济,扩大直接融资,刺激科技创新,利好实体经济。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伍某,男,安徽省田径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短跨组运动员,国家健将级运动员。
新版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是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制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正是根据人民群众的反映、社会上所出现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中央要求,及时修改了这部法律。
1.2研究方法
1.2.1 监测指标。血乳酸、成绩。
隐性价值更需要用心去挖掘。比如拿专题纪录片来说,作品绝大多数局限于从个人角度去审视,尽管我们觉得它的信息价值较高,或者说由于从中可窥见中国纪录片发展轨迹因此具有凭证价值,某些片断可作为当时社会生活原生态的一种记录。又如解放前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在判断素材价值时还应注意到主题、画面、解说词之间的关系。
比赛要求:全力以赴,把训练水平比出来,节奏按平时训练时的要求进行,准备活动按比赛要求进行。在比赛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测试血乳酸值。训练最好成绩是52min95s;全国青年锦标赛53min27s;冠军赛淄博站51min44s; 福州冠军赛51min95s。400m栏比赛后的血乳酸变化情况见表7。
1.2.3 血样采集。血样采集部位均为耳垂,采集标本后,将10微升毛细管投入到0.5毫升试剂管中,形成1∶50的稀释比例。
目前,国内外学者有关400m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代谢特点、训练方法、节奏控制等方面。在能量代谢方面,运动中以何种方式提供能量,取决于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3]。在 400m跨栏跑的供能过程中,磷酸原系统供能占供能比率的20%,乳酸能系统供能占供能比率的75%[4]。乳酸能系统供能在极限强度下只能维持33s左右的运动时间[5]。在训练方法和节奏控制方面,强调掌握休息间隙时间,使机体能够达到较高的乳酸浓度,并忍受长时间乳酸刺激,从而提高乳酸耐受力。冲酸训练很容易导致大量乳酸堆积,直接导致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同时下降。耐酸训练极易导致细胞、器官的功能下降,这是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2 结 果
2.1传统大负荷专项训练模式血乳酸代谢情况
2.2.4 400m全力跑训练后血乳酸变化情况。2组400m全力跑训练目的:提高速度耐力,尤其是1天2个专项400m栏跑的乳酸代谢能力;时间:2012年4月25日下午;训练要求:强度为100%,两组间歇时间约为40min。单组400m全力跑训练目的:速度耐力测验,尤其是检查400m专项的乳酸代谢能力情况;时间:2012年6月16日下午。2堂课训练情况见表6。
表 1 200m×5训练后血乳酸的变化
2.2.2 300m栏+100m训练前后乳酸代谢情况。本堂课训练目的:提高速度耐力,尤其是300m栏位置的乳酸代谢能力。训练计划:(300m栏+100跑)×2组。训练要求:300m栏全力跑后休息1min再进行100m全力冲刺跑,在跑后5min、10min、15min测血乳酸,取最大值。大组之间的间歇时间为40min。结果见表4。
表 2 400m×3×2训练后血乳酸的变化
2.2改良大负荷专项训练模式血乳酸代谢情况
2.2.1 400m栏改良前后乳酸代谢情况。改良训练模式前后2次400m栏专项测验成绩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次测验课的目的:把以往400m多组跑改为仅跑1次,提高质量,减少负荷总量;训练内容:400m栏全力跑。训练要求:按照比赛要求进行测验前的准备活动,跑的节奏按照平时训练要求进行。在跑后5min、10min、15min、20min测试血乳酸值,血乳酸变化情况见表3。
表 3 400m栏专项测验后血乳酸的变化情况
2.1.2 400m×3×2组间歇跑后血乳酸变化情况。本堂课训练目的:提高耐乳酸能力。训练计划:400m×3组×2组,每个400m间隔5min,组间间隔20min,强度要求依次为80%、90%、100%。在第1组、第2组跑后5min采血测乳酸,在第3组跑后即刻、5min、10min、15min采血测乳酸。血乳酸变化情况见表2。
1.2.2 仪器和试剂。采用德国产YLS9-5030型血乳酸分析仪和自带试剂,CASIO秒表。
表 4 300m栏 +100m跑训练后血乳酸的变化情况
2.2.3 300m+500m+专项9栏血乳酸变化情况。本堂课训练目的:提高速度耐力,尤其是专项9栏位置的乳酸代谢能力;训练计划:300m+500m+专项9栏,训练要求:300m和500m强度为80%以上,两者间歇5min,500m跑后休息40min进行专项9栏全力跑,要求为最大强度。在跑后5min、10min、15min、20min测试血乳酸值。结果见表5。
表 5 300m+500m+专项 9栏训练后血乳酸的变化情况
表 6 400m全力跑训练后乳酸能力代谢情况
2.1.1 200m×5组间歇跑后血乳酸代谢情况。本堂课训练目的:提高速度耐力;训练计划:200m×5组,组间间歇3min。训练要求:按照比赛要求进行测验前的准备活动,跑的节奏按照平时训练要求进行,每组强度85%以上。在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跑后即刻采血测乳酸,在第5组跑后即刻、5min、10min、15min、20min采血测乳酸,结果见表1。
2.3全国 400m栏比赛后血乳酸变化情况
为在我国将来的专利链接制度实践中避免这一情形的出现,更好地平衡原研药企业、仿制药企业与患者之间的利益,需要更加合理地设置专利挑战之后的“停摆期”条件。原研药企业滥用“停摆期”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性,避免制度滥用的根本在于更好地平衡原研药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为此,例如可以仿照临时禁令制度,对“停摆期”制度设置更高的适用门槛,并在专利权人败诉后对仿制药企业可能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使原研药企业及时阻止涉嫌侵权的仿制药进入市场,又能有效避免制度的滥用。
表 7 400m栏全国比赛后血乳酸变化情况
3 讨 论
1.2.4 数理统计法。全部数据均在计算机上处理,使用Microsoft Office2007 Excel软件,所涉及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3.1传统大负荷专项训练的乳酸代谢特点
传统大负荷训练手段可以提高最大血乳酸值,也可以提高耐酸能力,使运动员快速进入疲劳状态,但不能有效地提高训练成绩。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 多组200m和400m跑后的乳酸值很高,但成绩较差。这两种训练手段的共同特点是:血乳酸远远超过全国比赛的水平,负荷强度达到100%以上;运动员自我感觉很累,能力发挥到极限,心情比较沉闷;超额完成了训练计划内容(冲酸和耐酸能力);训练成绩没有提高。传统大负荷专项训练乳酸代谢的最大特点就是冲高乳酸,持续耐高乳酸。多组200m跑后最高血乳酸值可以达到24.45mmol/L,多组400m跑后最高血乳酸值达到20.31mmol/L。从实战的角度、从比赛实际需要的角度来看,400m栏比赛时最多1天预赛和决赛2个400m栏跑,该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上的最大血乳酸值在15mmol/L以内。全国冠军赛淄博站最好成绩51min44s,最高血乳酸值只有13.94mmol/L,这也是今年全国比赛的个人最高血乳酸值。而运动员训练时的血乳酸值远远超过比赛的要求。换句话说,比赛只需要1~2个全力400m栏(大于50s)、血乳酸达到14mmol/L的能力,而不是3个或6个400m(大于60s)、血乳酸达到20mmol/L左右,这种训练结果往往导致供能系统和肌纤维类型不能满足比赛的实际需要,训练负荷和血乳酸都提高了,运动成绩没有提高。
3.2改良大负荷专项训练的指导思想
从实战出发,从比赛需要出发,用血乳酸跟踪监测不同训练手段后的血乳酸变化情况,严格控制乳酸产生的峰值和耐酸范围。把运动员在全国比赛和各类大赛中监测的血乳酸最大值作为训练中乳酸控制的峰值,把这个峰值的50%~60%作为耐酸训练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运动员产生的乳酸与转化利用的乳酸基本平衡,既不会导致运动能力的大幅下降,也不会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关键是运动员训练的过程比较流畅,成绩也有所提高。该指导思想强调的是单次专项极限负荷训练,或在机体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单次专项极限负荷训练,不要疲劳积累,要训练质量。冲高乳酸、耐高乳酸、产生疲劳不是训练的最终目的,运动员在最好的机能状态下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训练成绩是竞技体育训练的唯一目的。
3.3改良大负荷专项训练的乳酸代谢特点
改良训练模式可以提高运动成绩。400m成绩由49min19s提高到47min50s;400m栏成绩由52min95s提高到 51min44s。400m(栏)跑主要是磷酸原和乳酸系统供能,其中乳酸系统供能约占70%~80%[7,8]。因此,提高运动员的乳酸供能能力对400m跑成绩尤为重要。400m平跑是400m栏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运动员400m跑的水平往往也决定着400m栏的发展空间。400m、400m栏和300m栏+100m全力跑比较结合比赛实际,300m+500m+专项9栏跑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这几种训练方法都是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设计的,运动员跑后的最大血乳酸值略高于全国比赛水平,负荷强度应该在100%以上;近年来临床上开展了对血乳酸的动态监测,并提出了血乳酸清除率的概念[6],训练后乳酸清除的快慢对运动员的恢复至关重要。该方法与以往相比,半天只跑1个强度,跑后即刻比较累,屡创训练较好成绩,运动员自我感觉整体训练比较轻松;通过5个多月的改良方法训练,400m栏的专项成绩提高了,而最大血乳酸值下降了,说明运动员的乳酸代谢能力有所提高。
运动训练的过程是复杂的,无论多么先进的训练理论都必须与训练实践相结合,都必须通过运动员来验证,都必须通过教练员来实践总结,能提高训练成绩的手段就是最有效的、科学训练手段。作为教练员,要敢于在实践中探索训练规律,走科学化训练之路。
Visibility inversion of a haze process in Beijing by remote sensing based on MODIS satellite observations
参考文献
[1] 郭子渊,冯连世.应用血乳酸对拳击不同训练手段的综合评价[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1):117-120.
[2] Abellan R,Ventura R,Remacha A F,et al.Intermittent hypoxia exposurein a hypobaric chamber and erythropoietin abuse interpretation[J].J Sports Sci,2007,25(11):1241-1250.
[3] 朱晓霞.认识跨栏跑项目特征提高跨栏跑训练水平[J].田径,2005(12):15-16.
[4] 谭红春.400米跨栏跑的供能特点及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4):36-38.
[5]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
[6] Fuloria M. Elevated plasma lactate levels: a tool for predicting outcomes or for improving care[J].Crit Care Met,2002,30(9):2166-2167.
[7] Hill d w·Energy system contributions in middle-distance running event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1999,17(4):477-483
[8] Duffield R, Dawson B, Goodman C·Energy system contribution to 400-meter and 800-meter track running.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2005,23(3):200-307.
Study on the Control of Training Interval Period for the 4oo -metre -hurdle by Blood Lactic Acid
CHEN Yao,GUO Zi-yuan
(Anhui Institute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fei 2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 for the 400-metre-hurdle. Methods: The researcher tracked and analyzed the variation of blood lactic acid caused by the traditional overload training method and the improved training method, which are taken to train Anhui professional athlete Wu Lei. Result: ①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 which lead to higher accumulation and lower clearance rate of blood lactic acid, doesn’t heighten clearly the athletic results. ②The improved overload specific training mode, which lead to lower accumulation and higher clearance rate of blood lactic acid relatively, increases athletic results steadily. Conclusion: ①The improved overload training mode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 ②Anti-lactic training should be suitable to the hurdle. It is hard to improve training achievement with higher lactic accumulation and longer time anti-lactic training. ③Systematic individual lactic monitor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to control the training interval period and also one of effective methods to increase the athletic results.
Key words :The 4oo-metre-hurdle; blood lactic acid; training monitor; training interval period
收稿日期: 2019-04-10
作者简介: 陈 瑶(1983-),女,安徽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监控.
文章编号: 1004- 3624( 2019) 05- 0083- 04
中图分类号: G804.52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400m栏论文; 血乳酸论文; 训练控制论文; 间歇时间论文; 安徽省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