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_孙勇

电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_孙勇

孙勇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中心医院疼痛科 黑龙江黑河 161441)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疗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牵引加电疗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牵引加电疗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疗;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057-0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常见症状是腰腿痛,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腰痛是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突出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的下腰部感应痛,有时也影响到臀部[1]。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故以坐骨神经痛最为多见。本研究采用牵引加电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的腰痛病史,其中下肢放射痛41例。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4.5±2.5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5.9±1.5年。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5.5±3.5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5.6±1.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所用牵引重量小,每次持续时间长,需多次牵引。慢速牵引包括很多方法,如自体牵引也称重力牵引、骨盆牵引、双下肢皮牵引等。这些牵引的共同特点是作用时间长,而施加的重量小,大多数患者在牵引时比较舒适,在牵引中还可根据患者的感觉对牵引重量进行增加或减小[2]。目前临床牵引重量应不超过自身体重的10%,牵引时间每次30±10分钟。

1.2.2观察组采用牵引加电疗,即在对照组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多功能电动治疗仪,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将电极置于腰部患处或患肢,载波频率为2000~8000Hz,调制频率为1.5~150Hz,调制中频电流,电流强度以耐受即可,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一个疗程为10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显效:自觉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消失,可以从事家务和轻度体力劳动。好转: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所缓解,还是有疼痛不适感[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30例,治愈4例(13.33%),显效21例(70.0%),好转2例(6.67%),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治愈2例(6.67%),显效13例(43.33%),好转7例(23.33%),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在骶髂部疼痛时需要与骶髂关节结核鉴别。前者多有典型弯腰损伤史或反复腰扭伤史。无全身症状,有下肢神经根受压症状,血沉不快。X线片上无骨质破坏,CT检查可见突出的髓核;骶髂关节结核主要表现为局部骨质破坏和脓肿形成,并可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血沉快,结核抗体阳性。

大多数患者具有腰痛、腿痛症状,特别是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卧床休息可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逐步消失。腰椎间盘压力坐位最高,站位居中,平卧位最低。在卧位状态下可去除体重对腰椎间盘的压力[4]。急性腰痛和下肢疼痛严重的患者一般不急于进行牵引治疗。可以躺在床上,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疼痛,用甘露醇,利尿剂和地塞米松缓解,直到疼痛缓解。再行牵引治疗。对于有明显侧隐窝狭窄和小腿直腿高度小于30°的患者,可尝试缓慢牵引,牵引重量由体重的10%逐渐增加,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慢牵引1~2次,如果病人有腰痛和同侧下肢疼痛缓解,可以快速牵引。对于慢牵引5~7次或快速牵引2次,无疼痛缓解,建议采用其他方法治疗。

中频电流兼有低频电与中频电两种电流各自的特点和治疗作用。作用较深,不产生电解作用,人体易于接受,可以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平滑肌张力,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加强前后纵韧带的张力,并在椎间隙内产生负压,有利于髓核返回,达到治疗目的。中频电疗主要作用于穴位和痛点,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平衡,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牵引加电疗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门德良,李吉刚.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疗效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7-47.

[2]范明芳.高中低频电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239-240.

[3]陈银海,赖蕴珠,苗馨华.低频电疗加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1997(1):29-30.

[4]殷敏霞,吴晓慧.低频电疗加腰椎牵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5):46-47.

论文作者:孙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电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_孙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