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资源为国内市场--访安踏主席丁志忠_安踏论文

以国际资源为国内市场--访安踏主席丁志忠_安踏论文

用国际化资源做国内市场——专访安踏总裁丁志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内市场论文,专访论文,总裁论文,安踏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一家小作坊起家,直至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安踏总裁丁志忠的创业历程颇具闽商的特质:敏锐、果敢。

上世纪90年代初,17岁的丁志忠就独自到北京跑市场,在1999年全年销售仅为5000万元、利润不超过1000万元时,基于对市场前瞻性的把握和敏锐度,他超越常规性的思维,拿出1000万元,在当地企业中率先请代言人、到央视投广告。当安踏品牌在国内声名鹊起、连续6年为国内运动鞋市场占有率第一时,他大张旗鼓着手企业品牌升级。去年,安踏实现了净利润约1.47亿元,今年预增至3.8亿元。而7月10日安踏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约31.68亿港元。

丁志忠说他并不确定:如果这一切都重新来过。他是否还有机会。但幸运的是,安踏并没有错过每一次机会,而且对于未来的方向,已经了然于心。

记者:看上去,安踏与许多品牌的路线不同。安踏对品牌形象的塑造是以“草根”精神去塑造的,你觉得“草根”是迎合了时下的流行,还是你的差异化竞争?

丁志忠: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很重要。我认为,企业在定位不清晰时,是难以做好的。每个企业要了解自己的价值,也就是核心的定位。“安踏永不止步”这样的品牌口号目标受众群就锁定了“大众”。所以安踏的核心定位是:最大多数人。这实际上与草根阶层是分不开的。这种称之为“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实际上就是“草根”所追求的。

之所以选择草根阶层的定位,也有另一方面原因: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草根”阶层的面最广,假如有办法抓住他们的心,对企业来说,这个市场也是最大的。

7月10日,安踏在香港成功上市,投资者就是看中这一清晰的企业定位,以及各方面都有清晰的目标:广告形象上有明确的价值体现;内部的企业定位和产品研发及终端管理与网络布局,都围绕安踏的定位在做。而我们的企业使命和愿景,也都离不开“草根”精神。

记者:安踏在国内体育用品模式的创新上,一直走在前面。在广告推广方面,央视+代言人的路线也是后来很多企业所效仿的。这一领先也包括后来的代言人+央视+专业赞助+专业研发的模式。如今再往前走,瓶颈又在哪里?

丁志忠: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面临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包括从去年开始,安踏筹备上市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考验。但是从近年的增长速度看,市场的潜在空间也很大。

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安踏快速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在于瓶子的顶端——我们公司的领导团队,要从管理层的思路上,对企业进行升级。而这牵扯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近几年,我们在企业升级管理中做得还不错。这得益于我们在两年前就开始的一系列准备。2005年底,我们就开始问自己,安踏从一个制造型的中小企业做到行业的领先水平时,以这种模式还能持续走多久?安踏要继续往前走,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管理水平。而国际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什么?企业的核心价值和愿景又是什么?就这些核心问题,我们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

2006年,安踏邀请一些国际中介公司来做咨询,请智威汤逊做品牌定位:由科尔尼梳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而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体系则请来了美世咨询。同年,安踏启动了进入资本市场的计划,也聘请了全球最好的银行、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当顾问。

这些举措的花费和投入是值得的,它使整个品牌得以升华。安踏的发展构想和定位,也比原来清晰很多。而两年前的未雨绸缪,也能够从今年安踏的一整套广告策略、终端、团队以及顺利上市等市场表现中得到显现。

记者:虽然目前安踏的公司管理架构和团队都是国际化运作,但是安踏却没有如许多国内品牌那样打入国际市场,这又是为什么?

丁志忠:对,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差异化。我认为中国的市场还很大,我们核心定位消费者年龄在14~29岁,月收入在2000~5000元。我发现,目前中国还有将近5亿的人口消费不起安踏的产品,这是相当大的市场。而在很多中低端的市场,这个市场的人群消费能力还会提升。

我们的核心是关注“草根”阶层。我们也关注,如何用国际化资源服务“草根”阶层。我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安踏去美国开一家店,那个店有可能一年亏损500万元。但是我们也可以对外宣称,安踏国际化走到美国了。而实际情况是,如果那家店是亏损的,这样的国际化有什么意义?再比如,我们可以去赞助美国某个球队,宣称我们走向全世界了,可那个球队一年在中国的曝光只有一次,对安踏的国内市场销售有什么帮助?这实际上是资源的浪费。

我认为,国际化不仅仅是企业资源的国际化,还是企业市场的国际化。安踏要做有用功,既做好民族的品牌,又用国际化资源做好国内的市场。所以我们明确:在2008年前,不会请老外做代言,也不赞助国外球员。

记者:在上市之后,安踏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丁志忠:下一步的战略我们刚刚做完,其中上市后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可持续成长所面临的考验。我们正努力推动整个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对我们有利的是:安踏的很多投资者都是国际上有影响的基金或投资机构,如休斯顿火箭队的老板是我们海外最大的股东,这对我们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有所促进。

记者:虽然目前安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是第一,但是在许多人的认同感上,安踏似乎还有提升空间,你是否认同?

丁志忠:安踏从1994年发展到现在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有的品牌的历史会更久一些。虽然我们在产品的价值、成本控制、市场扩张等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在品牌美誉度上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在2005年前,我们考虑的重点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为诉求的。如今,我们发现一个企业的美誉度的塑造也很重要。我们已经提出下一阶段,到2011年的目标,要使安踏的品牌美誉度和销售额在中国实现双第一。我想,销售额的第一,我们能很快实现,而品牌美誉度第一,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安踏正在进行的一系列企业升级、品牌升华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品牌美誉度,一切让我们等到2011年再看。

记者:你如何理解胆识和魄力?

丁志忠:我认为胆识和魄力其实是一回事,企业中的很多事情不要按常规去做,要超越常规性思维。当我们年销售5000万元、利润不超过1000万元时,敢不敢拿1000万元去投广告?这就是一种前瞻性和对事情的把握度,它来自于你的敏锐。

记者:在你看来,如何通过探索创新的方式猎寻变革、成长与发展?

丁志忠:进步是因为抓住了企业发展的阶段进行变革,在2005年我们抓紧良机提出了品牌升级。如今,回过头看,做品牌和企业是需要机会的,机会一旦过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记者:你如何为部下描述一些未来美好的愿景?

丁志忠:未来的愿景是需要领导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一种实现的可能性,让大家愿意跟着你做。人格魅力很重要。能看到什么样的愿景,这是需要在管理当中逐步实现的。

记者:你怎样通过分享权力激励人心?

丁志忠:当企业规模还小时,权力放大,不是好事;而当企业做大,就需要充分的信任和放权。现在,我连货款都不用签字了,我们的项目以结果为导向,包括目前整个安踏的管理,也基本以结果为导向。同样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对投资者的承诺也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我们有种种激励制度,包括正在计划新的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一套新的薪酬体系。

标签:;  ;  

以国际资源为国内市场--访安踏主席丁志忠_安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