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启停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论文_刘群杰

XX公司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启停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论文_刘群杰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2)

摘要:XX公司汽轮机能耗水平较高、安全可靠性差,采用现代化技术对其通流部分进行改造。本文针对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启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汽轮机 通流改造 问题 分析

一、前言

XX公司两台300MW亚临界机组,是哈尔滨汽轮机厂以西屋引进型300MW汽轮机的第二代改进优化型73B凝汽式汽轮机为母型,于2005年设计开发的直接空冷型汽轮机。由于73B型的优化设计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受当时设计手段和设计工具的限制,其气动热力设计水平现在看来已比较落后。2006年两台机组投产以来,汽轮机缸效率和热耗率严重偏离设计值,且存在某些安全可靠性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机组热力性能和安全性能,以实现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二、原汽轮机结构、性能

XX公司2台300MW机组采用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反动式、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蒸汽参数为16.7MPa/537℃/537℃,额定背压18kPa,设计高压缸效率87.69%、中压缸效率93.28%、低压缸效率93.02%,设计热耗8211.9kJ/kWh。

汽轮机高中压汽缸由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中压内缸组成,形成双层缸结构,低压缸由外缸、1号内缸、2号内缸组成,形成三层缸结构,对称分流布置。汽轮机采用喷嘴调节,调节级正向布置,高压叶片反向布置,中压叶片正向布置。通流部分共有34级,高压部分1+12级叶片(包括调节级),中压部分9级叶片,低压部分2×6级叶片。

根据机组2013年1月大修前性能试验报告,THA工况试验高压缸效率为85.497%,中压缸效率为90.767%,低压缸效率为87.012%,修正后热耗为8588.16kJ/kWh,机组热耗水平与设计值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机组效率,XX公司于2016年5月对汽轮机实施通流部分技术改造。

三、通流改造情况

1. 高中压部分更换了高中压转子和高压内缸,对高中压部分的通流设计进行整体优化,调节级从反流结构改为顺流结构,高、中压通流级数各增加1级,调整高中压部分根径。

2. 低压部分取消原机组中的低压1、2号内缸等结构,整合设计形成360°蜗壳式内缸,更换低压转子,对低压部分的通流设计进行整体优化,采用665mm空冷末级模块,合理优化低压排汽导流环。

3. 采用四维技术优化高效动静叶片,高中压、低压部分均采用反动式设计,更换高中压、低压动静叶,高中压、低压1-3级动叶、2-3级静叶片均采用预扭装配式,提高通流精度。

4. 采用先进的蒸汽泄漏控制技术,高中压进汽、抽汽密封结构均采用叠片式,取代了传统活塞环结构形式,高中压通流内部汽封和端汽封均采用哈汽多齿小间隙新型汽封技术,并对原有不合理结构进行改进。

5. 通流改造后,THA工况(5VWO)下,预计高压缸效率达到87%以上,中压缸效率达到92%以上,低压缸效率(UEEP)达到92%以上,整机热耗不高于8250kJ/kWh,汽轮机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机组启停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一)进汽参数上升较快引起机组振动异常

汽轮机通流改造后,相当于新建机组,需要以新机组的态度认真对待。启动过程中,进汽参数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对于进汽参数和升温、升压、升负荷速率都要严格执行厂家和规程要求。

机组在并网后,锅炉侧开始投运磨煤机,主汽温度从420℃升至500℃,上升速度较快(在规程允许范围内),引发一瓦、二瓦处轴振由50 µm上升至150 µm,引发机组振动异常。主汽温度上升过程中,机组静子膨胀滞后于转子,造成机组动静间隙变小,稳定时间短、升温幅度大引发机组振动加大。建议带初负荷过程中,适当控制升温率和升温幅度,增加暖机时间,在机组充分膨胀后再进一步增加机组负荷,提高机组的负荷适应性。

(二)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较大

根据规范和规程要求,机组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上、下缸温差在超过42℃报警,温差在超过56℃时需要停机处理。机组在通流改造后第一次启动时上下缸温差偏大,经过停机对测点进行检查核对后,第二次启动基本正常,但是在机组带负荷至100MW以上时,上、下缸温差逐渐增大,机组在224MW负荷时,高压缸温差达到近32℃,中压缸温差达到近39℃,而且调节级温度低于高压上缸金属温度(DCS画面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对照厂家图纸和就地实际位置,检查调节级温度测点以及其它缸温测点,检查热电偶的插入套管深度,必须将热电偶伸到套管底部,否则测试温度偏低;

2. 机组在启动初期,要有意识地控制上、下缸温差,可通过间歇性地关闭抽汽管道疏水门的方法,使得漏入蒸汽能够尽可能的均匀加热汽缸,防止上、下缸温差过大,以引发安全事故。

3. 机组在停机后,也可以采取此种办法来控制上、下缸温差,但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适时调整。

(三)汽轮机膨胀问题

通过9月底和12月初的两次启动,发现汽轮机在启动、带负荷和停机过程中的膨胀情况不一致:启动过程中,高压缸膨胀曲线较为平滑;但在11月16日停机后机组冷却过程中,高压缸回缩曲线呈现明显的“小台阶”状,汽轮机在盘车状态下本体内有异音,轴振探头波动明显,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这一现象说明机组在受热膨胀时,高中压缸能够连续、平滑、均匀地去推动前箱朝机头方向膨胀,而在冷却过程中,高中压缸在回缩时前箱存在“顿挫”。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前箱与台板存在间隙不均匀现象,从而造成局部接触受力;

2. 前箱两侧角销间隙不符合要求。

建议在机组停机时,对前箱的滑销系统间隙进行全面复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问题。此外,机组在盘车状态下,也需要运行人员监视机组偏心和转子晃度情况。

(四)汽轮机停机后真空维持问题

机组停机后,如果维持真空,就必须为轴封供汽,这样会产生两个负面影响:

1. 轴封供汽在采用辅助蒸汽联箱供给时,蒸汽温度偏低,一般在250℃左右或者更低,会造成轴端的迅速冷却;

2. 在抽真空的状态下,轴封供汽经过轴端汽封,漏入缸内,由于温度低,对汽缸存在强制冷却作用,而且极其不均匀,如果长时间送轴封可能会造成转子、汽缸不能均匀冷却,动静间隙减小造成碰磨。

因此,汽轮机停机后短时间内不再启动时,维持一段时间真空后即可破坏真空,停止轴封供汽,保证上、下缸温度和转子温度均匀,机组自然冷却,以消除冷却不均匀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如果必须维持真空,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尽可能提高轴封供汽温度,可以利用锅炉余热,稍开高压旁路,采用冷再为轴封供汽;

2. 轴封供汽压力在保持汽轮机转子轴端不漏入空气的情况下,采取较低压力运行;

3. 严密监视上、下缸温差和转子偏心、TSI振动指示情况,任何一项指标超限或者异常增大的情况下都要紧急破坏真空。

(五)发电机6瓦轴振显示异常

机组在改造后的近两次启动过程中,发现6瓦轴振探头X、Y向振动指示有阶跃的现象(瓦振始终在20µm以下)。机组解列停机后,6瓦轴振又恢复到正常值,机组在惰走时为60µm左右。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6瓦X、Y向轴振探头受励磁电流影响较大,励磁电流越大,探头失真越多,在励磁电流消失后,探头显示恢复至正常值。为寻找问题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现有的6瓦轴振探头进行校验,检查其是否存在磁化干扰情况,如轴振探头检查正常,应检查发电机转轴是否存在剩磁;

2.对发电机转子和安装探头的油挡前后轴向位置(包括油挡)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保证发电机转子在冲车、带负荷过程中不会有附着物对轴振探头进行干扰;

3.在发电机6瓦外侧另外加装一套轴振测量装置,启动前调好探头,在带负荷过程对转子振动进行监测、测试。

五、结束语

汽轮机通流改造后与原有设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所以机组在启动、运行、停机过程中,都要以新机组的态度去对待。只有在机组运行过一段时间后,动静间隙、汽缸转子膨胀、应力释放、内外缸的间隙配合、转子轴系等各项指标才能慢慢趋于稳定,检修、运行人员对其特性和性能才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对于汽轮机运行参数、指标控制、检修工艺、日常维护都要去严格要求、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XX公司集控运行规程.

[2]XX公司汽轮机节能提效改造技术协议.

[3]XX公司汽轮机节能提效改造后设备说明书.

作者简介

刘群杰,男,工程师 ,E-mail:sxlqj0705@163.com。

论文作者:刘群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XX公司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启停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论文_刘群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