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现代人们的经济条件亦在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质量更直接成为了决定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应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现代医疗机构护理方式随之开始了不断的革新,优质服务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其指的是在标准化护理制度指导下,通过情感的投入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所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原则。优质服务护理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治疗期望,并加强对患者的关注来尽力达成患者的需求。
【关键词】优质服务模式;护理;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28-01
前言:目前,关于优质服务护理模式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本研究结合本院心血管科室患者现状对护理模式进行改革,大力更新优质服务举措,已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并且患者的满意度亦在不断上升,医患纠纷率也随之有所下降。沿用至今,各个科室开始执行,本院护理优质服务模式正在逐步朝向个性化、多元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本院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共419名,患者年龄60~103岁,平均年龄89.56±6.32岁,所有患者中男性301人、女性151人。与此同时选取2013年住院患者共419名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住院时间、年龄和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
1.2实施办法
1.2.1领悟优质护理服务的精髓,转变护士服务理念医院选派护士长参观、学习上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经验。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与优质护理服务有关的文件精神,领悟其中的精髓,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变服务理念,创建优质服务模式。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让护士真正领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意义,理解其内涵。以“假如我是患者”的换位思考教导护士,采取人性化的护理行动,让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感动。
1.2.2严查督导,控制质量护士长每天查房1~2次,检查各项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指导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虚心听取意见,积极完善改进。将医院管理月报、护理部检查及科室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追踪整改效果。
1.2.3护理优质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次研究的开展,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通过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包括在病区固定位置配备轮椅、雨伞、饮水点、吸管、针线包等老年人常用的生活用品。同时,统一对待入院与离院患者,标准化接待流程,对患者进行病情宣教,使患者提高对医院的信任度。
1.2.4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技能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结合本科室的患者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每月组织两次护理业务学习和护理业务查房,定期进行考核;改变护理查房模式,以床边查房和PPT的查房形式相结合组织大家共同学习疾病的治疗,护理以及化验检查等相关知识,加深对疾病的理解,提升专科护理水平。
1.2.5做好细节护理,提供优质服务(1)制作各种标识牌、温馨提示语、安全小警示等,方便就医、保证安全。(2)病区配备便民盒、吹风机、指甲剪,梳子等常用工具。(3)细化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从整理床单元到协助更衣、更换被服,从刷牙漱口、洗脸、梳头、洗头并吹干、餐前洁手、擦身到泡脚、剪指(趾)甲、协助排便,翻身、叩背,从避免护理并发症发生到病情观察等,均有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确保落到实处。(4)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建立回访档案,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身体康复情况,给予相应的保健指导。
1.2.6生活护理。在每次进入患者病房之前,都注意尽量不打扰患者,尤其是要保证患者的隐私不被侵犯,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夜间查房时也以不打扰患者为主。另外,就是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饮食护理。老年心血管患者尤其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多餐,嘱咐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对一些生活难以自理并且家属不在身边的患者,由护士做好必要的生活护理工作,并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药物控制。同时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每日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创设良好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多交流空间。
2.结果
共统计了该科室患者共计419名,其中表示满意与非常满意的患者共计382例,占91.17%;至2014年12月底,共有449名患者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占99.34%。与其他科室进行对比,该科室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提升。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当中能够看出,优质服务模式的应用,十分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在整个过程中,以月为单位,由护士长负责全程监督执行,除了调查问卷之外,还不时同患者做积极的有效沟通,深入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期望和意见,并督促护士不断改进,并通过长期执行形成一种习惯,使患者感受到院方的真诚。
在为期一年的优质服务模式开展下,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充分体现了本院的服务理念,而与此同时,护理质量的提高除了带来了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之外,还同时有效降低了医患纠纷率。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家属也更加放心,本院的社会形象也就因此进一步被塑造。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也促进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在不断实践与改进的推动作用下,护士队伍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除了专业水平之外,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均通过有效实践而获得了明显的进步,甚至推动着护理学科的与时俱进。
总之,本次研究得出的护理体会就是,对老年患者行优质服务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进而促进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帮助医疗机构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继平,魏毅.优质服务模式改革与专科护理建设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15):4-6.
[2]张薇.优质服务模式在改善ICU住院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78-780.
[3]高凯先,叶珍,丘文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J].现代医学,2014(01):105-107.
[4]张勃杰,杨艳,李焱芳,等.探讨现代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0):99-101.
作者简介:李倩(1986.09-),籍贯:河北省廊坊市。职称:初级。研究方向:老年护理学。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科室:保健与老年医学。身份证:1310021986****1520
论文作者:李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患者论文; 优质服务论文; 模式论文; 科室论文; 护士论文; 满意度论文; 护士长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