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辽宁农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宁论文,增长点论文,中新论文,农村经济发展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辽宁省第八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向全省人民发出了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庄严号召,这是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省情的发展思路,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是富裕全省人民的战略举措,也是振兴辽宁经济的必由之路。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来说,在保持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和大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对于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全省“第二次创业”具有重大作用。为此,笔者试就有关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各界有识之士。
一、对新的经济增长点概念内涵的理解
自从省八届一次人代会提出“第二次创业”的号召以后,各界人士对这一概念,特别是对“新的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理解和解释是不一的。有的从生产力的角度去探寻;有的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研究;有的从生产手段的角度来探索;还有的从经营方式的角度去解释,等等。笔者认为,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是指已被人们认定的能够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就能获得较大的且是持久的经济效益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它的体现物或承载物即点则应是产业。固然,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要受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状况的制约,不断地解决这些制约无疑是保障这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比如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优化组织结构、改善分配方式等等。但这些都是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提供保障的,不应将它们纳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列。因此,“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能到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去找,即到产业中去找。
农业和农村经济是个庞大的系统,包含着众多的部门和农业。那么,用什么标准去认定全省性“新的经济增长点”呢?笔者认为至少有4条标准;一是潜力较大,也就是说要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强劲的开发能量,而不是稍纵即逝、昙花一现;二是效益较好,也就是说要具有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利税的优势,而不是仅有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是辐射面广,也就是说要具有在全省或大部分地区普遍适用的功能,而不是仅适用个别或部分地区;四是需求持久,也就是说要具有长久不衰的市场空间,而不是销势短暂、新鲜一时。因此,只有按照这些标准来选择农村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才是符合这一概念的要义的,也才能达到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目的,进而推动我省“第二次创业”目标的实现。
二、对农村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探索
我省是个农业资源约束型的省份,特别是各地的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但是综合分析我省农村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资源条件,特别是根据近些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按照“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标准衡量,可以说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不少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这样几个:
(一)以水产、水果、畜牧和棚菜为重点的“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要以发展“两水一牧一菜”为重点。这是因为:一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人们不仅追求数量上的满足,而更追求品种和质量上的多样与优质,特别是对粮食的直接需求已呈下降趋势,而对肉、蛋、奶、鱼、水果和蔬菜等的需求则呈上升趋势,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一趋势,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得力措施,不仅要延缓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步伐,还将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只有大力发展“两水一牧一菜”,并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使产品实现其价值。二是可以提高农业效益。1990年以来,我省农业生产已连续四年获得全面丰收,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却不大,除了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这种状况在粮食主产区表现更为突出。目前,我们既不能单靠提高产量来解决效益问题,也不能期望国家提价来增加收入,最为现实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只能是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产品,从目前的社会需求和效益比较来看,那就是“两水一牧一菜”。三是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我省地处地球中纬度的南半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然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此外还有相当于辽宁陆地面积大小的沿海大陆架。特别是全省拥有农业用地6045万亩,林业用地8610万亩,牧业用地780万亩,沿海渔场8460万亩,淡水渔场150万亩,浅海、滩涂、港湾面积111万亩。这种地理、气候、资源等条件是得天独厚的,非常适宜发展“两水一牧一菜”。四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几年来,我省在种植业、养殖业的良种繁育、栽培、饲养等技术上有了许多突破,其中有些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还培育、引进了大量的名特优动植物新品种,在农产品加工、保鲜、综合利用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各地已涌现出了一批依靠发展“两水一牧一菜”产业走上致富之路的先进典型,这就为大面积地发展以“两水一牧一菜”为重点的“两高一优”农业提供了经验保证。为此,我们必须把大力发展以“两水一牧一菜”为重点的“两高一优”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力争到1995年,使水产品产量达到180万吨,产值实现100亿元;水果产量达到300万吨,产值达到30亿元;生猪稳定在1200万头、黄牛饲养量达到250万头、羊发展到300万头,畜牧业产值达到130亿元;蔬菜保护地面积稳定在60万亩的水平上,产量达到1200万吨,产值超过60亿元,从而确保“两水一牧一菜”的总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二)以矿产、建材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为重点的“两大一外”(大规模、大科技、外向型)乡镇企业。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近几年来,更为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到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体系,并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农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不仅为我们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达到农村小康创造了有力条件,而且也为我们改善农民群众生活,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可见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和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虽然我省的乡镇企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据1992年统计,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中,农业企业产值占6.8%,工业、建筑业企业产值占78%,交、运、商、饮业企业产值占15.2%,而在工业、建筑业企业产值中,铸造、冶炼、机械加工等业的产值又占较大比重,这种结构常常由于受到资金、能源等条件的制约而影响发展。此外,1992年,我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国各省市排第8位。然而,位于我省前列一些省份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更快,如江苏、山东两省分别是我省的3.2倍和2.7倍。去年上半年我省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仍低于全国平均速度4.6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外向型经济比重小,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二是省内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全省14个市中,1992年,沈阳、大连、鞍山三个市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0.5%,而其他11个市的乡镇企业总产值不足全省的40%;在县(市、区)之间,有的产值已接近100亿元,而有的则只有几千万元。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省乡镇企业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从我省的自然、经济等资源条件来看,大力发展以矿产、建材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为重点的乡镇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00多种,分布广泛,品种丰富,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矿点3处,是全国平均数的2.5倍,仅水泥灰岩产地就有30处,总储量达12.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5%,居第13位。二是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全省现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2081个,共计168.4万名科技人才。此外,全省从事技术交易活动的机构,包括科技开发、服务、咨询中心或公司,已达到3000多个;省内有国家、省、市各类科技情报网200多个,专业科技情报人员5000多人。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市还分别创建了科技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使乡镇企业具备了可靠的科技力量舞台。三是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由于辽宁的地势环境比较齐全,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宜,因此,可供精深加工的农副土特产品品种繁多,不仅可以为乡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而且可以较大地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四是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我省是个大中城市多、工业比重大的省份,目前全省市镇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76.7%,大中型国有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10%,发展以矿产、建材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为重点的乡镇企业,既可以承接大中型企业产品的辐射扩散,又可以找到广阔的销售市场。五是具有走向世界的便利条件。我省设有2个国际机场,4个国内航空机场,还有6个大中型对外港口,“神州第一路”纵贯辽宁,特别是以大连为龙头,以沈阳为腹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这就为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以矿产、建材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为重点的“两大一外”乡镇企业,在全面提前实现“221”工程的基础上滚动实施“111”工程,力争到1995年使乡镇企业的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其中矿产、建材产值达到20%以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达到15%以上;出口交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达到300亿元以上,使之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三)以商饮、运销和咨询信息业为重点的“两需一多”(生产需要、生活需要、就业多)第三产业。随着我省农村第一、二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行业不断扩展,产值不断增长,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据1992年统计,全省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8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9.5%,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7.3万人和提高了1.2%;第三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100.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2%,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41.9亿元和提高了0.9%,目前已呈加快发展趋势。但是就整体规模和发展程度来说,仍与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很不相称,主要表现:一是总量不足。目前,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经济发达国家为50-60%,中等收入国家为40-50%,低收入国家为30%,而我省只占28.2%,农村则不到10%。二是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传统的三产业多,新兴的三产业少,特别是交通、邮电、仓储、运销和咨询信息业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三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在全省14个市中,仅有6个市的农村第三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而8个市的农村第三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个别的仅占6.9%。四是社会化程度低。比较突出的表现是规模小、实力弱、质量低、手段差,很难承担起社会对第三产业的重托。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和“左”的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仍错误地认为第三产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事业,因而忽略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必然要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以商饮、运销和咨询信息业为重点的“两需一多”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农村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活跃城乡经济,提高整个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自觉地把它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从我省农村的客观实际出发,当前应大力发展四大行业,即投资少、收效快、就业量大、适应农民群众兴办的行业;与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为农村第一、二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和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我们要力求在今后的两年中,使农村在商业、运输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等传统行业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新的提高,在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咨询信息业和科技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上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经过全省农村上下共同努力,力争到1995年,使全省农村第三产业产值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0%,达到500亿元,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到届时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达到120万人以上。
我们把这三大产业作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既是历史的启迪,也是现实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培育和发展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全省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尽快实现辽宁“第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速培育农村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对策措施
为了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与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应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调整优化结构中,我们应把握四条原则:首先,应切实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近期内300亿斤的目标不能改变;其次,应保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不能单纯追求高产或优质,而是高产优质高效并重;第三,应保证使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并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第四,应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一二三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基于这些原则,在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中,要抓好三个层次的调整工作:一是要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要把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现代食物观念,调整优化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结构。要在提高单产、稳定总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下,通过广泛采用实用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努力稳定粮食生产,并瞄准国内外市场,让出一部分耕地用于发展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争取在“九五”末期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8.5:1.5调整为7.5:2.5。二是要调整优化大农业内部结构。各地要牢固树立大农业思想,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副则副、宜渔则渔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模式,建立多种多样的专业生产基地,并积极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三是要调整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的发展已不能单纯依靠第一产业,也不能仅仅依靠第二产业,而是要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并进和共同发展。目前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产值比为31.2:59.6:9.2,呈现出明显的“二、一、三”结构。由于第三产业产值过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今后应在大力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力争“八五”末期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调整为18:62:20,初步形成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
(二)继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充分利用我省农村资源的有效途径。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要在重点抓好辽河中部平原开发,并带动东西两厢综合开发的基础上,从陆地到海洋、从平原到山区、从地上到地下,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开发农村资源的新局面。一是要搞好平原农业资源的开发。我省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3.4%,主要包括中部辽河平原和辽河三角洲平原,是我省主要的粮产区。今后要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要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积极开发“吨粮田”、“双江田”,努力改造中低产田,挖掘现有土地资源潜力,积极发展优质大米和高淀粉、高油脂、高赖氨酸玉米,以及豆、麦优质产品,使其成为我省稳固的商品粮及经济作物和畜产品的生产基地。二是要搞好山区资源开发。我省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59%,主要包括辽东山地、辽东半岛丘陵和辽西低山丘陵,这些山地蕴育着丰富的林业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必须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经济林、干鲜果品、草食畜禽、矿产、建材、蚕茧、药材、食用菌等名、优、特、新、稀产品,振兴山区经济,为辽宁“第二次创业”开拓出新的增长源。三是要搞好海洋滩涂资源开发。我省是一个海陆兼备的省份,海域辽阔,仅大陆架面积就约15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400多万亩,近海岛屿500多个,发展“海上辽宁”前景广阔。要重点抓好浅海增养、滩涂养虾、近海牧场、远洋捕捞、内陆水域和加工增值等六大开发,把资源利用与保护培育结合起来,在提高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四是要搞好地下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开发。我们共有100多种矿产资源,有的品种储量还居于全国前列。虽然我们的水资源总量并不多,但损失浪费却比较大,特别是开发利用农村能源资源,不仅可以解决部分日益发展的农村二三产业的需要,而且可以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这几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使之逐步成为农村中的新兴产业。五是要搞好饲料资源开发。我省饲料工业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据1992年统计,全省年生产能力达到350万吨以上,年工业产值约近15亿元,利税5000多万元。我省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扶持了全省畜牧业生产。今后应从各地的实际出发,重点发展予混料、浓缩料,以满足饲养单位和饲养专业户自配料的需要;特别是要注意开发利用秸秆、谷壳、工业废渣等饲料资源,以解决饲料原料不足问题。六是要搞好立体复合开发。要依靠科学技术,综合利用资源,实行多层次的立体复合开发。我省农业的立体复合开发目前还主要表现在庭院式生态农业上,今后应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新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只要有条件的都可以搞,实现农业的综合效益和规模效益。
(三)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全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整体抗灾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为此,今后应抓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兴修水源工程。要尽可能开发省内水源,加快观音阁水库的建设进度,搞好富尔江引水工程、东风水库的复建和新建工作,做好大凌河控制性骨干工程以及石佛寺、阎王鼻子、白石三座水库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抓好北水南调和东水西调工程,搞好西泡子引辽、碧流河引水工程的建设工作。在抓好水源建设的同时,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二是发展农业灌溉,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我省低洼易涝耕地1500余万亩,主要分布在辽、浑、太、绕、凌河等几条大河的中下游,这些耕地的产量约占全省50%左右,因此,治理好低洼易涝耕地,对于我省稳定粮食总产300亿斤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要在巩固和恢复已有治涝工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配套和涝区治理,努力提高治涝标准,力争“八五”期间使全省涝区治理基本达到省规定的治涝标准。三是加强河道整治,搞好水库除险加固。要继续采取整治河道、加固堤防等措施,努力提高辽、浑、太、绕、凌河等大中型河流的防洪能力,其中辽、太、绕河防洪工程达到20年一遇以上标准,浑河达到50年一遇以上标准。抓紧搞好柴河、大风口、何家岗子等大中型水库的加固除险工程,提高安全标准。四是搞好水土保持。要继续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高质量的水平梯田,大搞秸杆还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积极防治水体污染,争取水平梯田在“八五”末期达到850万亩以上。五是要搞好林业建设。要加速水源涵养林、“三北”防护林、速生丰产林、水土保持林、海防林、经济林以及人工种草等生态建设,大力推广工程造林和封、改、造相结合,力争“八五”末期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提前实现十年绿化辽宁的任务,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筑起坚实的绿色屏障。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农业的进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积极推进农科教三结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是要集中力量抓好农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发展高科技,切实解决好农业生产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和关键性的科技问题。要搞好科技储备和科技成果转让,逐步实行科技成果商品化。二是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继续做好向县乡选派科技副职工作,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要引入新的经营机制,实行有偿技术服务。要逐步形成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为骨干,以专业技术人员同农民技术员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要积极扶持农村科技人员和农民创办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和研究所,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兴农活动中的作用。三是要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面积农业技术集团承包。鼓励城市的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承包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要继续实施“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菜篮子工程”、“123工程”等科技示范工程,扩大其辐射力。四是要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继续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成人教育,抓好扫盲工作,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增强农村干部群众采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要通过上述各项措施,争取在“八五”末期,使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增长中的技术含量达到45%以上,使90%以上的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职工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知识,进而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未来农业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改革是农村发展的永恒主题,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在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要继续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农民自觉自愿的原则,有条件地逐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此同时,今后几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要理顺农村产权关系。为了使市场机制在农村更好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明晰农村的产权关系。一方面要加紧搞好土地制度改革。要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搞好“四荒”使用权的转让承包,鼓励建立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要搞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股份合作制,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优化、创新现有企业的运行机制,使乡镇企业在未来农村产业结构变革中的作用得到更大发展。二是要继续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实际,今后要着重建立和完善五大服务体系,即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贮藏加工体系、销售服务体系。通过五大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积极引导农民和企业进入市场,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三是积极建立新型的城乡、工农关系。要充分利用我省大中城市多、大中型企业多、城镇人口多的优势,进一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不断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允许农民在城乡之间全面自由流动,允许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通过城乡改革的双向推进,早日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四是继续抓好县乡机构改革。要在国家的总体要求下,本着精减、精干的原则,把县乡机构改革向前推进一步。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稳定基层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使之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去组织生产、发展生产。